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會為廣州的西南門戶,號稱“鎖鑰樞牖”,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明軍陸軍若要從粵西方向進攻廣州,新會為必經之道。
此外,清軍督造戰船,造船廠亦設在新會以北的白廟、江門。對于清軍來說,加強新會的防御實有必要。
問題是,清軍正在集中主力進攻廣州。耿繼茂、尚可喜雖有兩萬兵馬,卻僅有五千老兵,剩下一萬五千人馬都是新兵。
為了迷惑清軍,沈赤心派出一支偏師,大張旗鼓地開進珠江口,假裝從虎頭關、黃埔方向進攻廣州。
這條進攻路線對清軍威脅最大。一旦明軍得手,便可以直趨廣州城下,利用水師優勢打擊清軍。之前,楊彥迪、鄧耀兩部水師便走這條水道,大敗紅旗水寇。
清軍不敢怠慢,調集重兵守衛虎頭門、黃埔、沙面等炮臺,防止明軍水師故伎重施。
這樣一來,新會方面的清軍力量大為削弱。滿清平南王尚可喜命令“阿達哈哈番”劉秉功死守新會縣城,又令水師總兵蓋一鵬出西江迎敵,務必要把赤軍擋在新會城外。
“阿達哈哈番”是為滿語,對應漢文為“輕車都尉”。劉秉功是遼東人,也是尚可喜的嫡系部將。蓋一鵬則是陜西人,在一眾遼東武將中頗為扎眼。為此,他作戰更為賣力。
新會地處西江入???,水道復雜。劉秉功主張持重,把戰船集中在西江航道上,防止赤軍水師上竄。他甚至打算鑿沉戰船,阻塞江口。
蓋一鵬力諫不可,一來西江水深,漲潮時河道變寬,除非把戰船全部鑿沉,否則根本不能阻塞河道;二來西江入??谒膹碗s,清軍阻塞一條江道,赤軍完全可以走另外的江道。
劉秉功不懂水戰,只得同意,決定以大船錨守西江口。
這天黎明,明軍水師駛入西江口。蓋一鵬得令,從船艙中一躍而起。天色未亮,敵情不明,盡管如此,蓋一鵬仍舊率領八艘哨船,勇猛地沖向明軍。
哨船是一種小型槳帆船,若要沖鋒戰斗,槳手齊心劃船,可以在江上行走如飛。
蓋一鵬由陸師轉任水師總兵官,不喜歡乘坐高大笨重的大船,更喜歡速度快的哨船。
清軍反應迅速,頗出明軍意料。這些明軍先鋒,都是陳奇策的水師。沈赤心認為陳奇策熟悉西江水道,令他充當先鋒,特意叮囑他“只許敗,不許勝”。
陳奇策見蓋一鵬有備而來,想起沈赤心的軍令,隨即下令轉舵返航。蓋一鵬以為明軍不堪一擊,更加驕狂,率領八艘哨船沖入明軍水師,擊毀明軍四艘戰船。
不久退潮,蓋一鵬不敢孤軍深入,隨即率軍返回。他得意洋洋地向尚可喜表功,說“本鎮親率小艇八只,追擊賊船一宗五六十只,賊喪膽奔逃”
次日上午,赤軍水師主力趕到。沈赤心發布軍令,大舉進攻西江口。以陳奇策的水師誘敵,以楊彥迪、鄧耀兩部為主力,伏于西江口外。
聽說陳奇策再度過來騷擾,蓋一鵬志驕意滿,率領清軍水師戰船,順西江而下,與明軍水師決戰。
西江航道比珠江狹窄,清軍背依新會縣城,原本占有地利。一旦明軍大舉進入西江航道,則船多江窄,水師反而施展不開。清軍可以在兩岸設置炮臺,再用大船攔阻江面,明軍水師將腹背受敵。
清軍不借地利,反而擅自進入西江口,正中了明軍的埋伏。
眼見清軍中計,沈赤心大喜,揮舞令旗,傳令楊彥迪、鄧耀兩部伏兵盡出,有進無退,與清軍在西江口決戰。
