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印象中的爺爺,長的很高,身材瘦削,稍圓的腦袋上頂著細密的頭發,即使已經八十多歲了,但在我的印象中,他的頭發不曾是白色的。
他最特別的地方不是高高的個子,而是那掉光了牙齒的嘴巴,使他笑起來更加慈祥。
我的童年,經濟并不像現在這么發達,要吃什么有什么。
即使是一顆純色的糖果在那個物質匱乏的年代與小孩較多的家庭,于我而言,都算得上是奢侈的零食。
白色、紅色、粉紅色、黃色、綠色的一顆顆大糖果被爺爺鎖在抽屜里。
如果我們哭了,遇到難過的事情,爺爺會用鑰匙打開抽屜,將那些好看的糖果給我和弟弟一人遞上一顆。
那時候我對紅色和綠色的糖果情有獨鐘,它們看起來很漂亮,總感覺吃起來比其他顏色的糖果要甜。
爸爸媽媽要工作,平時都是爺爺帶我和弟弟。
每當我們要出門散步時,爺爺會往口袋里揣上幾顆糖果,以便我們玩累了、遇到不快樂的事情,他就可以及時地從口袋里掏出糖果,迅速塞給我們,以此讓我們停止哭泣、憤怒和煩躁。
有那么一次,我和弟弟在操場上看見別人家的小孩子手里捏著火黃色的辣條,高興地在我們旁邊享用,把我和弟弟饞哭了。
于是我們求著爺爺要買辣條。
爺爺招架不住,連忙從口袋里掏出糖果,平時爭著搶著也要吃的糖果,我們這時候看都不看,理都不理,掙扎著用小手推開。
爺爺束手無策,盡顯無奈,看著我們嚎啕大哭,但是并沒有動搖他堅決不給我們買辣條的決心。長大后的我才明白,他才是那個深知糧食可貴、經濟拮據的人,我也為當時自己的種種不懂事而感到內疚和抱歉。
爺爺的一生過的很苦,一直在農村守著田地,護著果園。直到離開的時候,他也未曾見到家鄉高樓拔起,糧食年年豐收,從此我們過上了比他不知好了多少倍的生活。
他走的那一天,我什么也不懂,和小伙伴跑到遠處玩耍,自由無憂。等我回家時,爺爺已經不在他的屋子里了。
平時的屋子爺爺總是打掃的很干凈,東西擺放整整齊齊,而現在似乎有些凌亂,因為自打爺爺生病后,家里有很多人進進出出,前來探望他,只是他已經沒有能力把屋子收拾成他愛看的樣子了。
我站在門口,看見柜子上的抽屜開著,踮起腳尖望過去,里面放著五顏六色的糖果。
爺爺的口袋裝著我的童年,我一生都會珍存的回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