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前言

人類如果并沒有自己想象的那么聰明,將會怎樣呢?

我們對一些事情常常持有自己的觀點,對人產生直覺,也知道某人是否值得信任,然而所有這些都不能準確地解釋我們是如何知道這些事情的。依靠自己既解釋不了也不能辯護的證據,我們對并不完全理解的問題竟然也有自己的答案。

2011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丹尼爾·卡尼曼(Daniel Kahneman)在《思考,快與慢》(Thinking,Fast and Slow[1]一書中指出,人們在面對困難問題時,會用簡單問題代替困難問題,從而簡化任務的難度。我們的大腦會瞬間舉起“心智獵槍”,它的發生是無意識的。因為對于困難問題,快速給出答案要比給大腦增加認知負荷更容易。

幸福是什么意思?我應該投資亞馬遜(Amazon)公司嗎?明年可能出現的政治動向是什么?面對這些復雜的問題,我們的思維本能地轉換到回答諸如我現在的心情怎么樣,我喜歡使用亞馬遜的服務嗎,我喜歡現在的政治候選人嗎這些相對簡單的問題。

“目標問題是你打算做出的評估,‘心智獵槍’問題是你回答得更簡單的問題,”卡尼曼如此解釋。因為“心智獵槍”使我們很容易對困難問題做出快速的回答,而無須對我們大腦中懶惰的系統2[2]做出太多的努力。這意味著我們無法精確控制自己的思維過程和反應。我們最終不會回答最初的難題。

有時候,這把“心智獵槍”很管用。但有時候它也可能導致我們犯嚴重的錯誤。比如選錯候選人或者批準一個注定要失敗的緊急項目。

用簡單的問題來代替困難問題的這種傾向在創新的時候會是一個大麻煩。創新是很困難的。如果我們總是傾向于簡單的問題,又怎么能夠在創新中解決困難問題,從而創造出新的、好的東西?

如果亨利·福特(Henry Ford)沒有思考如何創造出更好的交通方式,并發明T型車(Model T),可能我們現在仍然只能使用馬車出行。

如果比爾·蓋茨(Bill Gates)沒有那大膽且看似不可能實現的夢想——將個人電腦普及到每個家庭中——可能我們現在仍然在使用笨重的大型計算機。

只有當我們承認創新的過程是異常艱巨的,并接受即使使用世界上所有創新框架,也仍然找不到創新的秘密公式這個事實,我們才準備好在生活中更好地創新。

這是一本關于創新的本質的書。

最新的神經科學和意識研究成果都表明,以前我們對創新的很多認識都是錯誤的。創新不是人類天生就能做到的事,激發創造力也并不容易,在思維上從默認到有意地做出根本的轉變也不是自然發生的。我們的大腦根本不是那樣運作的。

創新是極其困難的。

進化科學表明,人類本能地尋求效率最高和阻力最小的道路,并進行嘗試和測試,以確保我們作為一個物種能夠存活下來。我們不會對飲食、過馬路、旅行等日常生活的行為深思熟慮,只是使用最有效和最具常識性的方法生存下去。

許多公司也是這樣做的。追求目標是關鍵,實現利潤最大化,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保持業務持續發展。只要這些目標得以實現,現狀就是王道。只要時不時地增加產品的功能或更新產品,就能讓客戶滿意。

但這已經不夠了。

獨特的、變革性的偉大想法正變得越來越難挖掘,而且成本也越來越高。近年來,人們一直在爭論創新是否進入了停滯期。盡管研究工作在增加,但研究成果產出率卻在下降。

這本書借鑒了認知科學領域70年來的科學研究成果,涵蓋了三位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的作品——赫伯特·A.西蒙(Herbert A.Simon)、丹尼爾·卡尼曼和理查德·塞勒(Richard Thaler)。我將向讀者展示科學知識和商業行為之間的不匹配問題,以及這將如何影響創新的各個方面。

