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小心眼的李承德!
- 經營書店:給朱元璋講靖難之役
- 配一根
- 2127字
- 2024-01-02 18:33:11
“啪!”
看著吞吞吐吐的朱瞻基。
朱元璋那布滿老繭的大手,絲毫不客氣的拍在朱瞻基后腦勺上,“臭小子有話就直說,磨磨唧唧的像個娘們一樣?!?
這是朱瞻基今晚以來,第二次被打。
他呲著牙摸著自己后腦勺,有些委屈道:“太祖爺,這個倭寇國不能征?。 ?
話剛說完!
朱瞻基的后腦勺上,再次出現朱元璋的大手。
“啪!”
“你小子有腦疾吧?!?
“倭寇狼子野心,有不臣之心,咱打的就是這些小矮子?!?
這倒不是朱元璋饞倭寇家的銀礦,而隨意編造的出兵理由。
在歷史上確實有此事發生。
明朝開國初年,朱元璋就派使臣持國書去倭寇、高麗、安南、占城四國。
意思很明顯。
元朝已經滅亡,現在華夏是大明王朝,你們諸國趕緊奉大明為“正朔”來朝貢。
隨后自古以來都是華夏親兒子的高麗、安南、占城三國都很順從,立刻遣使赴明稱臣朝賀。
唯獨這個不孝兒子倭寇沒啥反應。
不但倭寇人不來朝稱臣,而且“乘華夏未定,日本率以零服寇掠沿?!?。
朱元璋知道后更為惱火,喝令倭寇國王:“不取締倭寇,就發兵把你抓起來!”
結果,華夏使者復述了朱元璋的話語,被日本人砍了腦袋。
至于后續,朱元璋后來也沒管。
主要還是國家窮啊。
發兵去那么遠的地方,就為了得到日本承認大明宗主國的地位。
很顯然這個買賣十分不劃算。
但現在不同了。
他娘的,這個倭寇國可是有超大銀礦啊。
要是銀礦在高麗、安南、占城三國,可能朱元璋還顧及一下吃相。
但輪到倭寇國。
朱元璋是一點心理負擔都沒有。
誰讓你,抱著這么大的財富,還很囂張。
不打你,打誰。
看著暴跳如雷的朱元璋,朱瞻基捂著后腦勺委屈巴巴道:“這又不是我說的。”
“是您給朱家子孫立的規矩。”
“十五個不征之國,其中第二個就是倭寇國?!?
“啊?”朱元璋十分疑惑,隨后看向李承德道:“咱有說過這句話嗎?”
李承德點了點頭:“說過。”
“四方諸夷,皆限山隔海,僻在一隅,得其地不足以供給,得其民不足以使令。”
“若其不自揣量,來撓我邊,則彼為不祥。彼即不為中國患,而我興兵輕犯,亦不祥也?!?
“吾恐后世子孫倚華夏富強,貪一時戰功,無故興兵,致傷人命,切記不可?!?
“但胡戎與西北邊境,互相密邇,累世戰爭,必選將練兵,時謹備之?!?
“此話出自皇明祖訓·祖訓首章?!?
其實當時說這些話的朱元璋。
是怕子孫后代狂妄、輕浮、率意用兵,從而招惹禍害,特地將自己的謹慎對外用兵之國策寫入了《皇明祖訓》之中。
當時的國策,中心點是放到了西北邊境。
聽到李承德的言語,朱元璋點了點道:“這些話,是咱的口氣。”
“但....?!?
“啪!”
一巴掌仍舊拍在朱瞻基的后腦勺道:“臭小子,咱當時咋說的?!?
“吾恐后世子孫倚華夏富強,貪一時戰功?!?
“前提是華夏富強。”
“現在大明王朝窮的褲襠子都縫不住。”
“不征倭寇,更待何時。”
“現在咱要立一個祖訓?!敝煸拜p咳了一下,在腦海里組織了一下詞語道:“凡日月所照,皆為漢土,江河所至,皆為漢臣。”
“然倭寇彈丸小國,狼子野心,窺華夏之地,乃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
“責令,大明朱家子孫永征此地?!?
“干他娘的!”
文化程度不高的朱元璋,最后實在不知道該如何表達。
只能以干他娘的收尾。
聽完朱元璋爆粗口,朱瞻基抽動了一下嘴角道:“太祖爺爺,征倭寇,我們朱家子孫肯定響應?!?
“但有個問題啊?!?
“那就是日本是有神風庇佑。”
“據元史記載,昔年忽必烈派十萬大軍,兩次跨海征伐日本,均因遇神風而無功而返,舟壞且盡,軍士嚎呼溺死海中無數?!?
這句話一出。
朱元璋,朱棣皺了一下眉頭。
是啊,前車之鑒,不得不防。
還需徐徐圖之。
但李承德撇了撇嘴道:“什么神風,那玩意說白了,不就是亞熱帶低氣壓形成的臺風嗎?”
看著有些不太明白的朱家三人。
李承德只好打開另一張地圖道:“北半球熱帶附近形成的臺風,沿著太平洋高氣壓的邊緣向西北前進來到中緯度地區。到了晚夏和秋天,太平洋高氣壓的勢力逐漸減弱,臺風就更容易登陸日本?!?
“通俗的講,就是七月到十月的巨型臺風,忽必烈這種一輩子沒下過海的旱鴨子,還按著秋高馬肥的季節出征的規律來征日本,那不是自己往臺風上送嗎?不被吹成渣滓才是怪事。”
“只要大明軍隊,避開這幾個月份,便會安然無事?!?
“對了,還有。”
李承德從箱子里,翻找半天,找到了日本地圖道:倭寇國目前已經結束幾個村長打來打去的局面。”
“現在是足利氏一族,也就是足利義持執掌政治?!?
“足利義持,室町幕府第四位將軍。父親是足利義滿,母親是三寶院坊官安蕓法眼的女兒藤原慶子。有同母弟足利義教、異母弟足利義嗣等。”
“這兩人日后說不定用的上。”
“而足利義持的正室為日野資康的女兒日野榮子?!?
“而他的兒子名叫足利義量?!?
“此人與一名叫做富樫滿成的大臣不和?!?
“這一點等到明軍到達倭寇國,可聯系此人,當大明的領路人?!?
“還有最重要的一點?!?
李承德沉吟了一下,眼神之中閃過一絲狠辣。
“要讓大明王朝能永遠駐扎此地,必須下手狠一點。”
“承德所言極是!”身為馬上皇帝的朱棣,也緩緩道:“銀礦此事,不得與外人泄漏?!?
“況且,挖取銀礦,需要大量的人力。”
“這一點,我贊成承德的言論?!?
“殺一半,留一半?!?
“這留下的一半人,讓他們世代為奴直到搬空銀礦?!?
“并且必須要把他們膝蓋打彎,背脊打斷,讓他們永世不得有一絲對大明的不臣之心?!?
聽著朱棣略有些殘忍的言語,李承德心里并沒有一點心里不適。
國仇家恨,沒有什么無辜論。
他就是如此小心眼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