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大戰黃龍山
- 崇禎:朕不是糊裱匠
- 小法師來咯了
- 2247字
- 2024-01-28 23:57:58
某日,白水縣王二等人在澄城殺官造反后,于三月初八,與王嘉胤部開始圍攻宜君縣城!這夜,王嘉胤率領數千人,高舉火把,奔走呼號,開始攻城。
守衛城門的士兵見賊人眾多,便逃跑一空,隨后王嘉胤率大軍便直入縣城,農民軍各持利器,從西門擁入公堂。
知縣見勢不妙,便逃到私宅,隨后被楊六、李過亂刀砍死;接著農民軍又放出獄囚。
此時農民軍的人數已達五六千人,從后眾軍出城,便聚集在延安,慶陽的黃龍山。
從此以后,民變亂軍四起,各地揭竿而起。
清澗縣人王左掛(原名王子順)也召集“騎賊萬人反于宜川之龍耳嘴。”他的部下頭目有苗美、飛山虎、大紅狠等人。崇禎三年二月,王左掛向明總兵杜文煥乞撫,不久復謀再起,被洪承疇和陜西巡按御史李應期定計殺害。
王左掛受撫時,部下苗美等人不從,帶著隊伍向西轉移,被官軍擊潰,苗美也被清澗庠生李攀龍殺害于賀家灣。
漢南人王大梁起義后,有部眾四百人,自稱大梁王。崇禎元年十月,他糾集成縣、兩當二地的農民三千多人,攻克陜西略陽,逼近漢中府(府治在南鄭縣)。二年二月,陜西商洛兵備道劉應遇,會合四川官軍吳國輔部圍剿漢中,起義軍大敗,王大梁被俘殺。
除了三百多人突圍逃人四川以外,參加起義的群眾都遭到屠殺。
點燈子,名趙勝,又名趙四兒,原是清澗縣書生,待李洪基,李過離去后,趙莊人最終還是把他趕出去了。于是趙勝便借住在本縣石油寺里日夜攻書。
一天,獵戶雷虎在趙莊吃酒,吃著吃著,便有人說道這趙勝被趙莊人趕出去。雷虎這才便知原來黃龍山上的二頭領李洪基便是此人的親戚。
滿懷怨恨的他便使出毒計。
隨后便有人訛傳他夜間點燈于孤寺,像平話中描繪的黃巢那樣造兵書謀反一樣。又喧傳官府將要逮捕他。趙勝本來就做鬼心虛,無以自明,又怕被誣陷人獄,終于逼上了梁山,在解家溝花牙寺聚眾起義。
五天后,小小的清澗縣,大軍云集,戒備的比往日更嚴,城里城外,都駐扎滿了馬步軍隊,不僅家家戶戶都被軍隊占住,而且城外,四郊帳幕羅列,戰馬成群。
一到晚上,鼓角四起,馬嘶不斷,誰也不知道到底有多少官軍。此處從南北往的行人都得經過層層盤詰和留難,從北往南的旅客一概不許通行。
縣衙此時成了總督行轅,只見大門外,征集了許多衛士,分立兩行,箭上弦,刀出鞘,明盔亮甲,威武肅靜。
延安知府,與清澗縣縣令,趕緊換好文官官服,率領著全體文武官員,文左武右,依照品級大小,分列官道兩旁跪迎。
陜西、三邊總督洪承疇今天傍晚前來到清澗縣的,他來的時候,既不用儀仗執事和鑼鼓開道,也不坐八抬大轎,而是穿著文官便服,騎著馬,雜在一大群騎馬的幕僚中間,在數百親信的將校和衛士的前呼后擁中突然而至。
看到延安知府丁啟睿,及下屬縣令姚望,如此恭順,洪承疇下了馬還禮,微笑點頭示意。
洪承疇是萬歷年間的進士出身,登第時年歲很輕,進入官場,便平步青云,在陜西督糧道就大放異彩。
崇禎初,累遷至延綏巡撫、陜西三邊總督,鎮壓陜西農民軍。旋晉兵部尚書,總督河南、山西、陜西、湖廣等處軍務,曾擊敗高迎祥、李自成部。
朱由檢,便提拔他為陜西三邊總督。總理陜西一切軍政事務!
然而就當他意氣風發時,這陜西如今不知為何,開年過后竟然亂象四起,而且這王嘉胤部竟然越坐越大,此賊裹挾了數千之眾,盤踞在這黃龍山上。
皇帝斥責的詔書下了兩次了。洪承疇頓時感到壓力山大。
到了總督行轅(縣衙)洪承疇先到簽押房稍事休息,分別傳見左光先(守備)賀人龍(守備)等幾位將領,簡單的詢問了前方軍情。
隨后便升起帳!
洪承疇換上了二品錦雞補子大紅纻絲官服,頭戴六梁冠,腰系玉帶。不多久,被召見的文官武將都都早已分左右肅立恭候,悄然無聲。
洪承疇在中間坐定,習慣地,輕輕地咳了一聲,拿著眼睛向全體文武官員們掃了一遍。
“皇帝兩次下詔,斥責我等陜西全境官員素餐尸位。朝廷花了那么銀子,抗了那么旱,種植了那么抗旱農作物。不知道為何陜西還要發生民變。”
“本官實在不知,如何回稟圣上,大家能給本督點啟示嗎?”
“這王嘉胤部,聽說是被害怕吃官司導致,這王子順聽說是為何呢?還有有個漢南王大梁又是為何?
還有這個點燈子趙勝聽說也是個書生,懂得些禮義廉恥,為何也要起兵造反?”洪承疇臉色嚴肅地說道。
“都不知道是吧!不知道就算了,本督不管這樣,本督只管打仗。都說說前線軍情吧!”洪承疇說道。
“總督大人,我方已經有一萬人已經駐扎這黃龍山腳下各大山口關隘,隨后可以出擊。”左光先趕緊上前跪地說道。
“曹文詔此人現在何處?”洪承疇問道,隨著農民軍做大,洪承疇不得不申請調外鎮精兵前來助陣,于是勇冠三軍,統領五千關寧鐵騎的曹文詔便落入法眼了。
他趕緊向皇帝上奏要求派遣曹文詔率領關寧鐵騎前來助戰。
朱由檢雖然有些猶豫,最終還是允許了。
“曹總兵發文來報,距離延安府還有三天距離。”延安知府丁啟睿趕緊出位回答。
“總督大人,五千驍騎營的將士,時刻準備殺敵。”賀人龍看著洪承疇的眼光停留在他身上,連忙俯身跪地道。
“總督大人,清澗縣供應的糧食充足,隨后可供兩萬大軍使用一月。”清澗縣縣令姚望趕緊出位回道。
洪承疇此時臉色變得相當嚴峻,他從蒙著虎皮的太師椅上站起來。全體文官武將不禁看向他。
好!自天啟末年以來,內憂外困,交相煎破,已無寧日。然今上,為不世英主,昭烈永繼;國運已有轉機。
陛下先征虎酋林丹汗,后伐奴酋皇太極,連戰連勝!大明中興就在此朝!
望諸君激勵將士,明日在陣前奮勇殺賊,一戰而竟全功,勿使一賊漏網。我輩上報君恩,下救黎民,光前裕后,在此一戰。
尤望將巨賊王嘉胤,王子順、王大梁、趙勝等人生擒,獻俘闕下,縱萬一不能生擒,也須將他們的首級砍掉,傳首京師。望諸君勿負上意。洪承疇擲地有聲地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