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繞道賓州
- 南明1649
- 烏有大仙
- 2113字
- 2024-03-02 06:00:00
缐國安是孔有德最為倚重的大將,負責鎮守柳州。柳州與昆侖關唇亡齒寒,缐國安不得不救。
不過,他與孔有德一樣,面臨著同樣的困境:部下兵馬總數雖多,但分散各地,既要防備大西軍,還得防備境內的明軍。加上貪圖安樂,部將大多不愿出兵。
這一次,缐國安只帶來一千兵馬。他與孔有德是皮島時的老戰友,深感愧疚,便親自統軍來援。
缐國安說道:“王爺,人心散了。廣西事多,咱們當初就不該分兵略取四方。現在急時用兵,各地抽調不及,諸將也多存有私心。”
清初四個漢人藩王,是正兒八經的藩王,有軍隊,有封地。孔有德在廣西就藩,就是廣西的土皇帝。
手下諸將分守各地,各自有了地盤,儼然就是當地的土皇帝。遇有急事,再讓他們出兵死戰,可就難了。
孔有德嘆道:“廣西的明軍多,老百姓又窮。我們要養活四五萬大軍,就得占領各地,就不得不分兵。只是,覆水難收,撒出去的兵,再收回來就難了。”
缐國安說道:“我們只有三千多東江子弟兵,來廣西前增募至兩萬人,尚算精銳。到了廣西后,又收降兩三萬明軍。此輩只求富貴,寡廉鮮恥,目無忠義,臨事退縮。
“此戰之后,王爺還應痛加整頓,去小人,裁老弱,收縮兵馬,強干弱枝。如此,我們才能在廣西站穩腳跟,三千東江鎮子弟才能子子孫孫就食廣西。”
孔有德點點頭,不想再談論這個話題了。他說:“當務之急是守住昆侖關,阻止赤軍北上。國安,怎么看?”
缐國安略一思考,說道:“鎮南關為南國雄關,易守難攻。赤匪以東路入梧州,必會走貴縣,經賓州,繞到昆侖關的側背。
“有賓州,就有昆侖關,有昆侖關,就可保柳州、桂林的安寧。我愿領軍駐守賓州,請王爺坐鎮古漏關,居中策應,可保昆侖關無虞。”
古漏關位于昆侖關西北處,與昆侖關、賓州形成犄角之勢。
缐國安的意見與孔有德不謀而合。
孔有德勉勵他道:“國安,我們相識多年,官爵雖有高低,但我一直把你當兄弟看。赤軍氣候已成,這次來勢洶洶,你我總得勠力同心,方可共克時艱,保全富貴。”
缐國安明白他的意思,說道:“要不是王爺,缐某不知都死幾次了。我們是過命的交情,缐某誓死追隨王爺。”
孔有德放心了,說道:“路遙知馬力,久后識人心。此戰之后,我必要上書朝廷,保舉你一個伯爵。”
缐國安大喜,說道:“謝王爺恩典,缐某必當竭盡全力,為王爺守住賓州。”
赤軍進入廣西,宣布均田免賦、廢除賤籍、提倡平等,很快得到廣西百姓的擁護。
沈赤心率軍向賓州進發,路過武羅鄉,一群義軍前來投效。
首領名叫秦茂國,年紀三十上下,見到沈赤心滾鞍下馬,叩頭就拜,說道:“小民秦茂國,原是賓陽煤礦上的礦頭。清虜搜刮甚烈,我等走投無路,起而造反,在鎮龍山結寨抗拒官府。
“聽說元帥為民做主,特意下山投效赤軍。我部有一千兵馬,全都是賓陽煤礦上的礦工,吃苦耐勞,紀律嚴明,都愿誓死追隨元帥,抗擊清虜,追取富貴。”
沈赤心擊斃珠瑪喇,聲名在震,又鼓吹為民謀利,加之彌勒下凡的傳說,老百姓早已將其視作救星。赤軍進入廣西,散布在各處山寨的義軍紛紛來附。
這位秦茂國長得身材短小,皮膚黝黑,面目不善,大概是長年在井下作業,微微有些駝背。身后跟著兩名親兵,同樣個子矮小,堅毅的神情中帶著幾分兇惡。
廣西民風剽悍,俍兵聲名赫赫。桂西、桂南一帶多土司,土司兵吃苦耐勞,是很好的兵源。
沈赤心猛然想起來,太平天國也有一員煤礦工人出身的大將:燕王秦日綱。秦日綱執行命令最為堅決,麾下兩千煤礦工人吃苦耐勞,紀律嚴明,是早期太平軍中的勁旅。
眼下這個秦茂國,豈不就是秦日綱一樣的猛將?
沈赤心十分高興,對秦茂國說道:“赤軍正要進攻昆侖關,你就率軍來投,真是天助我也。可見古人說得不假,‘失道者寡助,得道者多助’。
“秦茂國,你是賓州本地人,熟悉賓州情形。如今清虜派重兵防守賓州,依你看,我軍該如何奪取賓州?”
出謀劃策非秦茂國所擅長,但他能成為煤礦工頭,又能率領礦工起義,并非泛泛之輩。
他略一思索,說道:“鎮龍山、平天山為賓州的門戶,地勢險要,易守難攻。清虜兵馬單薄,無力防守鎮龍山、平天山,只在露圩、古辣兩地設防。
“露圩、古辣地處交通要道,但不夠險要,守軍勢單力孤。依愚之見,不如先派精兵奪取露圩、古辣,再以重兵圍攻賓州。秦某乃礦工出身,所部一千兵馬擅長挖掘地道,可用穴地攻城的辦法奪取賓州。”
沈赤心大喜,說道:“好!秦茂國,我封你為工兵營長。這次進攻賓州,就請你穴地攻城,在赤軍面前好好露一手!”
于是,沈赤心派李來享進攻露圩、古辣,自己統率大軍繼后。
又兩日,赤軍攻占露圩、古辣,逼近賓州南郊。
缐國安統領清軍,已在賓州嚴陣以待。赤軍勢強,缐國安不敢接戰,只得把兵馬收縮進賓州城,依靠城外的戰壕、城頭的紅衣大炮抗拒赤軍。
赤軍騎兵沒有攜帶紅衣大炮,以九節十成炮還不足以壓制清軍炮火。
相比于架設云梯,穴地攻城可以有效地減少傷亡。在明末,穴地攻城已是一種相當成熟的攻城方式。工兵挖掘地道,直至城墻根下,再設法破除城墻。
破除城墻亦有多種方式,最常用的是埋設大量火藥,在地下爆破,炸塌城墻。
農民軍缺少火藥,還有另外一種土辦法,即掏空城墻下的黃土,只留幾根土柱。或用火藥炸塌土柱,或用繩索套緊土柱,用蠻力拉垮。土柱一倒,城墻亦轟然倒塌。
穴地攻城法也有缺點,最主要的就是費時費力,且要測算好距離、位置。
好在秦茂國是煤礦礦工出身,對此最為擅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