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4章 文房四寶

春風習習綠九州,

絲路近近通全球;

中華平定興四海,

一統江山盛萬世。

2024年龍年,大哥哥面館里,老板正在寫著毛筆字,老板娘在一邊磨著墨,同學們和食客們則在一邊圍觀。

有同學評價道,老板一手好文。有同學評價道,老板一手好字。也有同學評價道,老板一手好文字。還有食客評價道,老板的文房四寶品相不錯。

帶眼鏡同學則說道,在古代有一套好的文房四寶,那叫有錢人。有錢人會寫一手好字,那叫書畫家。書畫家會寫一手好文,那叫圣人了。

另一同學說道,在古代,一手好字,也能決定一個人的命運。

字如其人,這句話在古代的考試中表現得淋漓盡致。

尤其是明朝后,朱元璋下令重開科舉,又規定“非科舉者勿得與官”后。

字體不佳者,即便文才出眾,也難以被社會認可,成為了跟廢紙一張的命運。

老板放下筆說呀,書畫就是書畫,治理國家不能光靠文房四寶,文彩與好字,自從非科舉者勿得與官后,中華的科技水平,就下降得厲害了。

修身養性練練書畫還是很好,那么什么是文房四寶呢?

大家紛紛答道,不就是筆、墨、紙、硯四寶啊!

帶眼鏡同學搖了搖頭說道,筆、墨、紙、硯這四種只是通俗說法。

文房四寶的說法,起源于南北朝時期,說的是文房里有四件寶貝。

在南唐時,文房里有四件寶貝特指:安徽宣城諸葛筆、安徽徽州李廷圭墨、安徽徽州澄心堂紙、安徽徽州婺源龍尾硯。

自宋朝以來,文房里四件寶貝則特指:安徽宣城的宣筆、安徽徽州歙縣的徽墨、安徽宣城涇縣的宣紙、安徽徽州歙縣的歙硯、甘肅卓尼縣的洮硯、廣東肇慶古稱端州的端硯。

從元代以后“文房四寶”中的筆,又加入了浙江湖州的湖筆,而原來的宣筆因為戰亂等原因有所衰退,所以這個時期的文房四寶中的筆,又特指湖筆。其他三寶,變化不大。

直到改革開放后,宣筆才漸漸恢復了生機。

老板點點頭說道,老百姓的文房四寶就是普通的筆、墨、紙、硯;文人豪客的文房四寶,還要講究收藏價值,講究名筆、名墨、名紙、名硯,其中以名硯最具有收藏價值。

硯臺不僅是文房用具之一,由于硯臺用料性質堅固,又可傳百世而不朽,所以古今文人都作為珍玩藏品之首選。

而且硯臺的材料豐富多樣,用料名貴,有洮河石、端石、歙石、易水石、玉黛石、紫翠石、澄泥石、紅絲石、砣磯石、菊花石等。

還有玉硯、玉雜石硯、瓦硯、漆沙硯、鐵硯、瓷硯等,多達幾十種。

硯臺的實用功能,還是以磨墨為主。所以硯臺不光要外觀好看,用料名貴,還要用下墨、發墨,這兩種重要指標去判斷硯材的好壞與名貴。

下墨,就是通過研磨后,墨從墨塊到溶于水中的速度。

發墨,就指墨中的碳分子和水分子融合速度與細膩程度。

發墨好的墨,象油一樣生光發艷,下筆才旋轉流暢,所以畫畫的用硯比書法的用硯要求更高。

下墨主要講究快慢,發墨主要講究粗細。但往往下墨快的發墨粗,發墨細的下墨慢。所以,下墨快,發墨細均佳的硯臺就極其珍貴了。

從唐代起,甘肅南部的洮硯、廣東端溪的端硯、安徽歙縣的歙硯、河南洛陽的澄泥硯,被并稱為“四大名硯”。

老板娘聽完后,問老板現代的文房四寶呢?

