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劉啟光的擔心
- 重回1980獵耕生活
- 長期午睡
- 2328字
- 2023-12-09 21:35:27
吳耀光其實和劉啟明歲數(shù)差不多,從輩份來算,其實沒必要那么聽劉啟明的話。
但在這小山村里,他是外姓人,又由于他之前干過走貨的事,不敢在公社里登記勞動,難免有些風言風語。
除了劉啟明,其它人都不怎么待見他。
他是個表里如一的人,知恩圖報,劉啟明幫他一兩回,他就記下了,大多數(shù)事情都會聽劉啟明的。
“苦中作樂,第一頓看來還是沒辦法吃太好呀!”
劉啟明說著就往柴堆里扔了幾塊紅苕,雖然是讓人喜歡不起來的食物,但就著肉吃,就沒那么差了。
很快兔子烤好,吳耀光聞著味就過來了,候在一邊,等劉啟明剁好了裝盤,他又聽指示端到了堂屋飯桌上。
林文茹的野山雞湯也煨好了,她小心得把雞肉撈出來盛到另一個大碗,當下天氣適宜,封存得當,這肉還能存?zhèn)€兩天。
她默默把雞肉封好,又把盛好的雞湯端到廳里。
劉啟明跟在她身后,一桌菜也算是準備好了,吃剩的野菜糊糊、幾顆烤紅苕、烤野兔、山雞湯。
按這個年代的飲食水平,算得上豐富,至少有些油水。
劉啟明的奶奶這幾日一直在劉大伯家里養(yǎng)身體。
這倒不是因為劉父不孝,實在是這段時間家里沒半點油水。
這會兒劉母張苦蓮已經(jīng)叫劉啟明的哥哥劉啟光去把人接過來了。
在這資源貧瘠的年代,能補點油水,對她的身體也是有些好處。
劉啟明看著削瘦的奶奶,鼻頭一酸:“阿婆,你要注意身體啊。”
“啥?你說啥?”
劉老太在一眾兒孫里最疼愛劉啟明,到了這歲數(shù),聽力已經(jīng)聽不太清了。
前世劉啟明心性不成熟,沒留心她的身體變化。
如今她忘性也有些大了,可唯獨記得她有個孫子,叫劉啟明。
“阿婆,你要注意身體啊,不要老躺著。”
劉啟明靠近了些,重復了一遍。
劉老太坐在椅子,身子也有些微微顫抖:“你是哪個?”
這簡短的一句話,讓劉啟明心里很不是滋味:“阿婆,我是啟明啊。”
“啟明啊?”劉老太恍惚了下,顫著身子走到他身邊,拉著他的手說:“啟明,你回來啦?今天記了多少工分啊?”
她的身體狀況倒不算差,只是記性不大好,最后的記憶,停留在自己第一天到生產(chǎn)大隊工作的那天。
劉啟明心里頭清楚只要好好調(diào)養(yǎng),自己朝著致富的方向勤勞些。
有錢了,她的身體是能恢復的,這兩年過了些苦日子,是她身體每況日下的根源。
“阿婆,記了6個工分了。”劉啟明像前世一樣,重復著這句話。
“好,好,要好好勞動。”劉老太便開心得坐下了。
這些過去的遺憾,都會成為他的動力,他急忙盛了碗雞湯給劉老太喝。
劉父也從屋里出來,雖然嘴上嫌棄劉啟明,但還是把他藏著的拐棗酒拿了出來。
把酒輕輕放在桌上,礙于尷尬沒有招呼啟明,轉(zhuǎn)而招呼劉啟光:“啟光,喝兩杯吧。”
劉啟光是個很沉默的人,淡淡答道:“好,爹。”
很快一桌人也坐下來了,其實劉家這些年很少這么熱鬧了。
大家很快便吃了起來,這烤兔肉其實味道是真不錯,吳耀光吃了一口,他沒想到那么辣,憋得一臉通紅。
急忙抓起桌上的杯子喝了一口,哪里知道是拐棗酒,辣上加辣,欸了一聲,把舌頭吐出來。