為了做到這一點,我將引入未來實踐(Next Practice)的概念,它是一種針對組織面臨的關鍵挑戰和問題的前衛行動,它產生的結果優于目前使用的任何最佳實踐(Best Practices)。

未來實踐是面向未來的、原創的、實驗性的,幾乎都是反直覺的。它沒有現成的基準,因為之前沒有其他公司這么做過。未來實踐本質上是第一個最佳實踐:在一個領域、部門或組織中所遵循的所有最佳實踐的先驅。未來實踐很少出現,但當它出現時,那些因為只準備采用最佳實踐而沒有識別出未來實踐的公司將無法跟上潮流。柯達(Kodak)、施樂(Xerox)和黑莓(Blackberry)等曾經輝煌的公司都因這一盲點而走向了衰落。

本書的第一部分著眼于闡述什么是“未來實踐”以及它為什么重要。第一章介紹了未來實踐在關鍵經濟行業的興起,以及它如何通過找到通往創新前沿的最短路徑,幫助企業成長為“標準普爾500指數”(Standard & Poor’s 500)內的企業。第二章的內容將動搖我們對目前創新解決方案的信念,這些信念錯誤地建立在“人類天生具有創新能力”的假設之上。然而,我們不是天生就具有創新能力的,因為我們被困在丹尼爾·卡尼曼所說的系統1思維中。第三章介紹了系統2思維的光輝,并說明了系統2思維對未來實踐工作的創造是多么重要。

第二部分介紹了如何由內而外地創建“未來實踐”,并使大腦和組織為達到最佳狀態做好準備。第四章明確指出了擺脫系統1思維的路徑,它存在于我們大腦中一種隱藏且豐富的物質——髓磷脂之中。接下來是第五章,我將在這一章中揭示擁有一個安靜的大腦對于將我們從系統1中解放出來的重要的意義。然后,第六章講應將失敗作為一種武器來使用,并介紹了人們如何克服恐懼從而勇敢地創造未來實踐。在第七章中,介紹如何運用訓練(T)和儀式(R)來克服恐懼并增加髓磷脂,以強化系統2思維。

最后,第三部分將重點介紹當前的創新框架發展趨勢,以及我們如何通過未來實踐的方法大幅提升它們的作用。第八章介紹了將未來實踐應用到設計思維(Design Thinking)和逆向工作(Working Backwards)中,以使這些方式更有效力。第九章將深入探討未來實踐如何增強并強化第一性原理(First Principles)和欣賞式探究(Appreciative Inquiry)。

生存的第一定律是:

有什么比昨天的成功更加危險。

——阿爾文·托夫勒(Alvin Toffler),商人、未來學家

我們再也不能像過去幾百年那樣工作了。那些方法可能很有效,但有效性不會持續太久。

一種范式的變化勢在必行,它并非一般的變化,而是一種與我們所習慣的方式截然不同且影響深遠的巨大轉變。

讓我們開始這次的旅程!


[1] 該書原英文版出版于2011年,中文版出版于2012年。——編者注

[2] 丹尼爾·卡尼曼在《思考,快與慢》一書中解釋:“系統1和系統2不是標準意義上的實體……”淺白地解釋一下系統2的話就是我們不能依靠直覺時會啟動的“耗力系統”。——編者注

主站蜘蛛池模板: 江津市| 南陵县| 伊宁县| 万载县| 枝江市| 平安县| 太白县| 龙州县| 揭东县| 杨浦区| 乌鲁木齐县| 依安县| 子长县| 邹城市| 乌兰察布市| 滦南县| 花垣县| 长子县| 洪湖市| 汉中市| 贡山| 响水县| 上栗县| 上饶县| 长顺县| 吐鲁番市| 东海县| 冷水江市| 柘城县| 敦煌市| 陈巴尔虎旗| 平凉市| 揭西县| 上虞市| 浙江省| 上虞市| 两当县| 玉树县| 桂林市| 肥城市| 北京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