老板笑呵呵說,學生主要是鋼筆,鉛筆,圓珠筆。而大家平時主要就是用手機了。

人手一機,天下我有,寫寫畫畫,通達天下。

大家一聽紛紛表示贊同,一機在手,筆、墨、紙、硯都省了。

很多人甚至幾年都不用文房四寶了,用拼音多的可能字都不會寫了。

老板說呀,從遠古人們在石壁上畫畫開始,就象現在寫黑板。發展到石壁刻畫,就象現在的石碑,石壁雕刻。

又在龜甲,骨頭,石頭,玉石木頭上雕刻,就象現在的印章與雕欄玉砌等。

然后中華祖先發展到,在竹片上刻字,所以古文就是從上向下讀寫。

古文字體主要是雕刻體,以刀為筆的時代。

把竹片從右至左串起來,就是竹簡。所以古文從右向左讀寫。

那時候文房四寶是,竹片,刻刀,鉆子,繩子。

然后有了毛筆,文房四寶是筆,墨,硯,竹片。

關于毛筆的發明者,流傳最廣的是秦國時大將蒙恬。

《史記》中記載,秦始皇命太子扶蘇與蒙恬筑長城以御匈奴之犯,蒙恬取山中之兔毛以造筆。

《博物志》中則記載,秦之蒙恬將軍取狐貍毛為柱,兔毫為被以書。

所以有文字記錄中,蒙恬為發明毛筆的史祖幾乎成了定論。

但是,今天能見到最古老的毛筆,卻屬于戰國時代。

1954年時,在湖南長沙左家公山,戰國木槨墓出土了毛筆一支。

筆桿竹制,筆頭用兔箭毛,絲線纏縛,涂漆固定,稱為“長沙楚筆”。

這是目前我國發現最早的毛筆實物。

說文解字中也講道:秦謂之筆,楚謂之聿,吳謂之不律,燕謂之弗。

先秦書籍中沒有“筆”這個字,而“聿”字早在商代就出現了,所以說只是到了秦始皇后,才統一了筆的叫法,可見筆是早于秦代就存在了。

有了紙后,文房四寶才變成了傳統的文房四寶,筆,墨,紙,硯了。

才有了一紙江山一筆成,各種水墨丹青的書畫作品了。

在上古時代,祖先主要依靠結繩紀事,以后漸漸發明了文字,開始用甲骨等材料,作為書寫材料。

后來又發現利竹片和木片以及縑帛等,作為書寫材料。

由于縑帛太昂貴,竹片又太笨重,于是便有了紙的發明。

據考證,我國西漢時已開始了紙的制作,東漢時得以完善。魏晉南北朝時期紙才開始廣泛流傳。

東漢元興元年,公元105年,蔡倫改進了造紙術。

他用樹皮、麻頭及敝布、魚網等為原料。又經過挫、搗、抄、烘等工藝制造的紙,才是現代紙的淵源。

這種紙,原材料容易找到,又很便宜,質量也提高了,才逐漸被普遍使用,進入平民百姓家。

為紀念蔡倫的功績,后人把這種紙叫做“蔡侯紙”。

蔡倫造紙術也是中國古代四大發明之一。

紙的普及后,詩詞歌曲,書法書畫,四大名著等才飛速發展。

有了鋼筆后,文房四寶又變成鋼筆,墨水瓶,紙,文具盒。

有圓珠筆以后,連墨水瓶都不要了。

最后才是手機了,一機就可當四寶用了,所以人人才天天愛不釋手。

老板這一說法,大家紛紛表示佩服與百分百的支持,原來手機就是現代的文房四寶呀,所以才天天愛不釋手啊!

老板娘也說道,怪不得現在成千上萬元的手機,還有那么多人去追求與擁有,原來骨子里還是有著文房四寶的情結呀,所以要多看手機,才能天天向上啊。

主站蜘蛛池模板: 湘潭县| 桐城市| 卓资县| 荥阳市| 方城县| 广汉市| 滨海县| 北流市| 沙坪坝区| 通州市| 北票市| 遵义县| 绍兴县| 云梦县| 安岳县| 年辖:市辖区| 大方县| 大渡口区| 池州市| 磐石市| 呼伦贝尔市| 类乌齐县| 饶平县| 莆田市| 农安县| 华池县| 潼南县| 松溪县| 临猗县| 郓城县| 渭南市| 手游| 闽清县| 新蔡县| 连南| 铁岭县| 济源市| 丽水市| 翁源县| 老河口市| 泰兴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