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茶樓小伙計
- 李嘉誠與長江實業
- 嚴岐成
- 3208字
- 2023-12-06 18:29:24
小小年紀的李嘉誠并不知道,暗地里還有一雙眼睛在看著他,那就是舅舅莊靜庵。莊月明回家后,第一個向他打聽李嘉誠的就是莊靜庵。
聽到李嘉誠的窘況,莊靜庵默默地呷了一口功夫茶,半天沒有說話。也許,他覺得溫度還不夠。
李嘉誠沒有辜負表妹的期望,他輾轉香港的大街小巷,不停地按照各種地址去尋找工作。可惜,大多是關門的店鋪,不用人的商家。
最后,他來到一家叫“春茗”的茶樓。這家茶樓位于西營盤,老板叫李嘉茂,也是當然的潮州人。而且,潮州時,他與李云經相熟。
看到走進茶樓,瘦弱的李嘉誠,李嘉茂第一眼就知道這不是茶客。果然,李嘉誠非常有禮貌地鞠了一躬,用標準的潮州話闡明了自己的來意。李嘉茂本想一口回絕,但李嘉誠的潮州話讓他多問了幾句。等他明白眼前這位弱不禁風的男孩就是李云經的兒子,而且,李云經已經離開了人世時。這讓一股酸楚涌上李嘉茂的心頭,畢竟善良而多學的李老師在鄉間人緣不錯,況且這異地他鄉一個孤苦伶仃的孩子!李嘉茂多了一份惻隱之心,他說:好吧,你去找一個保人,然后就來我的茶樓上班吧!
這個喜訊,差一點兒讓李嘉誠當場跳起來。可是,他只是后退一步,穩重地行了一個禮就轉身告辭了。
回到家,找誰作保人呢?最好是舅舅。即是潮州同鄉,又是鐘表公司的老板,說出話來有足夠的份量。
正在這時,院子里傳來腳步聲。進來的正是舅舅莊靜庵和表妹莊月明,他們還帶來一袋大米,一沓鈔票。
莊靜庵摸著李嘉誠的腦袋,半天沒有出聲。他知道外甥這些天的努力,嘆息一聲,他說道:“明天就不要再跑了,到我的鐘表公司來吧!咱們家也需要人。”
李嘉誠一抬頭,首先看到的是表妹莊月明閃亮的瞳仁。他的心中當然高興,到舅舅的公司肯定要優于“春茗”茶樓。不僅是工作條件,鐘表的修配技術也曾經強烈地吸引過李嘉誠,那可是從西方傳來在中國仍然是炙手可熱的技術,也是非常有發展的技術。
但是,李嘉誠半天沒有回答。莊靜庵有些驚異,他低頭看向外甥,卻發現外甥已經開始搖頭。終于,李嘉誠出聲說道:“謝謝舅舅,我今天找到工作了,只是需要一個保人。我正想找你,你給我作保人吧?”
莊靜庵吃驚之余,詳細詢問了事情的經過。最后,他回答:“那好,我答應做你的保人。茶樓是個人流匯聚的地方,你在哪兒也好,你可以學到很多技術以外的東西。”
也許,那個時候,莊靜庵就發現了李嘉誠的與眾不同。也許,那個時候,舅舅就希望他成為一個出色的商人。而茶樓,的確是歷練人生的好地方。當然,如果說,那個時候莊靜庵就能發現李嘉誠可以坐上亞洲首富的寶座,那可是自欺欺人。
但莊靜庵就是同意了李嘉誠的選擇,也同意了做他的保人。
而莊月明就更有意味地拿出了一個小小的護身符,這是她在廟里求的,希望自己的小表哥能夠永遠平平安安。
就這樣,李嘉誠進入了“春茗”茶樓,成了一個端茶、倒水,掃地、跑堂,招呼客人的小伙計。
南方的茶樓實際上是個飯店,除了茶,也有許多精致的小點心。人們常說的喝早茶,其實也和早飯一樣。因此,茶樓每天早上6點就得開門營業,晚間要很晚,等到客人散盡才能關門打烊。
李嘉誠常常是天不亮就要趕到店鋪,打掃衛生,擺正桌椅,等待客人的光臨。不管是來的什么客人,他都要上前熱情地招呼,迎來送往。
客人三教九流,可正因為三教九流,每個人的打扮不一樣,說話不一樣,談吐不一樣。李嘉誠開始學會觀察客人,從客人的言談舉止上判斷他的職業,愛好,甚至是性格。而且,往往非常準確。如果說茶樓歷練了李嘉誠,給了他進入人生的第一課,這一課非“識人”莫屬。
舅舅沒有為李嘉誠拒絕到自己公司上班而懊惱,相反,他的心是暗喜,這是外甥成熟的標志。看到李嘉誠早出晚歸,莊靜庵送給他一個鬧鐘,這樣,可以使他避免遲到。于是,李嘉誠每天五點,就準時起床,洗漱一番立即拔腿往茶樓里趕。路上,他還給自己設計了一個“不斷超越”的游戲,就是不斷地超越前面行走的人。這就讓他每天大步流星的趕路,并且,形成了習慣。
在茶樓一年,他從來沒有遲到,從來也沒有早退。時間觀念就從那個時刻起,在他的腦海里扎根。
