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后的大隊:蔣介石與日本軍人
- (日)野島剛
- 1008字
- 2024-04-09 16:28:08
中文版序
日本人與蔣介石。
自從在大陸和臺灣的近代史中尋找相關材料以來,我就始終在思考這個問題?!蹲詈蟮拇箨牎愤@一紀實文學作品就是這一思考的成果。
主人公是被稱為“白團”的日本軍事顧問團,共有83人。1949年之后,他們穿過駐日盟軍總司令(GHQ)的封鎖,從日本潛赴中國臺灣。在臺灣“國防部”下設的日本教官學校中,他們培養了眾多軍官,還為蔣介石的臺灣防衛與“反攻大陸”計劃出謀劃策。
這是在日本和中國臺灣之間存在了20多年的秘史。
本書于2014年在日本問世,之后繁體字版在中國臺灣出版,能夠在中國大陸上市令我十分欣喜,畢竟蔣介石是生于斯,長于斯的政治領導人。當然,作為作者,我也一直十分期望有一天中國的讀者能夠讀到此書的中文譯本。
本書的有趣之處還是交由各位讀者自行判斷。在這里,我冒昧地透露一下我最想強調的要點,那就是中國的近代化與日本之間的聯系。
在國民黨即將失去大陸時,蔣介石為何要借日本軍人的力量嘗試扭轉戰局?這是因為他非常信任他們。對蔣介石來說,日本軍人曾是交戰過的敵人,他憎恨日本對中國的侵略,在日記中頻頻使用了“倭寇”“日寇”等蔑稱。但另一方面,留學日本并在軍校接受訓練是蔣介石軍旅生涯中非常重要的經歷。像當時的很多中國年輕軍人一樣,蔣介石很早就前往日本留學,學習日語并進入陸軍,接觸了走在亞洲最前端的日本。面臨失去大陸,在人生中最大的危急時刻,他還是選擇了依靠日本人。蔣介石曾試圖通過學習日本來實現中國的近代化,我認為,這也是他的必然選擇。
然而,學習日本絕不等于崇拜日本。蔣介石的想法并不是把日本軍人放在軍隊中當干部,而是把日本軍事的精髓傳授給腐敗不堪并輸掉戰爭的國民黨軍隊中的每一位軍人。這也是一次“學習日本、超越日本”的嘗試。通過白團重建國民黨軍隊的計劃,可以說是他試圖通過學習日本來實現近代化的人生理念的一種再現。
因此,我在本書中把蔣介石利用白團的行為命名為“學習與克服”。為了實現近代化而吸收外部的技術與智慧,并實現超越——在中國的近代化過程中,日本與西方國家一百年來都是中國人的學習對象。直至今日,中國人的努力仍在持續。
若讀者能從這本《最后的大隊》中感受到這個貫穿整個中國近代史的課題,我將深感榮幸。本書是我的第七部作品,也是在中國大陸發行的第三部作品。最后,真誠感謝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的段其剛先生在本書完稿的過程中所付出的努力,也衷心希望本書能為增進中國讀者對于蔣介石與日本這一問題的理解勉盡微薄之力。
2016年7月25日 野島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