先鋒官吳六奇好勇斗狠,不肯輕易服輸。他一面收攏敗兵,退后五里扎營,一面向許爾顯、尚可喜求援,全然不知危險將至。
吳六奇還有一件殺手锏:他派人聯絡了赤軍水師第一標副標統徐圖隆,許以總兵官之職,引誘徐圖隆投降。
徐圖隆曾做過紅旗水寇的頭目。赤軍水師在廣州全殲紅旗水寇,徐圖隆投降赤軍,所部被打散編入赤軍水師。
吳六奇認為徐圖隆被架空了兵權,在赤軍水師一定不得意,派人誘降徐圖隆。
原來,徐圖隆是潮州府澄??h人。澄海縣位于粵、閩兩省交界處,大名鼎鼎的南澳島就屬于澄??h。澄??h多海盜,不少人被吳六奇收編。
吳六奇的軍中便有一員千總,是徐圖隆的同鄉,也是他的發小。這名千總化裝成海商,到廉州找到徐圖隆,游說徐圖隆投降清軍。
此事很快被赤軍情報局保衛科偵知。經過近一年的相處,徐圖隆已經被沈赤心的領導魅力所折服,也認識到了赤軍的強大潛力。
根據情報局的策劃,徐圖隆將計就計,向吳六奇詐降。雙方約定,兩軍海戰時,徐圖隆將率領親信倒戈,清軍水師將里應外合,一舉擊潰赤軍水師。
這天,赤軍水師進入雷州灣,逼近雷江口。第一標、第二標共有兩百余艘戰船,船帆如雪,聲勢浩大,直撲雷州港。
清軍占據了大半個廣東,又據有珠江三角洲等富庶之地,財政充足,戰爭潛力更大。通過招募水兵,收編海盜,征用民船,督造新船,清軍也拼湊出了兩百多艘戰船。
昨日攻城,清軍損失慘重。吳六奇正想在水師上扳回一局,有徐圖隆做內應,還不勝券在握?面對赤軍水師的大舉進攻,吳六奇毫不示弱,下令揚帆迎戰赤軍。
上午巳時,兩軍在海上排好陣勢,前鋒相距不到十里。
已是初夏。廣東冬季盛行偏北風,夏季則盛行偏南風。赤軍處于順風位置,占到了天時。
吳六奇闖蕩江湖多年,經歷傳奇,還在浙江、福建做過一段時間的海盜,自詡熟悉水戰。
赤軍水師聲勢浩大,吳六奇很快就得到了消息。這次對陣赤軍水師,他照例親臨戰陣,希望可以一雪前恥。
兩軍前鋒越來越近,前鋒相距僅剩六里。突然,清軍驚喜地發現:赤軍船隊里出現了爆炸聲,冒出了濃煙!
吳六奇取過一支“千里眼”,透過鏡片,他看到赤軍發生內訌,中軍兩艘戰船中炮,船身傾斜,即將沉沒。周圍幾艘戰船仍在不停發炮,赤軍已經陷入了混亂,隊形大亂。
“發動了!”吳六奇忍不住叫好,說道:“徐圖隆這老小子真是好樣的!不愧是紅旗水師,有仇必報,說到做到!赤匪發生內亂,此天助我也!消滅赤匪水師,正當時也!”
他心花怒放,立即下令向赤軍水師發起沖擊,好與徐圖隆里應外合。
這時候,赤軍的隊形也發生了變換。徐圖隆位于中軍,發炮擊毀了兩艘靶船。這正是變換隊形的信號。赤軍水師兩翼向外分散,逐漸形成一個倒“V”字形。
在海平面上,從清軍的方向看,倒“V”字形并不特別明顯。吳六奇也發現赤軍在變換隊形,卻以為赤軍真的發生了內亂,兩翼要躲避中軍的炮火。他不想錯失良機,責令清軍加速前進。
兩軍越來越近,前鋒距離已經不到五里。清軍水師率先開炮,但炮彈打偏,落在了赤軍戰船前面。
赤軍水師統領楊彥迪倒很沉得住氣,直到兩軍相距不到三里時,才下令開炮。
在這樣長的距離上,要想有效殺傷敵軍,還得用紅夷大炮。
紅夷大炮重量較大,后座力也很大,在明清兩代主要用于陸戰。但紅夷大炮最早是用于水戰的。
紅夷大炮,實際上就是前膛裝的加農炮。明朝第一次大規模引進紅夷大炮,源于萬歷四十八年。當時的廣東官員,從沉沒的英國東印度公司商船“獨角獸號”,打撈出來二十二門艦載加農炮。
這種火炮在以后的戰爭中發揮了越來越重要的作用,逐漸淘汰了明朝的銃炮。
明人接觸的外國人多為紅頭發,這種來自外國的艦載加農炮,被明人命名為紅夷大炮。清朝避諱“夷”字,把紅夷大炮改為紅衣大炮。
赤軍軍工局在沈赤心的指導下改進了煉鋼技術,然后開足馬力,加緊鑄炮。水師不少主力戰船換裝了新鑄造的紅夷大炮,質量更輕,炮管更為堅固。
眼見清軍戰船已經進入射程,楊彥迪下令旗艦升起黑色大旗。
此為開炮的信號,赤軍等待已久,把燒紅的鐵釬插入艦炮的火門。艦炮發出怒吼,把一發發葡萄彈射向清軍戰船。
若論水戰,最有效的還是以紅衣大炮發射葡萄彈。所謂葡萄彈,是用繩索網兜把若干個小型實心彈捆成一束,形如葡萄。
開炮時,葡萄彈飛出炮膛,繩索網兜在空中解體。幾枚、十幾枚實心彈四散迸出,可以擊穿敵軍船殼、船帆、水手。
這就有些像劈山炮了。但劈山炮使用鉛子,數量雖多,威力卻不夠。
葡萄彈一發炮彈,可以分散出十幾枚小型實心彈,炮彈命中率大為提高。清軍戰船紛紛中招。
赤軍又使用一種鏈彈。這種鏈彈由兩枚實心彈組成,中間由一條鐵鏈連結。發射時,兩枚實心彈互相牽引,把鐵鏈繃得筆直。
鏈彈同樣增加了打擊面,主要用于擊打桅桿、船帆,使敵軍戰船失去動力。
一時間,清軍戰船接連被赤軍的葡萄彈、鏈彈命中,木屑橫飛,傷亡慘重。
赤軍臨時變換為倒“V”字形陣型,又處于上風向,更有利于包圍敵軍。
清軍被打得暈頭轉向,毫無還手之力。吳六奇這才明白過來,徐圖隆是詐降,自己中計了!
他也顧不了那么多了,急忙下令撤退。但清軍處于下風向,又陷入赤軍包圍,一時之間怎能脫身?
清軍本就不擅長水戰,吳六奇臨時拼湊起來的水師,又哪是赤軍水師的對手?勝利的天平完全倒向了赤軍,戰斗完全成了殺戮。很多清軍戰船自知不能抵抗,干脆升起白旗投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