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2章 智慧物流服務模式

2.1 現代物流體系的構成

現代物流體系由物流網絡、物流作業及其管理、運營主體、物流組織模式、物流信息化構成。

2.1.1 物流網絡

按照《物流術語》(GB/T 18354—2021)的定義,物流網絡指物流過程中相互聯系的組織和設施的集合。一般認為,物流網絡由物流基礎設施網絡、物流組織網絡、物流信息網絡三者有機結合而成。其中,最基礎的是物流基礎設施網絡,它是整個物流管理活動賴以生存和發揮效能的物質基礎,由物流節點(物流園區、配送中心、倉庫、碼頭、貨場等)及各節點之間的不同運輸方式的運輸線路共同組成。物流基礎設施網絡的好壞直接影響物流網絡的效率和效益。

2.1.2 物流作業及其管理

1.物流作業

物流作業包括運輸、倉儲、配送、裝卸搬運、包裝、流通加工。運輸是物流的中心環節之一,作用是消除物品的空間間隔,它可以擴大經濟的作用范圍,在一定程度上促進物價的平均化。運輸的方式主要包括公路運輸、鐵路運輸、航空運輸、水路運輸和管道運輸。倉儲是物流的另一個中心環節,作用是消除物品的時間間隔,使物品產生時間價值。在物流系統中,倉儲除了起著物品保管的作用,還起著緩沖、調節與平衡作用。配送是指在經濟合理區域范圍內,根據用戶的要求,對物品進行揀選、加工、包裝、分割、組配等作業,并按時送達指定地點的物流活動。裝卸搬運是物流的非增值環節,是運輸與倉儲的基礎和橋梁。裝卸搬運包括裝上、卸下、移送、揀選、分類、堆垛、入庫、出庫等活動。包裝是物流的輔助環節,是物品在裝卸搬運和運輸之前進行某種程度的捆扎或裝入適當的容器中的活動,便于物品的保護、搬運、運輸等。流通加工是物流的增值性輔助活動,是平衡生產、運輸與需求之間矛盾的主要手段,包括分解、組裝、表面處理等。

2.物流作業管理

物流作業管理包括物流成本管理和物流質量管理。物流成本是物流過程消耗的各種勞動和物化勞動的貨幣表現。物流成本管理不單是管理物流成本,更重要的是用成本的手段管理物流。物流成本管理包括成本預測與計劃、成本信息收集、成本計算、成本分析、成本決策與成本控制。物流質量管理包括物品質量保證、物流作業質量管理和物流服務質量管理。

2.1.3 運營主體

運營主體分為單個企業和企業聯盟。單個企業涉及的物流環節比較有限,易于管理和控制;企業聯盟是指由多個企業結成聯盟共同完成物流任務,它一般涉及物流全部環節,難于管理和控制。企業聯盟又包括物流聯盟和虛擬物流企業兩種形式。

1.物流聯盟

對于物流聯盟,目前沒有統一的定義,不同的學者或組織有不同的看法,沒有統一的術語,也可以稱其為物流戰略聯盟。

《物流術語》(GB/T 18354—2021)將物流聯盟定義為:兩個或兩個以上的經濟組織為實現特定的物流目標而采取的策略安排。田宇認為,物流聯盟是為了取得比單獨從事物流活動更好的效果,企業間形成的相互信任、共擔風險、共享收益的物流伙伴關系。企業之間不完全采取能使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行為,也不完全采取能使共同利益最大化的行為,它們只是在物流方面通過契約形成優勢互長、要素雙向或多向流動的中間組織。狹義的物流聯盟存在于非物流企業之間,廣義的物流聯盟還包括第三方物流。汪標認為,物流聯盟是指兩個或兩個以上的經濟組織為了實現特定的物流目標而采取的長期聯合與合作。物流聯盟既包括非股權參與型的松散合作,也包括股權參與型的緊密合作,但并不形成獨立的法人主體,聯盟內各企業是獨立的經營者。物流聯盟的形式包括:簽訂長期合作伙伴的關系、股權參與、物流系統接管、共同投資建立專用性資產。周劍青認為,物流聯盟是以物流為合作基礎的企業戰略聯盟,它是指為了取得比單獨從事物流活動更好的效果,兩個或多個企業之間重新整合各成員企業的物流資源,結合成相互信任、共擔風險、共享收益的組織。馮海強認為,物流聯盟是指兩個或兩個以上物流企業之間,為了實現資源共享、成本共擔或者優勢互補等特定的戰略目標,在保持自身獨立性的同時,通過股權參與或契約聯合,結成較為穩定的物流合作伙伴關系,以達到共同拓展物流市場、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益的目的。

筆者認為,物流聯盟是戰略聯盟在物流行業的應用。所謂戰略聯盟,是指由兩個或兩個以上有著對等經營實力的企業(或特定事業和職能部門)之間,出于對整個市場的預期和企業自身總體經營目標、經營風險的考慮,為達到共同擁有市場、共同使用資源等戰略目標,通過契約而結成的優勢互補、風險共擔、要素雙向或多向流動的松散型網絡組織。因此,物流聯盟是指兩個或兩個以上經濟組織之間為了實現特定的物流目標而進行的長期聯合與合作,結合成相互信任、共擔風險、共享收益的組織。其中,經濟組織之間不形成獨立的法人主體,物流聯盟內的各主體是獨立的經營者。經濟組織包括物流企業間聯盟及物流企業與工商企業間聯盟。

