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風波
- 1978,我的文藝年代
- 莫閑莫清
- 2133字
- 2023-11-12 14:38:57
在原本的世界,《十八歲出門遠行》發(fā)表見刊的時候,華夏走過了傷痕文學、反思文學、尋根文學的潮流。
所以,《十八歲出門遠行》這樣先鋒文學的影響力有些被稀釋,但是現(xiàn)在那些文學潮流都還沒露臉,被先鋒文學搶先登了臺。
如此,先鋒文學的影響力,尤其《十八歲出門遠行》的影響力在當下就顯得蔚為大觀。
有很多人在解讀,但有更多人在批評。
值得高興的是,批評都是來自文學領域的。
文學批評之所以來得會讓人高興,是因為不致命。
“這根本不是小說!小說應該是……”
“這就是小說!是現(xiàn)代主義的小說!是先鋒的小說!起源于浪漫主義烏托邦及其救世主式的狂熱!”
“這不是小說……”
“這是小說……”
……
關于先鋒小說到底是不是小說的爭論很激烈,尤其是哪些想搞政治批判沒搞成的專家們,他們對《十八歲出門遠行》展開了激烈的文學批判。
遠在西南的袁易本來是不大了解外面關于他的爭論的。
直到李陀的信經(jīng)由郵遞員送到他的手中。
“嘖嘖嘖,沒想到走在華夏文學的最前列是這樣一種感覺。”
這種感覺,激動是一點沒有,害怕倒是大大的有,特別袁易在李陀的來信中得知某些人想把他押送京城,甚至就地正法。
“這就是走在文學最前列的苦惱吧。”
袁易旁邊的背篼兄弟聞言嘲諷道:
“你講哪樣?你走在文學最前列?認得到幾個字啊,在這說瘋話。”
袁易前世今生都是天生孤兒體,現(xiàn)在靠背背篼討生活。
所謂背背篼,也就是幫人搬運重物的搬運工。
聽到嘲諷,袁易不欲和背篼兄弟爭辯些什么,都是勞苦大眾,爭吵起來是真難看。
在袁易和背篼兄弟前面有個戴著眼鏡,看起來文質(zhì)彬彬的中年人正在往袁易他們走來。
背篼兄弟一看連忙起身往中年人走去,起身時不忘往袁易這兒甩兩句話:
“大文學家,生意來了,不和你扯閑談了。”
背篼兄弟徑直走向中年人,開口問道:
“先生,有什么貨要搬?我是這附近最好的背篼!”
不料中年人只是淺淺地看了他一眼,覺得不像自己要找的人,直接走向席地而坐的袁易。
“請問是袁易嗎?我是《山花》的編輯,聽李陀編輯說你可能在兒,特意找過來的。沒想到真人這么帥。”
袁易一聽是李陀介紹過來的,拍了拍褲子上的塵土,起身和對方握手。
“啊,李哥介紹來的啊,有什么事嗎?我李哥的信前腳才剛到我這兒,你后腳就來了,挺麻利的。”
說話間頗有些黑幫接頭的意味在。
“沒有沒有,李編輯最近忙著為你那篇短篇作文藝評論,和專家們論戰(zhàn),我這也是為了李編輯好,特意來跟你約稿。
想請你談談《十八歲出門遠行》這篇短篇。”
李陀寫給袁易的信里約稿是真的,約《十八歲出門遠行》創(chuàng)作談也是真的。
洋洋灑灑的來信中其實就一句話,“弟,哥頂不住了,速來。”不得不說,李陀是真仗義。
不過面前這位《山花》的編輯說的李陀讓他來約稿就純屬扯淡了。
李陀自己都還沒得到約稿,能好心到拱手送人?李陀做人的確仗義厚道,但他又不是大冤種。
準是面前這位編輯得到風聲,想截胡袁易。
“這位編輯,我李哥來信的確有約稿,但是沒有說要把稿子給你們《山花》。”
中年人被揭穿過后,并沒有色急,笑話,幾十歲的人了,能讓面前這個看起來才十六七的小伙子給嗆住?
他不裝了,他今天就是來截胡“騙稿”的!
“袁易先生,只要是好的東西,發(fā)在哪里都是一樣的。你還是我們貴州人,《山花》是我們貴州人的雜志啊!
《山花》在雜志界還是四小名旦,在全國都是有影響力的!”
此言倒是不假,袁易知道《山花》的影響力,在袁易穿越之前,《山花》也是能在全國排進前十的文學雜志。
如果是一般人,此刻可能會犯難,不知道該怎么辦。
但是,袁易偏偏不是個一般人。
袁易故意把隨信而來的稿酬拿了出來點了點。
“我李哥對我挺好的,千字二十的稿酬,八十塊啊,可真多,”
千字二十的稿酬在這個年代真的是筆巨款了,而且袁易還是個文學新人。
就是王蒙去寫,也只能拿個千字三十的稿酬。
袁易現(xiàn)在拿的基本上是頂格的稿酬,讓文學大家名宿復出寫稿,差不多也就是這個水平線的稿酬。
《山花》編輯覺得自己明白袁易的意思了。
“《山花》也可以出千字二十,而且馬上結(jié)算!”
在相同價格下,《山花》的優(yōu)勢可能就是能現(xiàn)結(jié)了,因為地緣,《山花》的編輯部就在貴陽。
“嘖嘖,八十塊,夠我過好久了。現(xiàn)不現(xiàn)結(jié)的,好像不重要。”
“那你想怎樣?”
編輯有些火大,媽的,蹬鼻子上臉,還想要多少啊。死財迷,沒有一點文人風骨。
要錢是次要的,袁易想的是另一件沒有文人風骨的事。
袁易故作做思考向《山花》的編輯說道:
“創(chuàng)作談的稿子不能給《山花》,但是我們之間仍舊可以就《十八歲出門遠行》這個項目繼續(xù)合作。”
“啊?”
“不理解嗎?我們可以做一個訪談,你們再將訪談落在紙面上刊登出去!”
好家伙,變著花樣的一稿兩投,袁易一下白嫖了兩家當下在全國都有影響力的文學期刊。
“你的意思是,發(fā)出去的稿子還得我們寫?”
“不用,我來寫。稿酬千字五塊就行了。”
這樣變樣的“一稿兩投”,不能既要面子,又要里子。
袁易一番話套路了《山花》編輯,如果是一開始就表達出“一稿兩投”的意圖,一定會被對方斷然拒絕,就算成了,那也是一分錢都拿不到。
而現(xiàn)在,表露出獅子大開口的跡象后,《山花》的編輯倒是有些能接受袁易的方案。
“那你看你現(xiàn)在方便嗎?我們現(xiàn)在就去做訪談。”
“不方便。”
“什么?”
“我明天要高考,手里現(xiàn)在有錢了,要去吃頓好的,免得明天餓著考試,把GZ省的狀元餓沒了就不好了。”
“冒昧問下,狀元閣下要考哪座院校?”
“北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