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我對這句話始終深信不疑。歷時一年多,終于,這篇帶有湘西地區巫風巫氣的系列故事小說,總算完稿了,此時的心情,就像完成了某種心愿一樣,心中懸著的石塊終于落地。這種心態,既可以看作是所謂的責任心在起作用,也可以說,是對文字和對自己作品的一種敬畏和虔誠。
至于作品好與不好?在這里,我萬萬不會自吹自擂,那絕不是我的個性。我想,還是交給時間去檢閱吧!我深信,時間是最公平的,作品最終到底純屬一堆文字垃圾,還是具有一定普世價值?相信隨著時間的推移,會有一個較為公平的檢閱結果的。君不見,歷史上,為了迎合當時的時政需要,多少當時被奉為時代精品的所謂力作,隨著時間的推移,政權的更替,朝代的滅亡,跟著一起成為歷史的文字垃圾。相反,很多當時不被看好,難登大雅之堂的邊緣書,禁書,若干年后,卻出人意料地煥發出了勃勃生機,看樣子,時也?運也?都不如作品本身質量經得起檢驗也。
至于閱讀效果怎么樣?還是交給讀者去自行評判吧!我始終認為:檢驗一部作品的價值,和“時間”這個檢驗師并駕齊驅的,就是我們的廣大閱讀者,他們,是作品市場的真正消費者,是作者們的真正上帝,他們,遠比我們想像的要聰明得多,他們不一定都在寫作,但他們很多人對文學的鑒賞力,并不在作者之下,高手在民間,智者在讀者,我充分相信這一點。一部作品的好壞,是否好看,是否有存在價值,是否能在市場上接受得了廣大讀者們的檢驗?是很能說明一些問題的。
作為結束語,嘮嘮叨叨了這么多,在這里,還是想重復一句開篇語,既算是表明自己的寫作價值觀,也算是小說的總結:科學的盡頭是玄學。對這個還有很多未解之謎的神奇世界,有時候,我們少一份輕易否定,多一份恭謙敬畏,沒有什么不好的。時代的發展,認知的進步,從來都不是在輕輕易否定中進行的,而是在恭謙敬畏中不斷嘗試證明的。因為一旦輕易否定了,很容易形成夜郎自大,固步自封的怪圈,恰恰相反,對天地自然很多現象,沒弄明白前,懷著一種恭謙敬畏心態,反而可能得到的是和諧共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