2.虛擬物流企業

對于虛擬物流企業,目前也沒有統一的定義,也沒有統一的術語,也可以稱為物流動態聯盟、物流虛擬企業。

根據《物流術語》(GB/T 18354—2021),虛擬物流是指為實現企業間物流資源共享和優化配置,以減少實體物流的方式,基于信息技術及網絡技術所進行的物流運作與管理。王雄認為,虛擬物流企業是指擁有不同關鍵資源的若干個物流企業,為了快速響應某一物流市場機遇,通過一定的協議結成的暫時性的聯盟。李學偉、曾建平和盧勃認為,虛擬物流企業是以一個綜合性物流企業為核心,聯合眾多的專業型物流企業(包括其他綜合型物流企業的單項物流能力),通過一定的協議,為完成一項或者一個時期內的物流項目而成立的虛擬經營組織。汪貽生等人認為,虛擬物流企業是指兩個或兩個以上的物流企業為了快速響應已出現的或根據預測即將出現的某一物流市場機遇,通過一定的協議,在相互信任、共擔風險、共享收益的基礎上,以計算機網絡通信技術為平臺,致力于完成一項或者一個時期內單個物流企業難以高效完成的物流服務項目而成立的一種無邊界的臨時的經營組織。

筆者認為,虛擬物流企業是動態聯盟在物流行業的應用。所謂動態聯盟,是指法律上相互獨立的、具有獨特核心能力的企業、研究所、個人等在不涉及所有權的前提下為了贏得某一市場機會而結成的非永久性聯合體。因此,虛擬物流企業是指兩個或兩個以上的物流企業為了獲得某一市場機遇,在不涉及所有權的前提下,通過一定的協議,以計算機信息網絡技術為依托組成的非永久性經營組織。

2.1.4 物流組織模式

物流組織模式主要有自營物流、第三方物流、第四方物流。

自營物流是指企業的供應、生產、銷售等環節的物流由企業自己組織完成。自營物流便于企業管理與控制整個物流活動,但是難以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

第三方物流的定義如下:物資供方、需方之外的物流服務提供方在特定的時間段內按特定的價格根據合同的約定向物流需求方提供個性化、系列物流服務的交易方式,這種物流服務是建立在相互信任的長期合作關系和現代電子信息技術基礎之上的活動。

關于第四方物流,目前沒有形成統一的定義。埃森哲公司的約翰·蓋特納認為,第四方物流提供商是一個供應鏈的集成商,它對公司內部和具有互補性的服務商所擁有的不同資源、能力和技術進行整合與管理,并提供一整套供應鏈解決方案。

筆者認為,第四方物流企業指為第一、第二、第三方物流提供物流服務,以提高物流效率和供應鏈的工作能力的企業。這些物流服務包括物流資源整合與交易服務、物流信息交換服務、物流金融服務、供應鏈解決方案等。

2.1.5 物流信息化

物流信息化是指企業運用現代信息技術對物流過程中產生的全部或部分信息進行采集、分類、傳遞、匯總、識別、跟蹤、查詢等一系列處理活動,以實現物流信息的輔助市場交易功能、業務控制功能、工作協調功能、支持決策和戰略功能。物流信息化主要包括物流裝備的信息化和物流管理的信息化。

物流裝備的信息化是指把信息技術應用到現代物流裝備中,使貨物的接收、分揀、裝卸、運送、監控等環節可以以自動化、智能化的方式來完成,實現貨物的自動識別、自動分揀、自動裝卸、自動存取等,從而提高物流作業效率。物流裝備的信息化在發達國家的發展比較早且目前比較成熟,并且隨著技術的進步還在不斷改進,主要以信息技術改造工業自動化裝備的形式體現。

物流管理的信息化是指將信息技術應用到物流管理的各方面,包括企業內部管理的信息化和企業之間協作的信息化。由于信息技術的發展和普及,特別是互聯網技術具有可以有效解決信息共享、信息傳輸、信息標準和信息成本等問題的優點,大大推進了物流管理信息化的進程。

相關的物流信息技術主要有自動識別和數據采集技術(如條形碼、RFID)、電子數據交換技術(EDI)、交通工具的衛星定位與調度技術(GPS、GIS)、物流自動化設備的計算機控制技術(AS/RS計算機控制系統)、物流管理信息系統(如TMS、WMS等)、物流公共信息平臺。

主站蜘蛛池模板: 青田县| 福安市| 黄梅县| 大化| 富川| 大荔县| 宝兴县| 历史| 呼玛县| 义马市| 西乌珠穆沁旗| 雷波县| 珠海市| 苍南县| 温宿县| 抚远县| 中西区| 罗江县| 治县。| 凉城县| 昭苏县| 从化市| 焉耆| 当雄县| 来凤县| 黑水县| 巴林左旗| 佛冈县| 敖汉旗| 江门市| 秦皇岛市| 陆川县| 新乐市| 偏关县| 宿迁市| 靖江市| 临江市| 高淳县| 澳门| 新泰市| 敦煌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