當然,15歲的少年,正是貪睡的時候。后來,李嘉誠曾經對他兒子談起這段經歷,他說:“那個時候,我最大的愿望就是美美地睡上三天三夜。”
然而,這只是他的愿望,實際上他每天都是要強力的睜開惺忪的雙眼,揉的干澀而生疼,然后,一掀被子立馬起床。
這僅僅是毅力嗎?這也是“貧寒可勵志”,家鄉老媽的生活,弟弟、妹妹的學費都在他的心里。
茶樓里,人來人往,各人有各人的故事。這故事都來自于現實生活,因此也非常的精彩。有一次,李嘉誠聽茶客閑聊入了迷,竟然忘了給客人添水。聽到大伙計一聲喝,李嘉誠驚慌之中提起大茶壺就跑。真是亂中出錯,一個不小心,絆到一個茶客的腳上,手中壺一抖,滾燙的茶水就灑到了客人的褲角上。
剎那間,李嘉誠臉色煞白,極度的恐懼中他佇立于當地,不知道如何是好。
這是非常嚴重的事故,頭幾天,一個伙計也是將水灑到了一個茶客的衣襟上。那個茶客是“三合會白紙扇”(黑社會),老板親自賠禮,那個伙計跪在了當地。可最終,伙計還是被炒。
李嘉誠面前天旋地轉,感覺中那一幕就要重新開始。
老板李嘉茂急忙跑過,正要向客人賠禮道歉。沒想到,客人輕輕地撣了一下濕透的褲角,輕聲說:“不怪他,是我不好,絆了他一下。”
客人還摸著李嘉誠的肩膀,輕聲安慰他:“小師傅,沒事!”
事后,李嘉茂告誡李嘉誠:“我曉得是你把水淋到了客人的褲角,以后做事千萬小心,萬一有了閃失,要立即向客人賠禮。爭取大事化小,小事化了。這一次客人心善,如果遇到了惡一點的,這事就麻煩。咱們開的是茶樓,客人是我們的衣食父母,我們一定要小心。”
這件事,對李嘉誠觸動特別大,一直到后來他擁有了長江實業,成為富甲一方的董事長,他還曾經對友人說:“這雖然是件小事,對于我來說,卻是一件大事。如果我還能找到那位客人,我一定要他安渡晚年,以報他的大恩大德。”
由此可見,這件事給李嘉誠帶來多大的心理震動?也正是這份震動,讓李嘉誠行事更加嚴謹,做事更加小心。甚至可以說,形成了他一生的處事風格。那個茶客寬以待人的風采刻在了李嘉誠的腦海里,某種程度上影響了他一生。
在茶樓當伙計一年多,這是李嘉誠的唯一的一次閃失。從此,他更加勤謹,更加努力,每天都要用15個小時的時間來工作。
很快,他的勤謹和努力得到了老板的認可。他的工錢得到了增加,職位也從小伙計變成了大伙計。
這時,他已經16歲了。額角微微凸出,臉上也有了青春痘。少年李嘉誠越來越感覺到茶樓不是他的久留之地,拎著茶壺跑上跑下的日子應該結束了。在這里,他完成了初入社會的洗禮,接觸了形形色色的人物。懂得了察言觀色,因人而異,見什么人說什么話的處人技巧。這技巧不是油嘴滑舌,而是與人親和的能力。沒有這能力,與人交往就容易產生距離感,這距離感很可能你一開口就叫人厭煩。如果是那樣,你怎么去銷售你的商品呢?因此,親和力,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能力。讓人信任你,理解你,感覺到你的親近和可信,這是與人交往非常重要的第一步。李嘉誠自信,他已經有了這個能力。這就是一年的茶樓伙計所給與他的,他開始思忖,他的未來應該做什么?
父親是個教師,一生崇尚孔孟,喜歡學問。也曾經想讓自己的兒子走這條路,學而致仕。可在香港,李云經發現很多同鄉是成功者,包括莊靜庵。他們走的是另一條路,因此,李云經在世的時候就曾經泄露過自己的想法。李嘉誠也是逐漸明白,那就是經商賺錢,實業興國。
經過這一年多的茶樓浸泡,當伙計的歷練,李嘉誠發現了自己身上的特質,他應該經商,他可以做更大的生意,賺更多的錢,實現老爸臨終自己的誓言“我一定會讓我們家過上好日子!”
思索良久,他向老板提出辭職。
老板李嘉茂當然預見不了,眼前這個瘦弱的青年會成為未來的香港經濟界的巨頭。可他有點惋惜,畢竟他已經熟練了茶樓的服務流程,嫻熟的服務已經得到了客人的認可。可是,李嘉誠的目光很堅定。于是,李嘉茂也只是拍拍他的肩,說了一句:“好吧,春茗隨時歡迎你。”
李嘉誠離開了茶樓后,舅舅再也沒有猶豫,立刻同意了他進入“中南鐘表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