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 1978,我的文藝年代
- 莫閑莫清
- 2314字
- 2023-11-16 19:29:14
閑話少敘,陳書友在問過一堆問題,滿足自身的好奇心過后,重新將目光放回到了袁易的手稿上。
沉浸在審稿之中的陳書友很快進去狀態(tài),不再與袁易交流。
袁易也開始享受這份難得的清凈,以前他當背篼的時候可沒有那么多話要說。
這就是走在華夏文學最前列的苦惱吧。
一般人想遭受這般苦楚,還沒那門子呢。
袁易開始品茶,嗯,有些澀。
“唰”“唰”
陳書友很快就審看完了袁易方才交上來的稿件。
沉吟一會兒,陳書友對袁易點頭道:
“你的稿子可以,《小王子》的下半部分人仍然很優(yōu)秀,很難得啊。
一般作家的前半部分小說會比后半部分好上很多,而前后都能這么好的,是有成為名著的潛質的。”
被陳書友給言中了,《小王子》的確是名著級別的作品。
不過,只能算中篇而已。
三萬字的小說還是太短了些
不是袁易不想拿一些長篇的作品出來,他完全可以在《山花》上連載一部世界名著級別的長篇小說。
但是,這樣是不符合一個作家的成長路徑的。
幾乎所有的作家都是從短篇開始一點一點寫上去的。
那些出道就寫長篇的作家們,要么此前有從事過其他文字相關的行業(yè)。就比如說,記者這一類的工作,或者律師也行。多少大文豪都是從這兩個工作開始轉行做作家。
如果貿然拿長篇出來,可能會招致一些不必要的麻煩。
袁易略做思考,回話道:
“《小王子》的確不錯,不過接下來一定要著重將它對外界宣稱是《十八歲出門遠行》的前傳。
一定要把‘成長系列’的名頭打響,不然這部作品很可能被埋沒。”
不要以為酒香不怕巷子深,《白鯨記》時隔一百多年才被毛姆等人挖掘而出。
曹雪芹和梵高都是死后成名,生前潦倒不堪,作品也沒有人欣賞。
如果是后世,童書市場十分強勁的時候,袁易不怕《小王子》被埋沒,但是現(xiàn)在他怕。
不把《小王子》和《十八歲出門遠行》捆綁起來,《小王子》幾乎注定會被埋沒,甚至可能成為袁易當下作家生涯的污點。
陳書友見袁易這么緊張,出言開導道:
“好的作品是不怕被埋沒的,有《山花》的力捧,放心,這部作品是絕對不會被埋沒的。
你要實在不放心,大不了我再去找一些報社一起造造勢宣稱嘛。”
袁易聞言,眼神一亮,當即問道:
“是嗎?老陳你能幫我找到其他的報社幫忙一起造勢宣傳?
別愣著了啊,快打電話啊!”
陳書友面色一僵,他就是口嗨而已,不是真要他去幫袁易找報界同仁造勢宣傳吧?
但氣氛都轟到這兒了,好像不打個電話不合適?
陳書友的辦公室就有電話。
想了想,陳書友想到了推辭辦法,要不他打個電話給上面領導,這樣一來領導說什么就是什么,袁易總不好再逼著他辦了吧?
“咳咳,袁易,我?guī)湍愦螂娫捳埵疽幌骂I導,這件事我也做不了主算,得聽領導的,你等等。”
袁易點頭稱是道:
“的確,有道理,你去辦吧。”
袁易的面皮實在是厚,陳書友的面皮還是薄了些,只能是硬著頭皮給領導去電。
陳書友開始撥號,待陳書友撥號完畢后,領導那邊也接起了電話。
“喂?”
“喂,領導嗎?我是《山花》的小陳啊。”
“啊,是小陳啊,有什么事情嗎?”
“領導,是這樣的。袁易的新作我看了,實在是寫的好,但是俗話說酒香也怕巷子深嘛,我也實在是怕埋沒了他的新作。
更怕埋沒了袁易這樣走在華夏文學最前列的作家!”
“小陳,直說吧,打電話找我是什么事?電話費也挺貴的。
如果一兩句話說不清楚的話,你直接過來找我匯報吧。”
“是,領導。我這就找您匯報。”
言罷,等領導那邊掛了電話。
陳書友才跟著掛了電話。
袁易感覺自己好像要賺大發(fā)了!!!
見陳書友拿著袁易的所有手稿,連帶著昨天袁易交上來的《小王子》一起收拾好,就要走。
袁易連忙把陳書友攔下,問道:
“老陳,還有一件事。
我的稿費怎么算?”
陳書友直截了當?shù)鼗氐溃?
“千字二十。我得趕緊去找領導匯報工作去了。
感覺我上輩子像是欠你的一樣,怎么一遇到你就那么多事兒。”
袁易用飽含真情實感的腔調說道:
“謝謝你為華夏文學的未來做出的貢獻!”
陳書友回道:
“那你可得多寫些書,多拿出些好作品,不然我得找你算賬。
明天你再來《山花》,我把稿費結算給你,今天是來不及了,我還要找領導匯報工作。”
袁易點點頭,表示自己明白。
見陳書友收拾了一堆的東西裝進公文包就要出門,袁易也不久留《山花》,跟著陳書友的腳步一起出了編輯部。
兩人在大門口分道揚鑣。
一出來,袁易又見著了之前,保安大爺。
“呦,袁老師,辦完事兒了?
是不是肩背著我們省的文脈,又寫下不少傳世名作要發(fā)表啊?”
這保安大爺可真不一般,拽起詞兒來,一套又一套的。
袁易笑笑,回答道:
“也就是一般的傳世名作而已,不算高級,現(xiàn)在寫的東西,都沒什么批判性。”
保安大爺也不知道是懂了還是沒懂,只是不停點頭
袁易見快到飯點了,又在附近找來個小飯店吃了一頓。
“我可真奢侈,天天下館子。”
之前還在當背篼,袁易一般都是自己出去買菜,然后做一些不怎么好吃的東西對付著而已。
在袁易奢侈的時候,陳書友在為了袁易的事奔波。
……
“領導,我擔心《山花》可能無法更好地捧袁易。
我們可能需要一些報社也出報紙支持一下袁易。”
領導在過目了陳書友交上來的流程材料,已經《小王子》及創(chuàng)作談時,覺得這還是一個不錯的的故事的。
但是,這也有些太破例了。
領導有些不敢答應,只能說道:
“我先和報社通通氣,看看他們是什么意思。”
只見領導當下就拿起電話,打電話詢問著。
不一會兒,領導得到了一個令他驚訝的答案。
沒想到,那些人報社好像都挺愿意再跟進袁易繼續(xù)出相關報導。
沒什么復雜的原因,就是因為群眾反映熱烈,都想再看看跟袁易有關的新聞。
即使領導不提,那些報社也會主動去聯(lián)系袁易。
“啊啊啊,是這樣啊,那你們就跟《山花》雜志的主編陳書友對接吧,你們這次聯(lián)合作戰(zhàn)。”
掛了電話,領導對陳書友說道:
“沒問題了,去辦吧。”
陳書友感謝道:
“多謝領導支持!”
“嗯,去吧,好好辦,我聽說袁易這小子現(xiàn)在被你們捧成貴州文脈,不要讓我省的文脈出什么差錯。”
“是!保證完成任務!”
“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