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序二

當前,我國能源革命不斷深化,能源供給側改革穩步推進,迫切要求增加可再生能源、清潔能源在能源生產消費領域的比重,構建綠色低碳、清潔高效的能源體系。2019年全國能源工作會議提出,要進一步降低煤炭占能源消費比重,增加清潔能源供給。近年來,我國傳統化石能源消費規模持續增長,進口規模不斷上升。根據海關總署數據,2019年1~11月,我國進口原油4.62億噸,進口天然氣8711萬噸,比上年同期分別增長10.5%和7.4%。化石能源消耗比重大,油氣進口依存度高,加大了我國能源清潔轉型的任務難度。

從能源發展的大趨勢看,氫能作為一種來源廣泛、清潔無碳的二次能源,有利于降低傳統化石能源比重、提高清潔能源應用水平,發展氫能是我們應對氣候變化、優化能源結構的重要手段。從國際上看,氫能和氫燃料電池產業備受關注,美、歐、日、韓等國較早開始研發,加大投入,形成了有國際競爭力的先進技術,推動氫能在交通用能、分布式發電、家用熱電聯供等多領域應用。從國內來看,各地紛紛將氫能及氫燃料電池產業作為新經濟增長點進行培育,出臺20多項氫能產業發展規劃,快速布局產業鏈重要環節,發展氫燃料電池汽車等產業,熱度持續不減。總的來說,我國氫能及氫燃料電池初步具備產業化條件,氫氣來源多樣,燃料電池及零部件、汽車生產等環節已形成一定技術和產業基礎,商用車應用推廣速度較快。但也要看到,我國氫燃料電池產業自主創新能力仍然不強,國產化率不高,關鍵核心技術和材料仍較多依賴進口,生產制造核心設備尚不能自主,氫氣制、儲、運、用各環節成本仍較高,產業發展仍面臨諸多體制機制難題,亟待解決。

發展氫能及氫燃料電池產業,需結合我國實際,妥善解決好以下幾方面問題。一要明確氫能定位,為氫燃料電池產業發展奠定基礎。要將氫能納入能源管理,對氫能應用場景,特別是燃料電池的應用領域、技術經濟前景、市場規模、經濟社會和環境效益進行系統評估,妥善處理氫能發展面臨的宏觀管理、基礎設施、法規限制、標準檢測等制約。二要加強關鍵核心技術與材料的突破。鼓勵“兩條腿”走路,既要加大技術引進消化吸收力度,強化再創新,也要著力提升自主創新水平,逐漸縮小與發達國家先進水平的差距。要鼓勵工藝創新、流程創新、生產方法和手段創新,減輕對進口設備和材料的依賴,提高國產化率。三要解決好成本高問題。成本高是氫能及氫燃料電池產業發展的首要制約因素。在產業發展初期需要提供必要的財政補貼,以激發產業活力,但一味依靠補貼難以持續。要統籌考慮多種氫氣制備技術,探索運用適宜的輸送方式,降低加氫站建設成本,推動氫氣使用成本與化石能源相比有競爭力。同時,通過規模化和國產化降低電堆成本,穩步提升燃料電池使用規模,攤薄成本。四要謹慎施為,避免一哄而上,出現重復建設和產能過剩風險。目前,氫燃料電池汽車已成為多地發展氫能的重點,都以打造全產業鏈為目標,存在重復建設和產能過剩風險。同時,各地競相發展帶來對國外先進技術與裝備、關鍵材料和人才的巨大需求,地方之間展開資源競爭,使要素資源價格虛高,既不利于產業長遠發展,也存在以國內市場幫助國外企業技術研發買單的風險。因此,應把握產業化節奏,鼓勵有比較優勢的國產化項目上馬,不求面面俱到,但要掌握主動,掌握關鍵,避免出現新的“卡脖子”問題。

《中國氫能產業政策研究》一書,是對我國氫能及燃料電池產業發展進行系統梳理和分析,并提出客觀建議的研究著作。既對美、歐、日、韓等國和地區氫能及氫燃料電池產業發展進行了總結和提煉,也從全產業鏈角度對我國相關產業發展現狀進行了技術經濟性分析,對產業發展趨勢提出科學研判。對我國氫燃料電池產業政策現狀、地方發展和典型案例做了分析。同時,從認識、政策、技術、成本、基礎設施、標準檢測和潛在風險等七個方面剖析了產業發展面臨的問題。在系統分析基礎上,提出產業發展總體研判,并從國家和地方層面提出促進產業發展的政策建議。全書傾注了課題組大量心血,是多次調研、座談、專家研討、多方咨詢和國外考察的集中體現,匯集了大量一手資料和細致分析,體現了課題組科學客觀、嚴謹嚴密的工作作風。相信本書能為氫能及氫燃料電池產業從業者和研究人員,以及有關政府部門提供較好參考。

2019年11月

主站蜘蛛池模板: 鄂托克旗| 灵川县| 安阳市| 永清县| 莲花县| 昌邑市| 莱州市| 尤溪县| 古浪县| 察雅县| 攀枝花市| 黄平县| 晋江市| 宜君县| 肇源县| 镇安县| 泰来县| 萨嘎县| 务川| 定襄县| 宜州市| 城市| 瓦房店市| 沈阳市| 商水县| 石渠县| 洛浦县| 鸡东县| 内丘县| 吉安市| 祁阳县| 忻州市| 南投市| 西安市| 措美县| 丰都县| 上饶市| 开封市| 余庆县| 云龙县| 新化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