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內涵意義與時代價值
- 北京市工會干部學院編著
- 1018字
- 2023-11-28 18:43:34
一、繼承和發揚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的需要
國家的富強、社會的進步、民族的振興,不僅要靠生產力的發展和物質財富的創造,也要靠民族精神的引領。勞模精神是民族精神發揮作用的先進文化標桿,并以民族精神和民族文化為價值依托,體現了民族精神的核心要素。廣大勞動模范無私奉獻的精神信仰在于其對國家、對中華民族的熱愛,而他們的愛崗敬業、艱苦奮斗則展現了中華民族的勤勞勇敢和自強不息精神。勞動模范始終是我國工人階級中一個閃光的群體,是中華民族精神的具體體現,是堅持中國道路、弘揚中國精神、凝聚中國力量的楷模。勞動模范以高度的主人翁責任感、卓越的勞動創造、忘我的拼搏奉獻,為全國各族人民樹立了學習的榜樣。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人民在長期奮斗中培育、繼承、發展起來的偉大民族精神,為中國發展和人類文明進步提供了強大精神動力。中國人民是具有偉大創造精神、偉大奮斗精神、偉大團結精神、偉大夢想精神的人民。”[2]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勞模精神在不同時期的內涵雖有不同,但“創造”“奮斗”“團結”“夢想”的精神基因貫穿始終。不僅如此,改革開放以來,勞模精神在弘揚中華民族精神的同時催生著社會進步的新力量,對引領并重構社會價值體系,確立新的社會運行模式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勞模精神既體現著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又不斷豐富發展著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從烽火連天的戰爭年代、滿腔熱血的建設歲月,到氣勢磅礴的改革開放新時期、昂揚奮進的新時代,勞模精神始終是中華民族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偉大飛躍的強大精神力量。陜甘寧邊區時期,廣大勞動群眾翻身得解放,以“新勞動者”的姿態積極投身支援前線、發展生產運動,不斷創造出更高更新的工作標準,勞模身上集中體現了蘊藏在勞動人民中的極大勞動熱情和創造潛力。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和恢復國民經濟時期,全國各族人民為戰勝各種困難努力奮斗,勞模身上突出體現了自力更生、艱苦創業、不怕犧牲、團結奮斗的特點。社會主義建設時期,勞模身上主要體現了立足崗位、艱苦奮斗、增產節約、無私奉獻的特點。改革開放新時期,隨著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知識型、技能型職工逐漸成為工人階級的杰出代表,勞模身上體現出與時俱進、勇攀高峰、開拓進取、爭創一流的特點,反映了時代的要求。進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勞模身上充分展現了品格高尚、創新創造、刻苦鉆研、追求卓越的時代特質,示范引領億萬勞動群眾緊扣工人運動時代主題,只爭朝夕,不負韶華,勇擔光榮使命,爭創一流業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