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近春節,因小舅和父親都在大毛家還沒回來,母親打算把外婆接到家里過年,這樣倆家都省的冷清。這個任務自然就交到孫明德頭上,誰讓他成了家里唯一的勞力呢。
今天是臘月二十三,外婆早早的起來把前幾天大集上買來的灶糖給拿出來,擺到碟子里。又指使著孫明德下到地窖里,把存的蘋果取幾個出來。這都是要祭灶用的,就是俗話說的臘月二十三,糖瓜粘了。這糖瓜就是灶糖,以前還是自己用麥芽糖熬的糖瓜,也有叫關東糖的。現在人們圖省事兒,直接集市買做好的花生糖、芝麻糖或者芝麻糖棒來用。不過再省事兒,祭灶的流程還得走,而且得是一家之主來做,也就有了男不拜月,女不祭灶之說。其實新中國以后,婦女能頂半邊天,父母這一代,都沒有特別講究這些了,雖然也會供灶王爺,但是都是母親來收拾,也沒有非得父親來做的講究了。不過今年不一樣,外婆來了,老人最重這個,尤其是現在小舅和父親都外出了,她非讓孫明德認真祭拜下灶王爺,除了上天言好事以外,還要保佑在外的親人平安。
祭拜完了灶王爺,灶臺又成了外婆的地盤,孫明德又被趕走了。今天的早飯是地瓜粥、煎餅和豆豉蘿卜,山坡沙地里種出的地瓜,切成小塊,煮出的粥香氣撲鼻,帶著一股甘甜。吃罷早飯,孫明德駕車去廠里,而在家的外婆和母親則開始剪窗花。母親有多年未做過了,這次是陪著母親,權當哄老人開心了。紅紙在黝黑的剪刀下,變成各種圖案,有動物,有植物,多是有吉祥寓意的,喜鵲、梅花、牡丹、鯉魚、梅花鹿等等。出門前,母親提醒孫明德,記得抽空去把頭發剪剪,這也是歷年來的習慣了,小年前后,都會去把頭發剪剪,俗話說,有錢沒錢,剃頭過年嘛。
二十三,是小年,孫明德自然不會再廠里待太晚,畢竟外婆和母親還等著他回家吃餃子。在廠里查看了下今年的福利發放安排,又到食堂轉了轉,看看小年的伙食,時間也就過去了。孫明德開車去理發店,把頭給剪一剪。這時候,男士發型流行的是中分或者大背頭,不過孫明德不太習慣這種,他一向都是直接推子推平頭,又快又便宜還好打理。
回到家,餃子已經包好了,擺在高粱桿做的蓋墊上。“就等你了,這就燒水下鍋啊”外婆把鍋端到火爐上,等著水開。餃子是豬肉白菜餡的,大白菜屬于是冬天必備菜,每家都會買個一兩堆白菜放到倉房里過冬吃。
一夜無話,第二天作為勞力的孫明德又被外婆抓了壯丁。不過這個活兒往年他也干,也算是熟練工了。找來一個毛巾,包在頭上,把苕帚幫在竹竿上,把房頂、墻角、窗臺等等各個高處的蜘蛛網了、灰塵了都掃下來。而外婆和母親呢,端出大盆,拿著抹布,把桌椅板凳,柜子、窗臺、門窗玻璃等都擦的干干凈凈。這就是掃塵了,辭舊迎新嘛,打掃干凈屋子,迎接新年。
落了一身灰的孫明德,換了身衣服去了廠里。今天是齊玉昆回來的日子,不過不是從香江回來,而是從宇宙國回來,據他說,小馬哥在小日子以及宇宙國很有影響力,還有劉天王也不錯,在部分群體甚至比小馬哥的影響力還高,直說這次的廣告選對人了,超值。
根據齊玉昆的建議,香江公司專門招了幾個懂日語、韓語和英語的客服,專門應對以后的國際市場反饋。這么做真不是多此一舉,而是對于小日子、韓宇宙以及其他國家而言,當下香江屬于發達地區,而內地不是。所以廣告投放留的聯系地址是香江公司的。
按照齊玉昆匯報的消息,昨天是韓宇宙廣告投放的日子,前天是小日子廣告投放的日子,而今天,是香江公司匯報咨詢信息的日子。
上午,齊玉昆的乘坐的飛機從韓宇宙出發,經首都轉火車,下午,在張淄莊火車站,孫明德接到了齊玉昆。
“大齊,一路辛苦”
“哈哈,孫總,不辛苦,都是為了咱們的傾顏嘛”齊玉昆表示他也是公司的一員啊。
“哈哈,沒錯,為了咱們的傾顏”孫明德笑道。
“這次跑了一圈,感覺怎么樣”孫明德問。
“嗯,咱們進入日韓的時間剛剛好,再晚些就不行了,其他國際大牌也開始瞄準他們了。咱們的分類,也算是歪打正著,切合了他們的市場風向,彩妝已經到頂峰了,抗衰老、保養類的化妝品正是新的風尚,剛開始起勢,這要是晚了,等他們的牌子都打響了,咱們再入場,可就是紅海廝殺了,那可就難了”齊玉昆感慨道。
“大齊,你是這個”孫明德比劃了個大拇指,“你的意思是咱們這次能成?”
“肯定能成”齊玉昆點頭道,過了一會兒,又開口道:“其實我倒不是對咱們的產品有信息,而是對咱們的廣告有信心”
“怎么說?”孫明德好奇。
“我們都不明白,小馬哥他們在日韓的影響力,當我們在電臺試播的時候,電臺的年輕人都驚呼小馬哥,每個人都能哼出他的背景音。在小日子,我們在商場大屏幕上播放的時候,街上人群爆滿”齊玉昆說。
說起這個,孫明德倒是很能理解。他也是看過英雄本色、賭神等盜版光碟的人,誰沒聽過那標志性的背景音呢,可以說小馬哥也算是最早的聽音識人了。經典臺詞,經典動作,甚至經典裝扮,都是這一代年輕人耳熟能詳的。大多數年輕人,中二的時候都模仿過小馬哥的各個角色。
到了傍晚,香江的傳真開始發了,看著傳真機吐出的一張又一張的咨詢表,孫明德和齊玉昆對視一眼,可能這次真的要一炮而紅,麥歐麗要爆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