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第八次反法同盟
- 大明崛起:從滅清開始稱霸全球
- 不思和尚
- 2003字
- 2024-01-03 11:10:51
這些被資本家牢牢控制的國家,怎能容忍這股想要挑戰他們統治的狂潮?
更何況,這一切的始作俑者,都源自那個令他們寢食難安的姓氏——波拿巴。
于是,他們開始鎮壓那些不安分的工人們,堅決維護自己的統治地位。
同時,他們也不忘再次組建反法同盟,畢竟這已經不是他們第一次這么做了。
歐洲諸國在過去的歲月里,已經七次聯手對抗拿破侖,這一次自然也是輕車熟路。
普魯士率先振臂高呼,號召群雄組建反法同盟。
俄羅斯、奧地利、奧斯曼帝國及歐洲諸附屬國紛紛應聲而動,義無反顧地加入了反法同盟。
此時,唯獨英國還在觀望。
普魯士的使者馬不停蹄地趕往倫敦,向英國女王維多利亞闡述聯盟的意愿。
維多利亞聽后,輕描淡寫地回應:“嗯,我明白了,等戰爭打響,我會從水路進攻法國。”
得到女王的肯定答復,使者欣喜若狂,急匆匆回國匯報。
在戰爭的號角尚未響起之際,普魯士王國以其獨特的政治智慧,巧妙地利用歐洲各國對波拿巴家族的顧慮,與奧地利、丹麥展開了深入的對話。
在鐵血宰相卑斯麥的堅定立場下,談判終于取得了成果。
奧地利決定不再阻礙北德意志的統一,丹麥也在兩國的壓力下,歸還了石勒蘇益格與荷爾斯泰因這兩個北德意志邦國。
于是,卑斯麥抓緊時間,將原本分散的北方德意志邦國緊密地團結在一起,形成了強大的北德意志邦聯。
到了1840年5月,新生的法國政府還在搖籃之中,反法同盟便抓住了這個千載難逢的機會,向法國發起了正式的宣戰。
作為談判的代價,北德意志邦聯毅然派出了一半的軍隊,成為了對抗法國的主力軍。
這一次,北德意志邦聯豪邁地派出了30萬的精兵,而其他歐洲列強也紛紛給予了有力的支援,各自派出了15萬的精銳之師。
他們的總兵力匯聚成了一股無可匹敵的力量,達到了驚人的110萬之眾。
此時的法國已經成立了法蘭西第二共和國。
他們也不甘示弱,迅速發出了動員令,其總兵力也暴漲到了50萬。
這場戰爭,無疑將成為歐洲歷史上的重要轉折點。
戰爭初啟,法蘭西第二共和國便陷入了四面楚歌的境地。
在北疆,北德意志邦聯率領的四十萬北歐大軍盤踞于盧森堡一帶,面對此景,達武元帥親自率領二十萬大軍,與路易一起,毅然挺進洛林,與北歐軍形成對峙。
在東線的戰場上,俄羅斯、奧地利與奧斯曼帝國組成的五十萬大軍如猛虎下山,令人膽寒。
在瑞士與撒丁王國西部,中歐軍集結了重兵,與貝當和卡爾統領的二十五萬大軍在法國邊境線上形成對峙,局勢緊張至極。
西海岸邊,英國皇家艦隊猶如海上的霸主,威懾著整個海域,對法國構成嚴重威脅。
南線戰場上,西班牙、葡萄牙聯軍以及英軍共計十萬大軍嚴陣以待。
而希露則統帥剩余的五萬法軍在巴黎堅守,他們將守護這漫長的國境線,面對重重考驗。
對于法蘭西而言,這場戰爭如同攀登天梯,困難重重。
很快,戰爭便正式打響了。
除了釋迦摩尼炮這種國之重器外,各國幾乎都裝備了大明的制式裝備,雖然基本都是被淘汰的那一批。
戰爭可謂是異常慘烈。
然而,不知怎么回事,法軍幾乎總是能對反法同盟的下一步計劃未卜先知,以極小的代價阻止了反法同盟的幾次進攻。
而西線的英國艦隊猶如打了瞌睡一般,一動不動,不知道在干些什么。
阿拉貢前線,阿爾巴梅羅,西班牙軍的統帥,正在急切地懇求威靈頓公爵,那位南線英軍的統帥,能盡快出擊。
威靈頓公爵閉著雙眼,語氣平緩:“你看這天氣,似乎有雨的跡象。我覺得可以再等一等?”
阿爾巴梅羅內心焦急,如同熱鍋上的螞蟻。
還要等?再等下去,黃花菜都要涼了啊。
然而,面對威靈頓公爵,這位打敗拿破侖的傳奇英雄,他不敢直接當面質疑。
于是,他再次恭敬地回應:“如今法國的主力集中在東線和北線,我們的兵力足以輕松突破這薄弱的邊境線。一旦得手,巴黎便在眼前了。”
威靈頓公爵聽后,微微瞇起雙眼,語氣凌厲:“怎么,你是在質疑我的決策?”
阿爾巴梅羅被威靈頓公爵那若有似無的威壓所懾,連忙回應:“不敢,不敢。我、我先不打擾您休息了。”
說罷,阿爾巴梅羅便一溜煙地跑了。
待阿爾巴梅羅離開后,威靈頓公爵睜開了雙眼,完全不像是個垂垂老矣的老人。
在歲月的長河中,威靈頓公爵早已沉淀了曾經的豪情壯志,轉而追求恬靜的晚年生活。
然而,維多利亞那純真無邪的溫暖,仿佛一縷陽光,重新點燃了他內心的火焰。
他輕嘆一聲:“希望維多利亞那丫頭的選擇是正確的吧。”
接著威靈頓再次緩緩閉上了雙眼,陷入深深的思考。
“這些英國佬到底在玩什么把戲?為何還不出擊!“卑斯麥的憤怒聲音回蕩在整個軍營。
他曾信誓旦旦地宣稱要在兩個月內直搗巴黎,如今半個月過去了,德軍卻原地踏步,這無疑是對他的極大侮辱。
無奈之下,卑斯麥只能寄希望于英國能開辟新的戰線,迫使法軍回援。
然而,英軍卻始終按兵不動,令人費解。
這時,一名副官揣測道:“或許,英軍正在等待一個坐收漁翁之利的機會?”
卑斯麥心中一顫,有可能,非常有可能!
英國佬的這種策略,顯然是想等到各國打得精疲力竭,再來坐收漁利。
這種行徑,卑鄙、實在是太卑鄙了!
就在卑斯麥握筆揮毫,義憤填膺地譴責英國佬的卑劣行徑時,突然收到了一條簡短卻令人震驚的消息——英國人撤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