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大獲全勝】
- 大明:天子封神術,鐵蹄踏全球
- 高高興興2
- 2046字
- 2023-12-03 08:00:00
戚安林與王守信并肩而立,大同府軍大敗韃靼,戰功赫赫,田地被淹,也是在所難免。
“大人,可是,那一場洪水,卷走了無數的魚蝦,現在城里的人,都在河里抓魚呢……
也有一些人,將韃靼的馬匹帶回了家里,用來腌制。”
聽到這名官員的匯報,王守信兩眼放光。
戰馬剛被淹,當然可以吃,大同府民切下馬肉來熬冬,也是可以理解的,畢竟田地都被淹了,若是沒有朝廷的接濟,今年的冬天可就不好過了!
“回稟主上,大同府百里之地,皆為水澤,韃靼無路可走,三十余萬韃靼傷亡過半,尚有不少韃靼要降,不知該當如何安置?”
王守信剛問完,王守信就問了一句:“大同府的糧食,還夠我們吃多久?”
“這是二十多萬大軍,三個月的口糧……”
“若是再加上大同城八十萬子民,那該有多慘?田地都被破壞了,這點糧食,能不能用來賑濟災民?”
這名官員的額頭沁出了一層細密的汗珠。
“給韃靼一次機會,把他們從大同府趕出去,我們大同府的糧草,都快不夠我們吃了!”
“大人,這大同府,四面皆是泥沼,到處都是大水。”
王守信轉過頭來,狠狠地盯著那名官員:“要不要我再解釋一下?我也不愿傷害大同子民,落得個殘殺俘虜的名聲。”
這名官員恍然大悟。
戚安林瞥了王守信一眼,就知道王守信在想什么。
王守信不愿意抓人,也不愿意背負殺人的罪名,但是把人放了,他們還能有命離開大同府么?
他們連一艘船都沒有,長達百里的沼澤地……
更重要的是,對他們恨之入骨的大同府兵卒,會讓他們從大同府逃走?
放走一個禍害,只會給自己帶來災難!
……
王守信一條又一條的命令傳了下去。
收繳韃靼兵器糧食。
這一次韃靼軍隊出動三十萬人,各類戰馬四十萬。
大同府子民有八十萬之眾,將那些死掉的馬匹做成馬肉,一人一匹,也就是一半左右。
王守信覺得,最重要的是處理好馬肉,否則一天時間一到,馬肉就會腐爛,肉也會變得不新鮮,只有就地埋起來。
一場大洪水,韃靼騎兵死傷殆盡,四十萬戰馬,僅余五千余匹,其余盡數溺斃。
大同府民們搶著腌制馬肉,一家老小差不多都要去做,官方負責發鹽,大同府民則就地腌馬肉。
將馬身上的大塊大塊的肉割下來,撒上粗鹽,放入甕中腌制。
幸存的韃靼人被趕出大同府,被趕出大同府,當場槍斃。
大同府存糧連大同府子民都不夠,哪來那么多糧食給俘虜吃?
城墻上,王守信的臉色非常難看。
“這幾匹戰馬,都是上好的戰馬,只要我們能打敗蒙古人,就能在沒有水災的情況下,建立起一支強大的騎兵隊伍。”
“那些兵器,大部分都被大水沖走了,真是可惜啊!”
戰爭很殘忍。
戰爭,對于失敗一方,會有更殘忍的懲罰。
在王守信眼中,自己的戰果雖然有所損失,但是那些韃靼士兵,也全部葬身于此。
韃靼部族的總人數只有一百九十萬左右,這就是整個韃靼部族的青壯了。
經此一戰,韃靼的實力,必然大減!
可以說,這是一場毀天滅地的戰爭。
如果大明輸了,大同府也輸了,韃靼人就會殺到紫禁城!
如今韃靼戰敗,國破家亡,韃靼十八個部落,都是老弱婦孺,根本無力抵抗天災人禍。
四十萬匹戰馬,對于大明帝國來說,都是一個天文數字,就算是韃靼人,也不可能拿出這么多的戰馬。
戰馬和其它馬不一樣,十匹馬中,只有一匹可以稱得上是戰馬。
“上書大同戰事,向陛下上書,請皇上賑濟災民,撥專款,調撥藥材,以防備疫病!”
“是!”
一名文官飛快地寫完了一份奏章,然后將奏章送到了驛站,驛站上立即貼上了一張紅色的信箋,以最快的速度,從八百里之外,傳到了朝廷的手中。
……
紫禁城……
朝會。
朱厚照等文武百官,正在朝堂上商議著什么。
一陣急促的腳步聲傳來。
“大人!報!大同府,十萬火急!
“勝利了!勝利了!王守信大獲全勝,所有的韃靼人都被斬殺!還繳獲了幾千匹戰馬,還有大量的兵器!”
群臣大喜,王守信果然不負眾望,保住了大同府!
朱厚照強忍著心中的狂喜,沉聲道:“呈上來!”
宣政殿,紫禁城中。
錦衣衛將大同府急信送到了正殿,太監們將大同府的折子呈上了皇上的案頭。
群臣翹首以盼。
朱厚照看了一眼王守信呈上來的折子。
王守信把鐵膽神侯朱不理獨闖韃靼軍營,擊殺韃靼國王的事稟告給皇上。
“回稟皇上,韃靼大王的人頭,就在殿外。”
二功則是大同的駐軍,團結一致,這才將韃靼大軍殺得潰不成軍,三十余萬人,一個也沒逃掉。
三功,就是戚安林的援兵及時趕到,保住了大同。
這份奏章,除了立功之外,也是向朝廷求援。
大同府被大水淹沒,大同府內到處都是浮尸,若是腐爛,恐怕會引起疫病,于是向朝廷請來了太醫院,讓他們去大同。
水災使大同府田畝受損,請求陛下調撥賑災款和糧食。
朱厚照看著手中的奏章,再也壓抑不住心中的喜悅!
“念!”一個低沉的聲音從口中吐出。
太監們將王守信的奏章拿到手中,大聲宣讀,群臣們有的喜極而泣,有的露出報仇雪恨的狂喜!
滿朝文武,只覺天地一清,朗朗乾坤!
陛下肅清了所有的太監,將所有的貪官污吏都清理了一遍,他們都是上一任皇帝遺留下來的貪官污吏,膽大包天,貪污受賄。
劉詩欺瞞皇上,三十萬大軍攻打大同府,朱厚照卻說只是一群土匪。
經過這一次的考察,朱厚照對太監有了進一步的認識,大明的朝廷中,太監腐敗現象十分嚴重。
陛下斬殺了那些太監,朝堂上的混亂,也就一掃而空。
沒收一千兩百萬兩銀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