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力發展金融產業
建立股份制經濟有利于經濟發展結構調整
股份制經濟是商品經濟發展的必然產物,也是社會主義有計劃商品經濟的合乎邏輯的發展。在我國實行股份制經濟,至少有以下6個方面的好處:
第一,實行股份制經濟,通過發行股票、組織股票的承兌、交換,有利于調劑地區之間、部門之間、企業之間及個人之間的資金盈余短缺,推出新的融資手段,搞活資金的橫向流通,鼓勵地區、部門、企業之間的滲透投資。
第二,建立股份制經濟,有利于醫治“投資饑餓癥”。
建立股份制經濟所形成的股票市場是一種直接融資方式。“三位一體”是這種方式的顯著特征,資金所有權、投資決策權和資金經營權結合為一體,資金所有者既是投資的決策者,又是企業經營者。它既享受資金使用效果好的巨額利益,也承擔資金使用效果差的風險。企業通過按股分紅方式,把資金的使用效果與各個股份所有者的切身利益緊密地聯系在一起。各個股份所有者為了將資金經營風險降低到最低程度,提高資金的使用效益,進行投資決策時,他們不能不謹慎從事,減少決策失誤,避免投資浪費。
第三,實行股份制經濟不會加劇銀行信貸資金的供求矛盾。只要我們掌握股票所籌集的資金的正確使用方向,銀行存款資金的減少不會加劇信貸資金的供求矛盾。因為,不論是銀行包攬信貸,還是銀行信用與其他信用共同存在,資金總需求量不會發生太大的變化。企業通過采用股票等方式籌集到了所需要的建設資金后,必然會減少對銀行信貸資金的需求,相應地也就緩和了銀行信貸資金的供求矛盾。
第四,購買股票的資金來源主要是社會閑散資金和預算外資金,只要通過合理的方式嚴格規定購買股票的資金來源,引導其使用方向,它不會導致重點建設項目投資資金的轉移。
而且,國家也同樣可以通過發行股票,籌集國家重點建設所需要的建設資金,促進重點建設的發展。客觀地講,國家重點建設項目在股票市場上具有更大的吸引力和更強的競爭力。
第五,建立股份制經濟,有利于促進企業改善經營管理,推進技術進步,提高經濟效益,促進擇優汰劣的良性循環。股份企業只有經營效果好,確保股東獲得較多的紅利,它的股票才能在市場上有較好的銷路和較強的競爭力,企業也才能在競爭中取勝、生存和發展。建立股份制經濟,客觀上要求企業慎重進行經營決策,改善經營管理水平,不斷推動技術進步,提高資金使用效果。
第六,實行股份制經濟,有利于控制消費基金的增長,抑制消費饑渴癥。
(原載《經濟參考》1986年1月23日第六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