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新時代社區治理創新:理論與案例作者名: 李曉燕本章字數: 737字更新時間: 2025-04-03 19:03:54
第一部分
治理理論以往主要是引進、吸收,但還未充分消化,特別是在獨創性方面,還有相當長的路要走。改革開放40年來的中國地方治理創新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豐富實踐,但還沒有產生與實踐相匹配的高質量理論成果,治理理論體系還缺乏自主性和創造性。新時代社區治理話語體系重構要把握好國際視野、中國視角與地方視界的統一。在全球化時代,不能割裂國際政治和國內政治,以單一、孤立的視角理解社區治理問題,而要深刻認識到全球治理、國家治理與地方治理的“彼此嵌入,互為關系”。作為治理實踐的主觀表達,社區治理話語體系構建也應當遵循“三者統一”的原則,即堅持“地方實踐、國家意志和全球治理”的邏輯統一,堅持“地方視界、中國視角、國際視野”三者統一。我們的目標是,新時代社區治理話語體系不但能夠解釋中國的社區治理實踐,而且能夠解釋世界的社區治理發展;不但能夠詮釋中國社區治理經驗的特殊性,而且能夠詮釋中國社區治理經驗的世界性。新時代社區治理話語體系構建的目的不是走向“東方中心主義”,而是破解西方社區治理話語體系的霸權地位,實現從“被全球治理”到“全球治理”的跨越。那么,如何科學建構新時代社區治理話語體系呢?我們需要用以知識創造為基礎的思路來審視我國的社區治理本土化。地方社區治理實踐經驗是社區治理本土化的重要推動力量,但缺少進一步知識化的研究,或者說多數研究還停留在簡單的對經驗模式的總結上,主要是解決社區治理中的主要問題及民生需求,而這些實際而瑣碎的需求使我們難以對社區治理實踐經驗進行有效、充分的知識化提升,難以總結出具有一般社區治理理論意義的本土知識。由此,加大對本土社區治理經驗的知識化研究力度,著力從理論建構和概念化分析的角度開展本土經驗的知識化提升,便成為新時代推動社區治理持續創新的重要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