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總在想一個問題,如果今天,詩人郭小川又回到這片“團泊洼”,他看到現在的團泊湖和湖邊的一切,會做何感想呢?如果他又燃起詩人的激情,又會寫出一首什么樣的詩呢?我想,憑著他詩人特有的熱情和激情,也許,會寫一首《團泊的春天》。
其實,正如管委會的這位領導說的,今天的團泊湖,它的意義已經不僅是“團泊鳥類自然保護區”,也不僅是“濕地自然保護區”,毫不夸張地說,它也已經成為這一帶的一張名片。
其實前面已經提到,在這里,還建起了一座美麗的新城,它叫“團泊新城”。
這使我們又想起當年那個傳說中的女孩兒。如果她今天還在,也許已是一個兒孫滿堂的耄耋老人。當年,她趴在小船上做的那個夢,在夢境里看到的一切,今天還會不會記得?即使已經不記得了,如果看一看今天這團泊湖畔的一切,是不是又會想起那個夢境呢?
當然,今天的一切已不是夢境,更不是海市蜃樓。它是真真切切的現實。
是的,今天的團泊湖畔,確實已經開滿鮮花。在湖的西岸,也確實有成片的高樓大廈已如雨后春筍般矗立起來。這些高樓大廈的建造,是因為要建一座新城。
對,它就是“團泊新城”。
這就要說到這座新城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了。它位于天津市中心城區南部、靜海城區東部,東與天津的濱海新區接壤,北與西青區隔獨流減河相望,是北上北京和天津市區,南下山東、江蘇和浙江的交通要沖。應該說,當初在規劃這座新城時,這些有利的因素肯定都考慮過。而且,這里的氣候非常宜人。團泊地區年平均氣溫12℃,日照充足。此外不僅有廣闊的水域,也有豐富的地熱資源。團泊湖如果按照水庫的標準評判,屬于大二型平原水庫,它的總面積是62.7平方千米,而水面的面積是51.35平方千米,總蓄水量達1.8億立方米,這在天津地區是比較罕見的。而且,這里處于王蘭莊地熱帶,蘊藏著豐富的地熱資源,根據勘測數據,熱水儲量高達330億立方米,距地表900米,最高水溫可以達到82℃,而且含有24種對人體有益的微量元素,不僅可供采暖和溫室種植以及養殖,還有很高的醫療和保健功效。此外,這里的自然環境也極為難得。正如前面所說,團泊湖一帶已被列入“中國濕地自然保護區名錄”,同時也是天津市“團泊鳥類自然保護區”,不僅珍禽候鳥的品種繁多,也是世界上候鳥遷徙的重要驛站,同時還是天津市三大生態環境建設和保護區之一。所有這一切,都為這座“團泊新城”的建立提供了得天獨厚的優越條件。
不言而喻,這一帶從當年的“團泊洼”,到今天的團泊湖風景區,是有一個相當長的發展變化過程的。其實“風景區”這個概念,已經在不知不覺中發生了變化。我們傳統中所說的“風景區”,一般是指人為的,比如建一座有花有草且設施完備的公園。后來漸漸地,公園也可以沒有圍墻了,甚至可以與公園周邊的自然環境融為一體。再后來,隨著我們對生態環境的保護意識越來越強,森林覆蓋率越來越高,“公園”這個概念的本身也發生了變化,它可以不再是一個園區,一片環境優美的自然區域如果有意識地保護起來,再人為地養護和管理,這樣的地方也可以稱為“公園”。而再后來,人們越來越崇尚自然,往往是沒有人為干預的環境,也就是更加自然的原始環境,更受人們的青睞。團泊湖早在20世紀80年代,就已是遠近聞名的自然風景區,到80年代后期,當時的靜海縣委和縣政府就確立了團泊地區的開發地位,陸續投資,在交通、能源和通信等基礎設施方面有計劃地開始進行建設,優化改善了這個地區的綜合環境,而且吸引了松江高爾夫球場和泰達足球訓練基地等一批運動休閑項目,不僅提升了團泊地區的開發潛質,也為開發工作做了充分的準備。
團泊湖一帶實質性開發,還是在進入21世紀以后。隨著天津市濱海新區列入國家發展戰略,2005年4月,當地政府在深入調研、反復論證的基礎上,委托天津市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歷經一年半的時間,編制了《團泊新城戰略構想》。也就是這個構想,為后來的團泊新城勾勒出初步的輪廓。2006年10月,當時的天津市規劃局下文,批準了《團泊新城戰略構想》。這個構想也得到了天津市委和市政府的大力支持,列入了經國務院批準的天津市“十一五”規劃和城市總體規劃。由此,也就成為天津市總體規劃中的11個新城之一。
從此,“團泊新城”這件事,正式擺上了決策者的辦公桌。
團泊新城從一開始,就定位于天津城市規劃的重要區域,濱海新區的綜合配套服務區。突出“水和生態”,以休閑、旅游、生態為特點,打造體育、文化創意、休閑、旅游、商務、教育、居住、生產八大功能,支撐城市可持續發展,建成一個以現代服務業和生態旅游業為主導,與自然整合,生態宜居的創意型生態城市。
從這個定位可以看出,這是一個多么好的構想!
