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1.2.1 技術研發

技術研發是技術轉移和技術交易的起點,在創新主體進行技術研發的過程中,主要依靠自主研發、合作研發等方式。巴拉錢德拉(Balachandra)和弗里亞爾(Friar)指出,自主研發是企業利用自身研發資源和力量進行技術創新的過程,合作研發則是兩個及兩個以上主體、機構或者個人構成聯盟進行協同研發活動。[1]

學者們主要關注自主研發的作用和相關影響因素。研究顯示,自主研發的投入可以有效提高企業的盈利能力和創新績效,并進一步提升我國的自主創新能力,但這種研發投入的促進作用受到國外研發投入[2]、國內人力資本投入[3]、地區市場化程度[4]、地區知識積累水平以及知識產權保護力度等因素的影響[5]。靳巧花和嚴太華強調,當知識產權保護低于門限值時,自主研發有助于提升區域創新能力。[6]然而,原毅軍和孫大明的研究結果表明,研發投入的冗余以及各因素的非協調發展,比如產業結構、企業規模以及企業研發經費的支出結構等,可能會降低技術研發效率,導致不同地區的技術研發投入出現規模報酬遞減。[7]吳延兵通過對1996—2003年中國地區工業數據的研究,得出自主研發可以顯著提高我國東部和中部地區生產率,但對西部地區影響不顯著的結論。[8]劉小魯認為,對于后發國家而言,需要激勵本國自主研發,提高自主研發的比重和知識產權保護力度,從而強化國外已有專利對技術后發國家自主創新的阻礙效應。[9]

關于技術引進方式對自主研發的影響。一方面,外國直接投資(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FDI)會提高企業的自主研發能力。[10]當FDI與本地企業在同一市場相互競爭時,本地企業會增加研發經費,提高企業技術水平以獲得競爭優勢。張宗慶和鄭江淮指出,小企業更偏向于自主研發和原始創新,大企業偏向引進技術和消化吸收再創新,中等規模企業兼顧自主研發和引進技術。[11]儲德銀和張同斌指出,直接引進國外技術和技術轉移等方式對自主研發具有替代效應,但企業可以通過這些技術研發方式帶來的技術溢出來提升技術效率。[12]另一方面,FDI的進入可能會使本國企業過分依賴外國技術,喪失自主研發能力,從而被外資企業淘汰。吉爾馬等學者的研究顯示,FDI會抑制各省發明專利數量的提高,削弱自主研發能力,同時在行業層面抑制國有企業的自主研發活動。[13]但有部分學者對此存在不同的觀點。比如,邢斐和張建華指出FDI對自主研發存在雙向影響[14],而王華等學者則強調FDI不會影響企業技術創新研發行為。[15]

在合作研發中,學者們主要對不同的研發合作模式、影響因素等進行定性分析。關于合作研發的模式,可分為橫向合作和縱向合作。橫向合作是生產同類型產品的競爭企業進行相互合作,而縱向合作則是企業與上游或者下游企業進行的合作研發,即企業與供應商或者與用戶的合作研發[16]。在不同的研發合作模式中,學者們主要分析企業的合作研發行為對產量和利潤的影響,以及不同情形下的利益分配機制。在橫向合作中,維恩豪斯(Witghaus)指出,由于同一行業的企業擁有類似的技術路線,開展研發合作時可以降低技術的專用性,提高企業和行業的利潤。[17]針對差異化產品,謝萌和李玉鳳強調,當技術溢出效應超過某一特定值時,合作研發能夠提高企業研發水平、產量以及供應商的利潤。[18]另外,阿馬爾多斯(Amaldoss)強調,企業在形成集中研發聯盟后在市場收益較大時應選擇平均分配,在并行研發聯盟中選擇比例分配則更合理。[19]在縱向合作中,學者們引入技術風險、網絡外部性和技術溢出等因素,分別從一個上游企業和一個下游企業[20]、多個上游供應商[21]、多個上下游企業[22]等不同結構上,研究縱向合作企業之間的成本分擔機制或者利益分配問題。在此基礎上,吉爾等學者分別構建了橫向合作和縱向合作研發模型,研究企業不同合作研發策略與企業規模、增長速度之間的關系。[23]

關于影響合作研發的不同因素。馬艷艷等學者強調,企業跨組織的研發合作有助于提升企業的創新績效。[24]王龍偉等學者則認為契約治理會倒U型調節合作研發與企業創新績效之間的關系,而信任感則會增強這種關系。[25]要維持信任,以促使合作雙方趨于最優穩定,必須加大對合作研發中機會主義行為的懲罰力度,降低機會主義行為所產生的收益。劉敬偉和黃成節指出,當實施專利的成本較小時,所有企業會選擇在非合作研發條件下申請專利。[26]針對校企合作,張鼐和周年喜認為,技術重組會加強企業與大學合作及和專利績效之間的關系,而科學研究則削弱了這種關系。[27]王海絨和蘇中鋒通過對比自主研發和合作研發方式發現,知識獲取有利于合作研發,但組織中心化會抑制知識獲取與合作研發的關系。[28]另外,邁赫迪(Mehdi)強調,企業的知識吸收能力和技術溢出因素會影響合作企業的最優知識投入。[29]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井研县| 阿瓦提县| 马边| 柘城县| 隆林| 松滋市| 巴楚县| 巴青县| 枝江市| 大姚县| 石首市| 左贡县| 申扎县| 抚州市| 定边县| 唐海县| 舒城县| 志丹县| 出国| 通辽市| 阿拉善左旗| 灵丘县| 遂川县| 永春县| 海林市| 沁源县| 伊宁县| 周口市| 朝阳县| 南投县| 手机| 渝中区| 眉山市| 桐乡市| 曲阳县| 辉县市| 静安区| 元谋县| 潍坊市| 昂仁县| 莒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