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月初,赤軍攻克劉家堡第四天。
劉家堡內囤積有大量的物資。僅錢糧兩項,就搜集到黃金120兩、白銀2600余兩、糧食2360石。此外,堡內還有騾馬42匹、耕牛79頭,豬、雞、鴨等不下百余只。
沈赤心兌現承諾,為每名赤軍配備了棉衣、布鞋。赤軍從團勇那里繳獲了大量的武器,竹矛全都換成了鐵器,火器排也裝備上了銃炮。
上午,赤軍召集附近佃戶,開倉濟糧,并在劉家堡門前組織公審大會,公開審判劉大狼。
除少數值班值勤的人員外,兩百多個赤軍悉數到場。他們穿上了棉衣、布鞋,統一在左臂上纏繞紅布,手持鐵質武器,形象為之一新。
另有一千多戶佃民,個個衣衫襤褸,盤腿坐在會場。一排三十名赤軍忙得不可開交,總算讓佃民們安靜了下來。
十時許,沈赤心蒞臨會場。周練孺向他點點頭,示意一切準備就緒。佃戶們看到大名鼎鼎的沈先生,全都瞪大了眼睛,希望一睹先生尊顏。
沈赤心不怒而威,環顧面前的赤軍、佃戶,說道:“將士們、父老鄉親們,今日我們隆重集會,主要有三件事。第一,為赤軍授旗。第二,公審劉大狼等土豪惡霸。第三,開倉濟民。首先,迎軍旗!”
四名高大的赤軍,個子一樣高,身著繳獲自清軍騎兵的甲仗,一人手持一面軍旗,邁著整齊的步伐走到臺子上。
沈赤心接著點名:“一營副營長楊國琛、二營長李勝、近衛隊長沈赤庵,出列!”
楊國琛等三人依次答到,排成一列走到沈赤心面前。一營營長由沈赤心兼任,故由副營長楊國琛代接軍旗。赤軍擴軍后,將包括步兵一營、步兵二營、近衛隊三支部隊。
沈赤心取過第一面軍旗,這面旗子旗竿大約一丈長。旗面為鮮紅色的棉布,中間用金黃色的線繡成一個“赤”字。旗面左下角有一行金色小字,寫著“近衛隊”三個字。
這就是近衛隊的軍旗了。沈赤心把旗子遞給沈赤庵,說道:“赤庵,我把近衛隊交給你了。近衛隊保衛中樞,糾察全軍,你要開個好頭!”
沈赤庵是沈赤心的族弟,為人精明能干。他擔心別人在背后說閑話,說他因為裙帶關系才當上了隊長,做事相當賣力。
沈赤庵接過隊旗,說道:“沈先生放心,我一定不辜負您的期望。”
第二面旗,為步兵第二營的營旗,形狀大小與近衛隊相當。沈赤心把它交給了李勝,說道:
“李勝,你當二營長實至名歸。希望你珍惜榮譽,把二營帶成一支勁旅。”
李勝出身于遼東武將,這些天來功勞卓著,帶頭沖鋒陷陣,擔任營長乃眾望所歸。
他接過軍旗,說道:“大帥,您解救了我,讓我的生活有了盼頭。今后我跟定您了,您讓我去哪,我就去哪。”
李勝身上軍人習氣很濃,平時習慣稱沈赤心為大帥。
第三面旗,為步兵一營的營旗。沈赤心兼任一營營長,可見對一營的重視。
他把旗子遞給副營長楊國琛,說道:“國琛,我親自擔任營長,為的是把一營打造成模范營,為日后赤軍大擴軍做好榜樣。
“你雖是副營長,身上的擔子一點兒也不輕。平時我事情多,營里的事你要多擔待點。”
楊國琛明白他的用意,說道:“沈先生放心,我們一營序列第一,自然要樣樣爭奪第一,為全軍樹好榜樣。”
最后一面旗,旗桿長一丈二尺,旗面比營旗大一倍,是為赤軍的軍旗。沈赤心親自接過軍旗,和李勝等人一起搖動軍旗。
朔風烈烈,軍旗迎風飄揚。沈赤心說道:“諸位,軍旗是軍隊的象征,也是榮譽的象征。今后,旗在人在,旗亡人亡,你們要視軍旗如生命,軍旗所至,無往不勝!”
隊是赤軍的基本編制單位,軍旗主要發至隊一級。會后,各營將自行組織授旗,為各隊、各直屬排發放軍旗。
沈赤心把全軍軍旗交給一名小校,然后大喝一聲,說道:“帶劉大狼一眾土豪惡霸上來,為赤軍祭旗!”
劉家堡內有七個罪大惡極之徒,以劉大狼為首,已被五花大綁,全然失去了往日的威風。他們手上的棉衣已被剝去,嘴上堵上了布條。一聽說要祭旗,劉大狼渾身癱軟,路也走不動了,被赤軍架上了臺子。
參謀處長周練孺上臺宣布罪狀,他大聲說道:“將士們、父老鄉親們,經查明,劉大狼共犯有十七條大罪,條條罪不容誅。
“第一,劉大狼組織團勇襲擊義軍。去年,永新縣義軍占據縣城,殺死滿清委派的縣令。劉大狼組織團勇,結堡自守,不肯納糧支持義軍。
“韃子還未進入吉安,劉大狼就向他們搖尾乞憐,派人引導韃子侵入永新,甘當韃子馬前卒,把屠刀伸向自己的同胞。
“第二,韃子攻陷南昌后,大肆屠殺漢民,為輿論所譴責。韃子來到永新后,劉大狼向韃子頭酋獻計,慫恿韃子屠殺投降義軍,制造恐怖氣氛,借機向韃子邀寵。
“第三,劉大狼趁義軍新敗,強行侵占民田六百多畝。今年糧價奇缺,他又利用高利貸盤剝田戶,逼迫田戶出賣良田,淪為佃農。
“第四,劉大狼乘著糧荒,逼迫佃戶賣女,強納民女為妾。劉大狼正妻十分妒嫉,不到半年時間,就有兩名民女被折磨至死,死后連個棺材都沒有。
“……”
佃戶們早已是義憤填膺,恨不得生啖其肉。要不是赤軍出面制止,佃戶們早就要上來殺他了。
宣布完罪過,沈赤心下令將劉大狼以下七名惡霸斬首,為赤軍祭旗。
佃戶歡呼萬歲。令他們更高興的是,今天有熱騰騰的白米飯吃,每人供應四兩白米飯。除此之外,每名佃戶再分給1斗米。明朝一斗米為10升,大約有7.5千克。愿意加入赤軍的佃民,經選拔通過,每家再補貼2石大米。
很多佃民衣食無著,有些已經淪為流民,吃了上頓沒下頓。生逢亂世,他們只求有碗飯吃,并不敢奢求更多。
赤軍為民作主,內部平等,士氣高昂,對于佃民來說很有吸引力。他們紛紛報名,踴躍加入赤軍。
下午,斥候發來消息,說永新縣城發生“奴變”,奴仆們已經完全占領了縣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