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親對阿玉的管教,大多是阿玉調皮不聽話造成的。
而幺爸對阿玉的管教,就是私仇舊恨般無緣由。只要他心情不好或喝醉酒,那么阿玉就是一個很好的出氣筒。
很多父母管教小孩,都是讓小孩長記性不傷身。
而阿玉的幺爸每次管教阿玉,都會打得她滿身傷痕。嚴重時,一棍子抽下來,阿玉就皮開肉綻。
幺爸知道母親不敢多說什么,時常對阿玉大打出手。就連年紀尚小的二妹,也常常被打得哇哇大哭。
伯伯伯娘,鄰居們常常來保護阿玉,可惜沒有什么用。
可是,三妹自從生下來,就是萬千寵愛,幺爸從為動過她一個手指。
那時的阿玉,慢慢明白了,幺爸對她和妹妹不是管教,而是虐待。
所以,她恨,恨母親的不作為,更恨幺爸的狠毒。
她開始反抗。
每次被打,哪怕打不贏,阿玉都會還手。也許還手的結果是被打得更慘,但她不怕。
阿玉除了在母親和幺爸打架時保護母親,還要在妹妹被打時保護妹妹。雖然自己都沒人護著,阿玉卻有自己要保護的人。
阿玉覺得,父親以前要保護的人,現在交給她來保護,父親知道了,也會很欣慰吧。
要說阿玉幺爸那個人,那真是集懦弱,無能,自私,裝模作樣,窩里橫各種缺點為一體。
年少時就沒有什么作為。到年紀了好不容易談到一個媳婦吧,快結婚了都跑了。那女的寧愿去選一家條件更差的也不跟著他。
從此再也找不到對象。
在阿玉父親和他們分家那幾年,他還是出門賺錢,可惜沒有像阿玉父親一樣存到一點錢。
奮斗幾年,卻依舊兩手空空。一生中,大事沒做成幾件,倒是為自己的失敗找了無數的借口。
上不尊老下不愛幼,卻打著孝順的幌子保護自己的利益。兄弟姊妹之間不能友好團結,夫妻之間不和睦。
對于人際關系方面,所有親朋好友也相處得不是很好。在阿玉父親在世時,幺姑姑家和阿玉家關系非常要好的。在他手里相處時卻差點斷絕來往。
所以才會在接手了阿玉父親的一切后,依舊是村里最窮的人家之一。
全村上下,了解他的人都知道,他除了對外人說話客氣外,一點用都沒有。
除了在家里打罵弱小,出門大氣都不敢出一口。好像誰都可以欺負他。
阿玉就想不明白,母親是怎么同意再嫁給他的。嫁時腦袋里是裝了多少水。
不僅鄰居對他評價不高,就連外公,舅舅他們也不大喜歡他。姑姑伯伯家的哥哥姐姐們也不愛和他相處。
大家一提到他,就只有無數的嘆息和無奈。
他常常在家里吹噓自己多么多么厲害,其實大家都能透過現象看到他真實的樣子。
失敗的人總會把失敗的原因推脫到別人身上。
他總是覺得自己不順的原因是阿玉兩姊妹和母親造成的。所以才會經常借著酒勁對她們打罵。
如果母親夠勇敢,夠硬氣,那么她們的生活也不會那么艱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