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 明太祖朱元璋
  • (日)檀上寬
  • 2086字
  • 2023-12-04 18:45:52

順帝妥懽帖睦爾即位

距離天歷之變已過五年,至順四年(1333年)六月,元朝末代皇帝順帝登臨帝位。身為明宗長子的他受到政治斗爭波及一直輾轉于高麗、廣西等地。至順三年末,謀害了明宗的文宗皇帝在悔恨中死去,根據(jù)他留下的遺詔,同年年末,僅十四歲的妥懽帖睦爾回到帝國的權力中心。幼小的少年在初次面對燕鐵木兒時,因為恐懼而噤若寒蟬。

殊不知,燕鐵木兒對少年同樣懷有深深的恐懼。唯恐因謀害明宗之事遭其猜忌,故燕鐵木兒此前曾立妥懽帖睦爾之幼弟懿璘質班為帝(第十代皇帝寧宗)。然而,懿璘質班在位僅四十三日便死去。無計可施之下,燕鐵木兒唯有將妥懽帖睦爾從桂林(今廣西壯族自治區(qū)境內)迎回,但即位之事卻并未得到支持而被一拖再拖。帝位空懸半年之久,直至六個月后燕鐵木兒故去,妥懽帖睦爾方才正式成為元朝皇帝。至正二十八年(1368年),明朝大軍揮師北伐兵臨大都城下,其間35年,順帝妥懽帖睦爾主宰元帝國,最后輾轉流亡于漠北之地,在收復故土的幻想中含恨而亡。

順帝在位三十五年(算上出逃蒙古時期一共為三十八年),是所有元朝皇帝中在位時間最長的,比在位三十四年的元世祖忽必烈還要長上一年。然而,在位之長卻并不代表他的統(tǒng)治一帆風順、國境之內四海升平,事實上恰恰相反。誠然,在位期間他并非庸庸碌碌無所作為,而是銳意圖治實施了一系列的復興之策以圖挽救搖搖欲墜的元帝國。然而,三十五年著實太長,他在治國理政上的心理狀態(tài)也幾經變遷。明初學者權衡所編纂的《庚申外史》一書記載了元順帝妥懽帖睦爾時期的一些史事。書中以“恐懼之心”“寬平之心”“驕惰之心”來形容妥懽帖睦爾隨時間推移而漸漸轉變的心路歷程,他的評價可謂一針見血。

順帝即位之初的數(shù)年,也是權臣伯顏大權獨攬的時代。在擁立文宗一事中,位列中書右丞相(宰相)的伯顏與燕鐵木兒一同立下了汗馬功勞。燕鐵木兒死后,伯顏誅殺其子唐其勢,鏟除宿敵后,他在元廷內權傾朝野一時無可撼動。而他的施政方針一言以蔽之,即重建蒙古第一主義,對漢族實施徹底的打壓政策。

作為征服王朝,元朝也不例外,他們奉行本民族第一主義,在統(tǒng)治中國時,對漢族及漢文化冷眼相待。在色目人[7](西域諸國居民)的幫助下,作為支配者的蒙古人成功統(tǒng)治了漢人(原金朝治下的華北居民)和南人(原南宋治下的江南居民)。南宋治下的南人奮起反抗直至糧盡援絕,因此在元廷他們備受冷遇,元朝初年時南人基本與政治無緣被排除在朝堂之外。但是,隨著統(tǒng)治中國日久,元朝漢化的步伐也漸漸加快,自然而然,他們與傳統(tǒng)意義上的中國王朝也越發(fā)相像。元朝政府開始重用儒者并重新開科取士,越來越多的漢人與南人也得以重返廟堂。

然而元朝的漢化進程卻斷送于伯顏之手。他對于漢人的厭惡非比尋常,甚至于曾向順帝進言提議要屠盡張、王、劉、趙、李漢族五大姓。若該提議成為現(xiàn)實,那漢族的幸存者尚余幾何?如此瘋狂的建議自然被順帝駁回,但是通過他的言論,我們仿佛能清晰地看到他在朝堂之上的擅權之姿及漢族民眾的境遇。伯顏當權的時代,科舉被廢,漢人南人被趕出政府要職。那個時代對于漢族來說無疑是一種倒退,他們仿佛重新回到了暗無天日飽受壓迫的元朝初年。

此后,伯顏開始目無皇權、獨秉國鈞,比如在沒有詔令的情況下,他就私自將皇族處刑,可見其跋扈囂張已令人難以容忍。據(jù)傳,伯顏先祖本是元憲宗孛兒只斤·蒙哥的家奴,元朝時家奴稱其主為使長,主仆關系永世不變。某日,憲宗子孫郯王將其祖上的家奴往事宣之于口,伯顏聞之大怒,厲聲斥曰:“我為太師,位極人臣,豈容猶有使長耶。” [8]

未幾,伯顏便誣告郯王圖謀不軌,以此為由將其與子孫數(shù)人矯詔殺害。不寧唯是,最后他甚至意圖廢順帝而轉立已故文宗之子燕帖古思。對此,順帝雖坐擁皇位卻也束手無策。

可是即便權勢滔天,伯顏也做不到算無遺策,他最大的失策便是為了監(jiān)視順帝的起居將視為親信的侄兒脫脫送入宿衛(wèi)任職。對于伯顏的專權,脫脫早已心懷不滿,他雖為伯顏親弟馬札兒臺之長子,卻一向不贊成伯顏的胡作非為。然而,他深知自己身為伯顏親族因而難以得到順帝信任。為了消除疑慮,脫脫向順帝直陳胸臆,懇切地表示自己絕無二心唯望報國。最終他成功取信于順帝,于是乎,外放伯顏的計劃誕生了。

至元六年(1340年)二月,伯顏相邀文宗之子燕帖古思狩獵,因而離開了大都,值此千載難逢之際,脫脫決定一鼓作氣將計劃付諸行動。迫于他的再三請求,順帝終于下定決心,頒下密旨,隨后脫脫攜密旨將大都城門封鎖,并換上心腹軍隊嚴加守備。是夜,宮中有詔令發(fā)出,貶伯顏為河南行省左丞相,接到圣旨伯顏驚愕莫名,遂于次日一早遣使請求謁見順帝,但使者為城門所阻。脫脫大馬金刀立城上高聲宣讀順帝詔令:

有旨,逐丞相一人,余無所問。諸從官可各還本衛(wèi)。

對此,有部下提議擁兵入宮為時未晚,但伯顏以“帝豈有殺我之意,皆脫脫賊子所為耳!”為由就此放跑了亡羊補牢的機會[9]

就這樣,一度權勢熏天的伯顏也虎落平陽。前往河南的途中,路過真定(今河北省境內),有一老翁攜酒來迎,伯顏問曰:“爾曾見子殺父事耶?”老翁答道:“不曾見子殺父,惟見臣殺君。”[10]伯顏面露慚色無言以對。同年三月,他奉詔前往南恩州陽春縣時,病死于途中,這也標志著,權衡所言“恐怖之心”的時代迎來終結。

主站蜘蛛池模板: 米泉市| 深州市| 灵丘县| 宁国市| 苗栗市| 衡东县| 农安县| 平罗县| 株洲县| 清水河县| 沿河| 诸城市| 承德市| 信宜市| 海门市| 湘阴县| 西青区| 晋中市| 辽源市| 辽宁省| 宜兴市| 泗阳县| 郓城县| 济阳县| 惠水县| 嘉黎县| 明星| 梅河口市| 井冈山市| 栖霞市| 阳西县| 婺源县| 河东区| 乌恰县| 勃利县| 固安县| 文山县| 滨州市| 桐城市| 故城县| 石门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