蓋一鵬不熟水戰,自以為順流而下,猶如居高臨下,掌握速度上的優勢。他與昨天一樣,乘坐哨船,帶頭沖向敵軍。
此輩一門心思做了漢奸,覺得滿清封賞甚厚,反倒無所顧忌,打仗一往無前。
至于明軍,在戰船數量上超過清軍,士氣也更為高漲。沈赤心親自督師,將領在崖山祭祀,見到神跡,都對此戰充滿信心。
因此,蓋一鵬沖鋒在前,首先受到明軍的攻擊。三艘明軍大船將他團團圍住,使用銃炮猛烈轟擊。
赤軍已經改進了煉鐵工藝,鑄造出了更為輕便、更為便宜、威力更大的鐵炮。蓋一鵬一艘小小哨船,根本就頂不住明軍的轟擊,很快就喪失了還手之力。
最后,明軍使用噴筒,點燃了蓋一鵬的座船,蓋一鵬落水而死。
清軍千總鄧斌雄、黃必勝、葉勝、鐘升等人都乘坐大船,眼見主帥座船沉沒,個個膽戰心驚。
明軍也越戰越勇,個個奮勇爭先,專門圍攻清軍大船。這些大船航速慢,轉向困難,全靠火力壓制敵船。
明軍船多,往往以三四艘戰船圍攻一艘清軍戰船。尤其是赤軍,作戰更為英勇。
不少赤軍戰船一面以火炮壓制敵船,一面迫近敵船,放官兵攀上敵船,先把船上清軍全部殺死,再將戰船奪為己有。
清軍水師分為兩部,一部為新募之師,守西江水道;另一部為招降的紅旗水寇,守珠江水道。
蓋一鵬麾下的清軍水師,大部分都是新招募的水兵。經此挫敗,清軍水師個個膽寒。蓋一鵬死后,副總兵梁先聲升起帥旗,帶著殘余清軍頑抗。
梁先聲和蓋一鵬一樣,不是遼東人,在尚可喜、耿繼茂軍中頗受排擠。他們妻兒都在耿、尚二賊營中,又殫于清軍律法,寧愿戰死也不愿投降。
清軍已經落了下風,戰船不斷起火、傾斜、沉沒。梁先聲只得收攏戰船,拼死向西江撤回。
沈赤心見狀,哪容他從容撤退,立即打出令旗,不許官兵搶奪戰利品。楊夫人親自擂響戰鼓,指揮赤軍圍攻清軍中軍座船。
楊夫人名叫楊彥姬,是沈赤心新納的小妾,也是赤軍水師統領楊彥迪的妹妹。她從小跟著楊彥迪闖蕩海上,英姿颯爽,真正是巾幗不讓須眉。
楊彥姬曾經放言,此生非英雄豪杰不嫁。沈赤心有人主之象,英雄倜儻,楊彥姬甘愿做他的小妾。
沈赤心知道楊彥迪可用,楊彥姬可親,稱楊彥姬為“如夫人”。水師官兵習慣稱她為楊夫人。
有楊彥姬在,楊彥迪對沈赤心忠心耿耿。赤軍水師雖以海盜為骨干,卻受到很好的優待,家眷上岸居住。水兵如騎兵一樣,每月有一兩八錢餉銀,足以養活家人。
因此,赤軍水師在短時間內融入了赤軍。這次對陣清軍,水師為主力,正思報效。
楊彥姬與沈赤心同坐一艘旗艦,親自擂鼓,指揮赤軍包圍清軍中軍。很快的,清軍副總兵梁先聲座船被圍。
赤軍奮勇爭先,接舷戰斗,近衛兵登上梁先聲座船,將船上清軍盡數殺死。
清軍水師總兵、副總兵先后戰死,群龍無首,紛紛潰敗。赤軍水師不依不饒,從西江口沖入西江。
清軍原本在西江上排列大船,試圖攔擊赤軍水師。無奈赤軍越戰越勇,鐵炮火力兇猛,直接沖破了清軍最后一道防線。
沈赤心不許水師停留,連下三道命令“搶奪戰利品者斬”、“無故停留者斬”、“不攻占白廟、江門,不許收兵”。
赤軍水師大捷,官兵更加振奮,沖入西江,越過新會,直撲白廟、江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