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教記者做事
- 1978,我的文藝年代
- 莫閑莫清
- 2015字
- 2023-11-14 22:12:21
記者們見袁易把話題轉移開來,多數是樂見其成。
知道個大概就夠了,要是把話題聊深了,誰知道會不會犯錯誤。
也就閱歷稍輕的記者會拿捏不住輕重。
“袁易,請問你為什么會走上文學的道路?”
“袁易,請問你是從哪里獲得的閱讀經驗?
你曾談起自己從卡夫卡哪里學會了自由,但你是從哪里讀到了卡夫卡?
又是怎么去讀卡夫卡呢?”
袁易稍稍往座椅靠背靠了靠,回答道:
“其實,一開始,我只是想用稿費換一個新的背篼背貨,結果突然就成了文學先鋒了。”
“???”
記者們懵圈。
袁易接著開始敘述起他剛剛頭腦風暴編好的故事,不過這個故事從頭到腳都是信口胡說,沒有一點真實性可言。
“我記得那是一個平常的早晨,我背著背篼去送貨,但是突然之間背篼的背帶就斷掉了。
我想辦法補好了背篼,但是夜里我橫豎睡不著覺,想換一個新背篼。
該怎么辦呢?那就去寫作吧,拿稿費換一個新的好用的背篼,然后繼續背貨。”
這把記者們搞不會了,他們以為先鋒作家只是寫的東西新,沒想到先鋒作家當作家的理由也這么新。
正常不應該是說自己有個會講故事的長輩,然后從中獲取了寫作最基礎的靈感,接著從小勵志寫作嗎?
或者是從小就對寫作有興趣,然后在發現了某位前輩大師寫的好,將之作為文化偶像過后,堅持寫作嗎?
而且還有現成能說的文化偶像卡夫卡啊!
再者也能是說些正派些的觀念,說自己認為要肩負起作家教育人民的責任之類的啊。
這個袁易簡直不走一點尋常路。
不過,有個記者倒像是大徹大悟一樣地說道:
“先鋒作家,果然先鋒,果然夠新。”
袁易不置可否,接著回答他們的問題:
“我閱讀經驗的獲取是從新華書店里得到的,很慶幸貴陽有新華書店啊,不然我這個孤兒就讀不到書了。
我也是在新華書店讀到的卡夫卡。
至于說怎么讀卡夫卡的這個問題,我的答案是一百個人就有一百個卡夫卡。
文學是自由的,沒有標準答案。”
“咔嚓”的一聲。
記者們用照相機拍下了袁易指點江山的模樣,想來很快,全國上下都將見到袁易的廬山真面目了,特別是京城文藝界的同仁們。
“袁易,今天你來《山花》是為了什么呢?”
“我有一篇稿子可能要發在《山花》,來找陳主編商量一些細節,探討一下作品的一些具體方向。”
“袁易,那你對《山花》稱你是貴州文脈的這件事情怎么看?”
袁易故作沉思,然后回道:
“坐著看。”
嗯?這又是什么回答?
罷了,且聽著吧。
記者們已經快對袁易免疫了,算了,先鋒作家嘛,先鋒一些、新銳一點是可以理解的。
“那感謝袁易你的配合,我們就不打擾了。收工。”
大報大刊的記者們要回去趕一趕新聞稿了,他們已經落后小報記者們一截了,要是再繼續落后就不妙了,這是臉面問題。
這個年代好,要是后世可能就不止臉面問題,還會牽扯到績效問題。
“誒,等等。”
袁易出聲叫住了他們。
記者們問道:
“怎么了?還有什么事嗎?”
袁易詢問道:
“啊,沒什么。就是想問一下,你們回去的標題會這么寫?”
有人回話道:
“現在大家估計都沒想好,不過差不離就是那樣。你多翻翻往期報紙就能知道個大概了。”
袁易當然知道他們這些報刊正常起名會是怎樣的,但是那樣的去標題方式太陳舊,怎么配得上袁易的先鋒身份?
袁易追問道:
“要不我教你們寫先鋒一點的標題?”
記者:
“???”
袁易見他們不說話,又接著問道:
“怎么不說話?”
記者們有些懵中帶怒:
“你在教我們怎么寫新聞標題?”
袁易看出來記者們已經有些震怒,雖然這是個問題,但又不是什么大問題。
只要結果是一怒之下怒了一下,那就還是好的。
只見,袁易像魔鬼哄騙凡人簽訂出賣靈魂的契約一樣“循循善誘”道:
“各位啊,你們難道不能想一想我省的未來嗎?”
貴州的未來?
這好像不是他們這些記者這個個層面應該想的事,更不是他們這個層面能做的事。
“袁易,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我們不是政治家,我省的未來從來不在我們手中。
同理,新聞標題這種東西,好像是我們的專長吧,你就別跟我們東拉西扯了,我們該趕稿子去了。”
言罷,記者群往主編辦公室的大門走去。
袁易,急了,他能讓這些人跑了?
不可能!
他還能讓到嘴邊的鴨子飛了?
只見袁易三步并作兩步跑,轉眼間就先記者群一步抵達大門口,然后一下子伸出雙手攔住一眾記者的去路。
“各位,請聽我細說!你們是否愿意為貴州未來二十年在全國人民心中的文化印象做出一份貢獻?”
貴州在互聯網時代之前是小透明,偶爾有人會因遵義和茅臺酒知道貴州。
互聯網時代后,貴州在全國人民的形象是“精神小伙”“小太妹”居多。最近倒是因為村超足球爆火,不過也就是一陣風,過去就過去了。
前世袁易不是貴州人,就算是也做不了什么。
但是在今生,如果以后的人提到袁易的故鄉,能想到的除了袁易就是精神小伙,讓堂堂文化大師和精神小伙相提并論。
袁易自覺自己丟不起那人,所以他必須要一點一點改變,就從讓本地媒體革新標題開始!
當然,袁易是絕對不會承認自己是為了繼續炒作自己才這么干的!
也絕對不會承認幫助貴州媒體革新標題、讓貴州在全國有新的文化印象只是捎帶手而已。
記者們大多又被弄懵圈了,為什么今天聽到的新詞兒、新答法這么多?
看來新時代是真的要來了,袁易這樣的人實在是太“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