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法2 從昔日的照片中發掘“故事”素材
阿晴,豐田汽車公司首席執行官豐田章男的母校是美國巴布森學院,這你是知道的,但你是否知道他在該校的畢業典禮上發表的演講呢?
“我在巴布森學院上學的時候,面包圈算得上是能帶給我快樂的東西之一了。”
“美國的面包圈固然是做得非常出色,但我從沒想過它能帶給我如此的歡愉。我希望你們每個人都能找到屬于你們自己的面包圈。如果你找到了能夠令你著迷的東西,千萬不要隨便放手。”
現在你的頭腦中一定會浮現出一個剛出鍋的面包圈吧。
聽過他演講的巴布森學院的學生們,頭腦中肯定也會浮現出一個面包圈,而且今后每當他們大口嚼著面包圈的時候,肯定也會記起當天豐田章男所說的話。
實話跟你說吧,不用把“個性”什么的想得太復雜,探索自己個性的過程,其實就是發現屬于你自己的面包圈的過程。
從照片中尋找亮點
那么阿晴,趕緊翻看你過去的影集,看看有沒有能夠凸顯出你的個性,或者讓人看了以后會覺得你很出色的照片吧。
上初中時,你加入了田徑部,但卻總是跟不上別人的腳步;上高中時,你又加入了一個蹩腳的樂隊,成了一個蹩腳的貝斯手,這些的確很難讓人看出你有什么出彩之處……對了,你之所以能夠在大和食品就職,不就是因為你喜歡廚藝嗎?對了,你以前不是經常幫媽媽做飯嗎?我還記得你經常幫忙削土豆皮、磨芝麻粉呢。
你的確有一張幫媽媽烹制咖喱的照片。幸虧我還記得這件事。
這張照片就是你的宣傳海報。那么,請你就從這張照片著手,創作一部屬于你自己的“中田物語”吧!
寫故事最重要的是動機。換句話說,你一定要弄清楚自己為什么要講這個故事。
弄清楚動機之后,你就要以此為中心,從那滿是回憶的畫面中進一步尋找線索。大體上就是如此。
“我從小就喜歡廚藝。我喜歡和母親一起在廚房里忙活,母親做菜的時候,我就幫她削土豆皮。得到母親的夸獎,我心里別提有多高興了。”
接下來,就要把現在的情況也添加進去。
“現在我依然喜歡廚藝。尤其是切圓白菜絲的時候,感覺真的很解壓。”
將諸如此類的自我介紹發布到社交媒體上,然后每天都自帶便當,這就是對自己喜歡廚藝的最佳宣傳。長此以往,自然就會在人們的腦海中留下“喜歡廚藝的中田晴”的印象了。
就如同豐田章男在人們的腦海中留下“大口嚼面包圈的豐田章男”的烙印一樣,你也要盡力將“切圓白菜絲的中田晴”的形象烙在人們的腦海之中。
在對方的腦海中貼上令其印象深刻的“照片”
阿晴,現在你可能會認為已經將自己喜歡廚藝的事展現得淋漓盡致了吧。
你還是太天真了。你覺得是“喜歡廚藝的中田晴”還是“為了緩解壓力切圓白菜絲的中田晴”更容易留在人們的腦海當中呢?答案肯定是“切圓白菜絲的中田晴”。
我們想起某個人的時候,頭腦中總是會浮現出關于那個人的最具體的畫面。
顯然,較之“喜歡廚藝”這一事實,“切圓白菜絲的樣子”肯定更加具體,更容易在人們的腦海中留下印象。
讓你的上司一見到你,腦海中立刻就會浮現出你切圓白菜絲時的樣子。
他對你有了印象以后,肯定會有諸如“這次聽一下中田的意見吧”“讓中田試試,看他能否完成這項工作”等想法。甚至他還可能找你討論關于新菜譜的問題,或者讓你去體驗新產品等。
如果對方對你沒有什么印象的話,則很可能會把一些枯燥乏味的工作交給你來做。所以,一定要在對方的腦海中留下一張對自己有利的且能給對方留下深刻印象的“照片”。如此一來,每當對方看到你,自然就會跟你聊起相關的話題。經過長期不懈的努力,相信人們只要一見到你,腦海中立刻就會閃現出這樣的念頭:“中田是個喜歡廚藝的人。”
為了提升自己的存在感,你必須讓人們只要一見到你,腦海中就立刻浮現出一幅鮮活的畫面。為此,你要精心選出一張足以將印記深深留在人們腦海當中的“照片”。例如,對于豐田章男而言,面包圈是絕佳的素材,而對于你而言,最好的素材則是圓白菜絲。
你無須愁眉不展。你大可以模仿豐田章男的演講,試著講述屬于你自己的故事。無須害羞,盡情地去演繹自我吧。
你更無須擔心,因為我一直都在你的身邊。
要點
要在別人的腦海中留下一幅具體鮮活的畫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