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李承德:“把咱的寶藏圖拿過來。”
- 經營書店:給朱元璋講靖難之役
- 配一根
- 2170字
- 2024-01-02 08:00:00
“承德你真能解決這個問題?”
剛才還有些惱羞成怒的朱棣,立馬跑到李承德面前,神色頗有些急不可待。
朱棣不是沒有想過解決這個事情。
但他想做的事情太多。
導致朝堂國庫一直虧損,才會發了瘋的當永樂印鈔機。
這個事情一直持續到永樂晚期,眼瞅著自己偉大事業步入結尾,貌似有些幡然醒悟的朱棣,才隨著歷史上一名叫做夏原吉的官員說明濫發寶鈔的后果,最后順坡下驢,讓寶鈔的價格與食鹽相掛鉤,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寶鈔的貶值勢頭。
既完成了自己的偉大事業,又能緩解寶鈔的貶值勢頭。
當時的朱棣肯定覺得自己很聰明。
但俗話說的好,天下最貴的東西,都是免費的。
雖然最后做出了些許的補救,但此時,朱棣得到的東西永遠要比他失去的要多得多。
李承德盯著朱棣滿懷期望的眼神,從嘴中吐出兩個字。
“白銀!”
“寶鈔與白銀掛鉤!”
“啊?就這?”朱棣頗有些失落。
他還以為李承德會給他講什么驚為天人的解決辦法。
到最后,竟然是寶鈔與白銀掛鉤。
這不是脫褲子放屁多此一舉嗎?
就連旁邊的朱瞻基都有些覺得李承德想的有些過于簡單,于是連忙解釋道:“先生您有所不知啊。”
“中原歷經元朝戰亂,本朝銀兩并沒有多少。”
“據元史記載,光從元朝外流出的白銀數目可能高達到2-3億兩之多。”
“這導致明初的白銀儲備大為降低。”
“明初的白銀年產量僅為30萬兩左右,到了我爺爺朱棣,也就是永樂年間,每年白銀產量也只不過只有大約26萬兩左右,難以維系朝廷龐大的經濟運作。”
“你說的沒錯。”李承德點了點頭道:“但我要闡明自己的觀點。”
“第一,白銀作為貨幣儲備有其顯著優點,即耐腐蝕易保存、質地便于切割鑄造、比銅要穩定,而且銀兩入國庫十分好計算。”
“雖然此特性,金子也有,但自漢朝奢靡下葬之風盛行,金子的儲備遠遠比不上銀子。”
“先生,這你說的我們都知道啊。”朱瞻基看著李承德依舊有些執迷不悟,便好心解釋道:“但大明根本就沒有那么多銀兩,作為朝廷龐大的經濟運作。”
李承德微微一笑道:“大明沒有,不代表別的地方沒有。”
“嗯?”
這句話一出朱家三人,瞬間打開了一個新思路。
對啊。
自己沒有,咱們可以搶別人家的啊。
但興奮只是一時,隨后他們就蔫了。
只因為銀礦哪有那么好找。
即便費盡心思打到人家,家門口。
結果推開門一看。
他媽的,窮的連耗子都哭著走出來。
這不是白干一場。
到時候,人力,物力的投資,怎么辦?
弄不好就亡國了。
風險太大,投資成本太多,這個買賣不好做啊。
看著有些萎靡不振的朱家三人,李承德叫了一旁的朱瞻基道:“去把我答應送給你們的坤輿萬國全圖,連同紙箱一起抱過來。”
“哦,好。”朱瞻基連忙答應下來,便一溜煙的跑了出去。
不一會。
一個遮蓋住朱瞻基半張臉的紙箱子,便被抱到了會議室。
“先生,這里面什么東西啊,怎么如此沉重。”
朱瞻基小臉憋著通紅,氣喘吁吁的把紙箱子放到了桌子上。
李承德摸了摸朱瞻基的腦袋道:“當然承重,因為里面裝的是,大明的國運。”
“國運?”
聽到國運二字,朱元璋與朱棣眼神之中透露出不解。
“就這個箱子里面的東西,也敢稱是大明的國運?”
面對兩位帝王的質疑,李承德微笑的拍了拍面前的紙箱子道:“回歸剛才的問題,白銀的好處大家眾所周知。”
“但是究其根本,其實問題就在于一個。”
“白銀不足。”
“小友,你這不是廢話嗎?”
已經沒有多少耐心的朱元璋,立馬反駁道。
“但是如果我告訴你們。”李承德若有所思道:“就在距離大明不遠處,儲藏著將在未來幾百年內占全世界三分之一白銀產量的高品質超大銀礦呢?”
“不可能!”
“絕對不可能!”
朱元璋一聽這話立馬反駁道:“小友你太小看天下人了,白銀最早拿來當貨幣乃是西漢時期,名叫‘蟻鼻錢’。”
“而發揚光大的乃是唐朝,把白銀作為流通和支付的貨幣使用。”
“歷經一千多年,華夏之人早已把周邊所有地方都探勘過。”
“怎么可能有你說的能在大明周邊,儲藏著超大銀礦呢。”
“你要說海里面,咱可能有那么一點相信。”
“對咯,就是海里面,呸,是海對面。”李承德從面前的箱子拿出一卷地圖。
將要打開之際。
李承德慎重的看了一眼面前的朱家三人道:“接下來我要說的事情,關系到大明。”
“不,是關系到整個華夏族群未來的發展。”
“因為此地,技術達標的話,—年能產出高達一千多萬兩,能連續產數百年的銀礦。”
此話一出。
空間陷入一片寂靜。
這個消息來得太過勁爆,簡直震碎眾人的三觀。
八百萬兩是一個什么概念。
洪武與永樂兩朝一年的稅收大約2000萬石稻米,麥子470萬石,換成白銀才不過7百萬兩。
如果是真的能有一年能產出一千多萬兩的銀礦。
別說是海對面。
就是海里面,也未嘗不可一試。
這個時候的朱元璋與朱棣,看李承德的眼神都不對了。
這還是人嗎?
簡直是財神爺啊。
如果這個消息屬實。
咱一定要下道指令,把小友歸于神位,給供起來。
正要展開地圖的李承德,顯然不知道自己的身份馬上要從謫仙人,變成財神爺了。
他手指剛放到一條如蛆蟲一樣的地方。
朱元璋與朱棣立馬眼神之中閃過一絲貪婪。
原來是這個令人作嘔的國家。
好。
新賬舊賬一起算!
倭寇洗干脖子等著迎接王師。
剛才也說了風險太大的買賣,大家都不愿意干。
但現在有人給你指明了方向,明確告訴你,這家有錢,而且還不是一般的有錢。
那結果就不太一樣了。
中國有句古話。
擋人財路,如殺人父母。
想必非常愛學習中華文化的他們,應該能夠理解。
一旁還算清醒的朱瞻基,皺緊眉頭,想說但不知為何,話到嘴邊又咽了回去。
而李承德發現了朱瞻基的異常,有些疑惑的看了一眼道:“怎么了?”
“你有什么問題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