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郡。
秦國名將蒙驁攻占魏國二十城,初置東郡。
翌年,秦國攻陷衛國,立濮陽為東郡郡治。
如今,冬日漸臨。
秦軍鐵騎因天氣暫停了攻伐的腳步。
但,明年勢必會繼續攻打作戰計劃中的衛國。
而被秦軍包圍,孤城奮戰的衛國,落敗是必然的。
可谷翊知道,衛國和秦國之間還是發生了一場戰斗。
在此之前。
趙、魏、韓、楚、燕發起了第五次也是最后一次合縱伐秦的戰爭。
自秦王政繼位,呂不韋掌權,秦國依舊采用遠交近攻方針,五年來,攻魏四次,攻韓三次,攻趙一次。
黃河以北,全部占領韓國上黨郡,并重建太原郡,切斷了燕、趙與魏、韓間聯系,并在戰略上造成對趙、魏、韓三國側翼包圍態勢。
這兒。
不得不提及秦國剛剛建立不久的東郡。
其無異于在六國中心打下了一根釘子。
將燕、趙和魏、楚分隔開,這樣一來,直接將還有實力阻擋秦國東進的趙國和楚國阻擋起來,各國就只能孤立作戰,最終只能被秦國一一滅掉。
且秦國還能籍此大幅東進,直接將手腳伸到了遠在東方的齊國附近。
東郡的設立,標志著秦國的領土正式與齊國接壤。
在此之前的數百年里,秦國和齊國都是處在九州最東方和最西方,兩國一直也甚少接觸。
更不要說是戰爭,齊秦更是曾互稱對方為帝,因此在那個各諸侯國都處在秦國鐵騎的陰影下時,齊國人仍然在東方過的逍遙自在。
東郡設立之后,齊國也就更不敢輕易地在諸侯爭霸過程中出兵援助他國,對齊國造成了相當大的威懾作用。
如此一來,東郡就讓韓、趙、魏三國直接成為了秦國嘴邊隨時能吃掉的一塊肉,自此只能任秦國宰割了。
不難看出,東郡對于秦國的統一,是一個具有十分重要的戰略意義的地方。
深知自身處境的中原各國,為了打破不利的局面,以圖生存。
于秦王政六年,也就是明年,再一次組成趙、魏、韓、燕、楚五國聯軍,由趙將龐暖指揮攻秦。
秦新占疆域龐大,兵力分散,人心尚未穩定。
聯軍進攻開始還很順利,深入至函谷關內,直至距秦都城咸陽僅七、八十里的蕞地。
當秦集中兵力進行反擊時,聯軍卻不支敗退。
第五次合縱攻秦之戰由此失敗。
而關于最后一次五國合縱的五國究竟是哪五個國家,谷翊記憶中有兩種說法。
兩種說辭中,都有趙、魏、韓、楚四國。
唯獨最后一個國家,是燕是衛,存有爭論。
若說是燕國,燕國近些年來,在秦趙兩國發生戰爭或是趙國與北方匈奴等少數民族大戰的緊要關頭,時長背刺趙國。
按照燕國近些年來所表現出的德行,參加五國合縱,怎么聽都像個笑話。
若說是衛國,谷翊還是比較支持這種說法的。
衛國國小兵寡的確是不爭的事實,參加各大諸侯國之間的戰爭,有點濫竽充數的意思。
可將近亡國關頭的衛國,拼盡全力參與合縱,不求開疆拓土,只求國家存亡,特別能說的過去。
但是,五國合縱還是失敗了,衛國,最后的生存希望,也由此破滅。
衛國朝堂的重臣,興許還對其他諸侯國伸援手報以希望。
但傳聞中乃是鬼谷傳人的衛國大將軍,主角他娘的爺爺,公孫羽,一定不會抱這種妄想。
其憑一己之力,守護衛國僅有的孤城濮陽在這亂世中生存數十年的履歷,就是上佳的佐證。
國家危亡之際,大將軍遲早會征發兵卒徭役。
這種事,谷翊無法阻止,也不能阻止。
可他總不能什么都不做,坐等衛國即將到來的亡國戰事結束吧。
……
泮源村,村頭。
谷翊遠遠就看見數十名衣衫襤褸、蓬頭垢面的男女老幼,在村口徘徊不定。
近三年來,泮源村過半人家翻修了家中住宅。
隔誰一看,都知道這個村莊的人,大多是這個年景中,家境較為優渥的一批。
有流民在此駐足,不足為奇。
“里正。”
“先生。”
“……”
谷翊領著鸚歌穿過流民隊伍進入村口,駐足在村口的百姓紛紛出聲。
惹得村外流民忐忑不已,決定他們命運的人來了,可……這么小的里正……出門還帶個女孩子,怕不是哪個大戶人家的子嗣吧?
能把他們的命當成人命嗎?
一連串的不安之疑浮上流民心頭。
谷翊目光劃過自己跟來的鸚歌,問道:“給他們說了嗎?”
“說過了,但他們都還下定決心。畢竟,他們現在已經沒有糧食吃了。”許河嘆道,靠老天爺吃了快三十年的飯,誰還沒挨過餓呢。
“我之前讓你們留下的那一成香皂的稅款呢?”谷翊問道。
許河回道:“在大伯家。”
其口中大伯,即許理。
“嗯。”谷翊遲疑道:“村里有沒有蓋房子的?”
“有。”從城里剛回來的許理湊過來,聽見這么一個毫不相關的問題,一時有點摸不著頭腦。
但還是說出了實情,有香皂這么賺錢的手藝,泮源村,哪家還沒個幾百錢。
手里有錢了,日后還有大把大把的錢幣入手,現在又是農閑時節,房屋老舊的家戶,大多都想著趁此時機,翻修家中房屋。
“拿糧食雇他們干活,怎么樣?”谷翊問道。
許理當即反駁,看見谷翊的目光一直在流民身上游走,遲遲聯想到了谷翊所擔心的徭役,話語隨之戛然而止,“這……村里蓋房子,大家都是你幫我、我幫你……”
“另外,用留下的稅款,買糧,以糧食替工錢,雇這些流民清淤改水,興修水利,把我們的人手抽出來,掉頭開荒。”谷翊轉頭給十個什長命令道。
“先生,買什么糧?買多少?”許河沒明白大伯和先生在打什么啞迷,只能將其留存心底。
“糧食會有人送上門來。”谷翊瞅著慢步走過流民隊伍的朱家,給泮源村其他三個隸屬于自己的下屬命令道:
“一個里卒購糧、發糧,另一個指導流民興修水利,里監門把想要落戶的流民,領到我家附近,分劃丈量居住區域。”
“再給每家想要定居的人家,分量二十畝不占道路、已耕耘土地等地的荒郊野地,允其自行開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