逗得眾人一樂。
“你不去隊里勞動了么?”劉啟光突然問道。
這一聲提問像是靜默時刻落下的一根針,很小聲卻很銳耳。
“不去了。”劉啟明咬了口兔子肉答道:“打算趕山養(yǎng)家,明兒把貨帶去鎮(zhèn)里賣個好價格,再辦些裝備。”
“嗯。”劉啟光又沉默了,但劉嫂并不允許他沉默,手在桌下狠狠掐了他一下。
“啟明。”劉啟光頓了下,放下筷子,頓了會才說道:“你不去隊里,我掙的工分養(yǎng)不起那么大一口家。”
劉父正停下來點了桿煙,聽到這話,臉都紅了,正要說話時,劉啟明擺了擺手。
“哥,不用操心的,我在山里闖,收成也是夠養(yǎng)家的。明年辦產(chǎn)到戶了,我再把地耕起來。”
劉啟明知道這是他嫂子的意思,其實夫妻倆也沒什么壞心思,資源匱乏帶來的擔憂是人的本性。
況且兄弟之間血濃于水,不該礙于這些條條框框的就鬧不開。
“哎,好酒好肉,你們怎么聊到這上面來。“劉父猛吸一口煙,斥道:“啟光,我還能勞動呢,不要說瞎話。”
“爹,沒事。”劉啟明夾了塊兔子肉到林文茹碗里,淡然道:“都是照顧家庭的,我要照顧著老婆娃子,哥也一樣,都不容易,有啥話都要說開才好。”
這話落到林文茹耳朵,又是一陣異樣的感覺,她臉又唰一下紅了,手藏在桌底下,輕輕拍了劉啟明幾下。
其實動作是有點明顯,比劉嫂話里的意思還明顯。
劉父沉默了一陣,開聲道:“啟光,你想說啥話。”
劉嫂又掐了下劉啟光,沉默寡言的他,今天倒是特別多話。
“爹,阿婆下個月也要接回來了……”終歸是說不下去了,畢竟劉啟明是他弟弟。
劉嫂卻替他說完了:“爹,啟明還是要去隊里勞動好些,那竹蓀真能賣一百塊,就不要亂花了。”
她嘆了口氣道:“好不容易家里條件才好些,他要跑山,得辦多少裝備,我不是擔心啟明做懶漢,只是跑山里也是有上頓沒下頓的。”
放在這個年代,劉啟明的行為也確實是容易讓人擔心。
一百塊,并不是小數(shù)目,夠這個家庭花很久。
況且有劉父當年打獵落下病根的舊印象,大家都有些擔憂。
雖然劉啟明的心思是在山里闖出名堂來,并不是單純在山里打獵。
他前世幾十年哪怕是虛活,眼界也算開闊的,何況前世經(jīng)商辦過些作坊小生意。
他比誰都明白什么時候該做轉(zhuǎn)變,這種情況下,說太多無謂。
即使是他親哥開口,他都不能放棄這種轉(zhuǎn)變的機會,何況是大嫂。
生產(chǎn)大隊的形式也只能維持一年,而且是以尷尬的形態(tài)存在,到1984年全國就徹底瓦解了。
先一步轉(zhuǎn)變,先一步勤勞,就先一步致富。
“哥,嫂,我也有娃子老婆要養(yǎng),我怎么敢做懶漢?”
劉啟明停下筷子,坐直了身板,同樣慎重說道:“阿婆我也想接回來好好照顧,但一碼歸一碼,錢我也會看著花,家庭我也會養(yǎng)活。”
劉啟明底氣很足,見哥嫂也沒再出聲,繼續(xù)說道:“花這一百塊,是為了掙下一個一百塊。”
“嗯。”劉啟光臉上沒表情,淡淡回了句。
氣氛一時也僵住了,劉父已經(jīng)吸了兩桿煙,劉母張苦蓮也停筷了,表情有些苦澀。
“阿明,我能說話嗎?”
吳耀光不適時開口了,見劉啟明不反對,他繼續(xù)說道:“要不交給我吧,按我的方法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