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夢
- 掛機成仙的我今天依舊謹慎
- 仙釀冰闊樂
- 2149字
- 2024-02-08 23:59:30
姜幼清覺得自己似乎忘記了什么。
雖然眼前是熟悉的亭臺,但他心中仍有一股不協調的感覺。
“少爺?”
丫鬟巧兒為案桌上的紋銀香囊中添上新的香丸,點燃以后,青煙裊裊,細膩清甜的香味使得姜幼清原本有些浮躁的內心漸漸安寧下來。
他看著案桌上畫到一半的仕女圖,搖搖頭。
或許是自己想多了吧。
重新將全部注意力投入話中,一筆一畫的勾勒下下,一位明眸皓齒的絕代佳人躍然于紙上。
看著宣紙上的沒人,姜幼清卻是嘆了口氣,絲毫不顧忌那未干的墨跡,將紙折起,遞給了侍立在一旁的巧兒:
“拿到后院去燒了吧。”
“是。”
巧兒嫻熟地接過那幅畫,口中卻是跟著嘆了口氣。
“你跟著嘆什么氣?”
姜幼清眉頭一挑。
“奴婢是在想,殿下夢中的那位姑娘究竟是何等的國色天香,能讓殿下這樣念念不忘!”
巧兒說道。
她十歲開始跟在姜幼清身邊,六年過去了,自是深知這位在外聲名狼藉的世子殿下其實并不像是傳言中那么喜怒無常,甚至,在她心中,能遇上姜幼清這么個主子,是她的幸運。
這六年來,她也曾犯過一些錯誤,但姜幼清從來沒有責罰過她,最多也不過笑罵一句,比起鄰州那位喜歡讓人赤手空拳與狗搏斗的王公子,不知道要好了多少倍。
她不知道世人口中的好人是和模樣,在她看來,姜幼清就是她遇見過的最好的人。
“本殿下是那么膚淺的人嗎?若僅僅是因為美貌,要什么樣的女子本殿下得不到?”
姜幼清笑罵。
“那殿下是為了什么?”
“為了……”姜幼清頓了一下,“去去去,你個小丫頭片子懂什么!”
“奴婢去年就已經及笄了,早已經不小了!”
“是嗎?”
姜幼清瞥了眼巧兒的胸脯:
“也是,的確不小了。”
注意到姜幼清的眼神,巧兒頓時雙頰通紅,好似隨時都會因為過熱而頭頂冒煙一樣。
“殿……殿下,奴婢先去燒畫了。”
說完,她顫抖著說完,行了一禮,就轉頭逃也似的向后院走去,還因為走得過于著急左腳拌右腳一個趔趄,差點摔倒。
姜幼清又是笑了幾聲,惹得巧兒更加加快腳步。
巧兒的背影最終消失在拐角處,亭臺之內只剩下了姜幼清一人。
忽的,他臉上的笑容消失,神情變得冷酷。
“何事?”
一個黑衣人無聲無息地出現在了亭臺一角,他單膝下跪,恭敬地說道:
“稟告殿下,王爺說時機已至。”
姜幼清手微不可覺的顫抖了一下。
“我知道了。”
……
隆武三十一年,退無可退的趙國終于不再軟弱,集結所有剩下的兵力,選擇與大梁殊死一搏。
為鼓舞士氣,隆武帝御駕親征。
最終,大梁兩百二十萬大軍分為四路,由隆武帝親率其主力一百萬,余下二位皇子各率領四十萬為左右,與趙國拼湊出的最后五十大軍戰于新野。
此戰之中,趙國破釜沉舟,這五十萬大半由鐵匠農民和江湖俠客拼湊出的部隊爆發出了超乎想象的力量,大梁一百八十萬大軍竟一時無法將其擊敗,而被死死地遏制在了新野。
兩軍在此交戰一月有余,殺得天地變色,血流成河,使得新野的土地都被染上了一層不詳的血色。
好在夏鴻羽率領的四十萬奇軍,奇襲趙國都城,僅僅兩天就成功破城,殺死了趙國皇帝。
消息傳至新野,使得新野最后的二十萬趙人徹底絕望,無數忠堅之士在悲痛之下竟拔劍自刎,選擇以身殉國,讓梁人徹底見識到了趙國的血性。
所有人都以為事情總算是塵埃落定,卻不料這只是故事的開始。
獲得大勝的隆武帝一個不慎,被一佯裝死亡的趙人偷襲,駕崩在了新野。
與他一同死在戰場上的,還有同樣帶軍出征的兩位皇子。
隆武的子嗣并不多,一共只有三位皇子,兩位公主。
此次一役,已經成年的兩位皇子全部歿于戰場上,于是原本取得勝利的梁國,變得群龍無首。
無奈之下,群臣只得擁舉年僅五歲的小皇子登上皇位。
然而此時,大梁東邊的異族之人不知為何得知消息,突然發難,對大梁大舉進攻。
康王率軍迎擊,行至兗莊,旗下的將士不滿于年僅五歲的大梁新皇,逼迫康王披上黃袍,稱皇。
為迎擊異族,保衛大梁,康王無奈之下,只得順勢而為,黃袍加身,最后成功擊退東邊的異族。
待回到汴京,掌握著大梁絕大部分軍隊的康王在屬下的逼迫下,不得不請小皇帝退位,自己登基,成為新帝,改國號為景。
這一年,姜幼清三十五歲,成為了景國的太子。
但他并不開心。
為了締造出如今局面,他的父親犧牲了太多太多東西。
擊退東方的異族之后,大梁為了彰顯“大國”之氣度,向貧窮的東方異族提供大量的金錢與物資“支援”。
除此以外,大梁雖然吞并了趙國,但仍有不少趙人不服大梁的管教,他們看出了大梁的虛弱,不斷在暗地里作亂,趙地就此變得一片混亂。
為了防止趙國復辟,他的父親又不得不派遣大軍去平亂,于是大梁不得不常年維持幾十萬軍隊的開銷,來維持趙地的秩序,而趙地的產出,卻因為持續的混亂,幾近于無。
這無疑使得原本就有些艱難的景國變得更加的雪上加霜。
各種因素作用之下,他的父親登上了權利的至高峰,卻沒有體會到一絲快樂,反而被各種事折磨得心力憔悴,很快便病倒,并一病不起,沒多久就撒手人寰。
于是在四十歲之時,姜幼清登基,成為景國新皇。
但此時的景國已是千瘡百孔。
人禍不斷的同時,天災又至。
一場大雪,徹底葬送了景國的國運。
隨著一豪杰豎起反叛的大旗,天下之人云集響應,景國徹底大亂。
姜幼清雖有治世之才,但面對這樣惡劣的局面,也再無從下手。
終于,在三年以后,隨著兩路叛軍在汴京匯聚,四十四歲的姜幼清選擇了以身殉國。
臨終之前,他身邊只有丫鬟巧兒一人相伴。
除此之外,就只剩下一幅仕女圖。
“我終究還是沒能找到你。”
姜幼清一聲苦笑,拔劍自刎。
鮮血撒在圖上女子的臉上,仿佛兩滴淚珠。
至此,景國覆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