團泊新城總體規劃的主要內容,首先是規劃出面積和四至范圍。它的規劃總面積超過200平方千米,僅從這面積,就能想象出未來發展的規模和體量。四至范圍分別是,東至津汕高速公路,西至津文路貫穿楊成莊鄉和大豐堆鎮的大小路,南至靜王公路和唐津高速公路,北至獨流減河。其中,東區的面積是62.5平方千米,西區52.63平方千米,南區36.99平方千米。由于北面是湖區和獨流減河,湖區的面積也在內,是51.35平方千米。其次,也規劃了布局結構。團泊新城用地布局的發展模式采用“組團式”,總體結構可以概括為四句話,即“核心環繞,珠串鏈接,八大組團,協同發展”。這“八大組團”具體說,就是旅游特色鎮組團、文化創意產業組團、節能環保產業組團、大邱莊鎮宜居組團、現代都市產業組團、生態休閑居住組團、教育產業組團和體育產業組團。在綜合交通規劃方面,貫徹以人為本的理念,構建綠色生態和多種交通方式緊密銜接的一體化區間綜合交通系統,以交通走廊建設引導新城的開發。應該說,團泊新城的交通優勢很明顯,現有的和正在規劃建設中的高速公路、城市快速路和軌道交通四通八達,與中心城區、濱海新區、靜海城區和外埠的交通聯系暢達便捷,構成了極為優越的交通網絡。高速公路有京滬、津滄、津石、津汕和榮烏等,軌道交通也已開始規劃建設,此外,京滬高速鐵路也經過這里。人口規模,到2020年,團泊新城的城鎮人口為10萬人。城鎮用地規模10.6平方千米,其中東區約為5.37平方千米,西區的面積為5.23平方千米。遠景規劃,建設用地60平方千米,人口60萬人。
這樣一座新城,在團泊這樣的地方平地而起,當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當年,這里的交通很閉塞,要從外面開車進入團泊一帶是很困難的事。津團公路(也就是后來的津王公路)和團泊大橋竣工通車,在很大程度上解決了這個問題,不但使團泊的交通不再閉塞,也為這里的開發建設奠定了基礎。從此,外面的車再進來,就暢通無阻了。這以后,先是天津市水產研究所,基于這一帶獨特的水資源和地熱資源,在團泊鎮的團泊村北、津王公路東側開工建設了北方水產良種地熱繁育工程技術中試基地,占地300畝(約0.2平方千米),投資2700萬元。接著,天津泰達集團也在團泊鎮的吳家堡津王公路東側,投資建設了泰達足球訓練基地,占地130畝(約0.09平方千米),總投資1億元。接著,天津摩托車技術中心綜合試驗場在團泊鎮小邱莊津王公路東側開工建設,占地937畝(約0.62平方千米),總投資7500萬元。再接著,又一個更大的項目,松江高爾夫球場在團泊鎮團泊村北動工興建,占地3470畝(約2.31平方千米),總投資也達到1億元。第一期和第二期建設已經竣工,球場設計為林克斯風格。此外,球場還建有會館、度假村等設施,是中國北方最大、標準最高的高爾夫球場之一。
這以后,已有的這些項目和團泊湖的自然景色,也吸引了國內很多投資企業來團泊地區考察,同時表示出與靜海地方政府合作開發團泊地區的意向。基于此,靜海地方政府又不失時機地提出依托團泊湖,規劃建設“團泊新城”的戰略構想,采取“政府主導,市場化運作”的方式,開發建設團泊新城。經過認真調研和論證,前后選定五家開發企業作為與政府合作、進行團泊新城土地一級整理的單位。之后,當時的靜海縣土地儲備經營中心與天津市仁愛集團有限公司簽署合作協議書,對團泊鎮“東至大寨渠,西至團泊水庫東堤,南至吳家堡村南,北至獨流減河南堤”范圍內的土地進行一級整理。接著,當時的靜海縣人民政府又與天津濱海發展投資控股有限公司簽署《團泊新城土地整理協議書》,對團泊新城西區,也就是當時的楊成莊鄉約53平方千米的土地進行整理開發,同時對市政基礎設施和相關配套設施進行投資建設。這以后,先是靜海地方政府與北京首都開發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北京控股有限公司、國旅聯合股份有限公司、沿海投資集團有限公司、聯合置地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和北京駿騰職業投資有限公司等六家企業簽署《“團泊湖創意生態城”土地整理投資合作協議書》,對團泊新城東區約28平方千米的土地進行整理開發。接著,又與天津市房地產開發經營集團有限公司簽署《團泊新城東區11平方千米土地整理協議》和《合作開發建設團泊示范鎮項目協議》。這一系列的工作完成之后,又與青島亞星投資有限公司簽署了《團泊新城東區4平方千米土地整理協議》。與此同時,天津仁愛學院的建設也已開工。
天津仁愛學院位于團泊新城東區,占地1000畝(約0.67平方千米),項目建筑面積55.8萬平方米,總投資約13.5億元,是經國家教育部批準,由天津大學和天津仁愛集團合作創辦的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獨立的校園校舍、獨立招生和獨立財務的本科層次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學校。校區交通很方便,各項生活配套和教學設施條件也很優越。學校建有一流的教學樓、實驗樓、學生宿舍、食堂、浴室、大學生活動中心和體育場等教育教學設施,同時,學校還建立了一整套有關教學、生活和安全保衛的規章制度與措施,為莘莘學子創造了良好的學習環境。
此外,團泊新城東區還建有別墅區和溫泉酒店。
今天,走在團泊新城西區的街頭,陽光下,自然與都市相融的氣息撲面而來,繁茂的樹木和花草綻放出勃勃的生機。往遠處望去,薩馬蘭奇紀念館、奧特萊斯購物廣場、天津中醫藥大學、天津體育學院和20多個體育場館……也許,這些就是當年那個傳說中的女孩兒,在夢境里看到的那些形狀奇特的建筑吧。但今天,她在夢境里看到的,都已成為現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