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45章 白家少年游縣城

  • 詩魔白樂天
  • 碣石頑童
  • 3166字
  • 2015-02-01 18:51:40

這一天,樂天忽然想起,應(yīng)該到縣城去看看。記得小時候五爺爺帶著自己到那里玩,那里有許多好玩的地方,印象最深的就是那里的一座鼓樓,還有寺院和高塔。

吃了早點,樂天叫上幾位堂兄弟,走出白家大院,向縣城方向走來。從金家村到縣城不過七八里地,半個時辰就到了。

這下邽縣也是一座古城。早在春秋時期的秦武公十年,就在渭河以北設(shè)立下邽縣。秦統(tǒng)一中國后,在下邽之東設(shè)蓮勺縣。隋大業(yè)元年,蓮勺并入下邽;前秦苻堅甘露二年在渭河以南設(shè)置渭南縣。西魏廢帝二年,在陽郭塬一帶曾設(shè)靈源縣、中源縣。自漢高祖二年以后,曾多次設(shè)郡,歷經(jīng)數(shù)次變異沿革,分合興廢。

這下邽縣地處物產(chǎn)富饒的SX省關(guān)中平原東部,寬闊的平原舒展北部,高峻的秦嶺屹立南端,悠悠渭水中流東去,滔滔沋河北瀉成川,河谷輝映,山川錦秀。

這里也是東西交流、南北往來的重要通道,素有“三秦要道,八省通衢”之稱,寬大的馳道穿境而過,西鄰長安連西北,東出中原通沿海,踞西北之要,通全國之利。

現(xiàn)在幾位白家少年進了城內(nèi),樂天的幾位堂兄弟經(jīng)常到縣城來玩,熟門熟路,聽說樂天喜歡鼓樓,于是帶著樂天徑直向鼓樓走來。

當(dāng)鼓樓出現(xiàn)在樂天面前的時候,樂天首先是一聲驚嘆:“好雄偉的建筑!”只見這座鼓樓雄偉地聳立在下邽縣縣城的中心,它的外觀初看起來有點像長安的大雁塔,高五六層,成錐形逐漸縮小。

白惠中告訴樂天,據(jù)老人們說,這鼓樓修建于隋大業(yè)九年,至今已有一兩百年歷史了。樂天對古建筑感興趣,凡是觀看古建筑,他都看得很仔細,現(xiàn)在樂天又仔細地觀察起來。

這鼓樓系城墻重樓式建筑,磚臺長七八丈,寬兩丈四五,高五六丈。為重樓歇山式建筑,琉璃瓦房頂,周圍有庭柱,兩面各有八角窗兩個。上面第二層為三間閣樓。磚臺南北向,有門洞,門洞兩旁有“三秦要道、八省通衡”的刻石鑲嵌。

鼓樓第二層以上里面為空,只是各層有扶梯相連,游人可以從扶梯上一層一層往上爬,每上一層都可以在圍廊上面欣賞景物。樂天一行少年逐層向上面攀登。當(dāng)他們上到第六層的時候,只見鼓樓的頂部吊著一口大鐘,白惠中介紹說,這口大鐘的響聲很大,每到夜深人靜,鼓樓的鐘聲響起,那一聲聲悠長的鐘聲奔瀉而出,似乎來自遙遠的回響,高亢而激昂,“咚……咚……咚……”一下,兩下,三下……那聲音在告訴人們,陳靜的夜晚究竟到了那一個更次,它告訴在夜晚有事要辦的人應(yīng)該采取什么行動。

白純接著說:“如果在節(jié)日里,這鼓樓的鐘聲也會增添古城節(jié)日的氣氛,因為在節(jié)日里白天也會鳴鐘,讓鐘聲為節(jié)日喝彩。尤其是每年的除夕,隆隆的鞭炮聲匯合悠長的鐘聲,仿佛要把古老的沉睡著的大地喚醒?!?

“說起這鼓樓,還有一個古老的故事。傳說這下邽城的第一任大將軍修建了鼓樓,鑄了一口大鐘吊在鼓樓的頂端,然而那口大鐘的音量不大,于是決定重鑄。按照當(dāng)時的說法,鑄鐘必須得先祭鐘,否則是鑄不成好鐘的。難的是祭鐘必須用為首祭鐘的人自己最親的人作為祭品。無奈之下,大將軍忍痛割愛,將他第二個兒子毅然投進了煉爐祭了鐘,與鐵水熔為一體,鑄成了鼓樓上的那口大鐘。又在縣城的西南角吊起一面大鼓,并且分別修建了鐘亭和鼓亭,早晨敲鐘,傍晚擊鼓,夜間打更,這就是人們常說的‘晨鐘暮鼓夜打更’。最初敲鐘既報更次又報平安,每次敲一百零八下,到后來就只報更次了,敲鐘的下數(shù)也少得多了?!?

樂天忽然想起本朝大詩人張繼的《楓橋夜泊》:“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樂天想,夜晚在渭河上的漁船上聽這鐘聲,不也有同樣的感覺嗎?

從鼓樓出來,大家沿著一條老街道向前走,他們是要到文廟去看看。這文廟位于縣城的老城街,是太宗先皇時候的尉遲敬德監(jiān)修。

現(xiàn)在大家已經(jīng)來到文廟的大門口,只見文廟大門外不遠處有東西兩座牌坊,一座名叫“賢關(guān)”,另一座名名叫“圣城”。牌坊上分別題著有“德冠古今”和“德配天地”的匾額。

進入文廟,可見一面立著盤龍照壁,為琉璃五龍壁,長四五丈,高也有丈一二。雕刻精美,形體生動,壁上雕刻著的五條龍有出水騰空之勢。五龍壁的兩旁,有磚刻的鯉魚戲浪,合起來看有“龍魚河圖”之意,五龍壁的東面是“欞星門”,門兩旁有龍鳳相配。

文廟建筑群共分四個院落。從欞星門至戟門為第一院落。院內(nèi)古柏參天。院中有泮池,正中有雙孔石橋,池子四周圍以石欄。院內(nèi)有對稱的東西屋,東側(cè)為“更衣亭”,西側(cè)為“致齋亭”。

院北三間為“戟門”。由戟門至大成殿為第二院落。大成殿為文廟主體建筑,規(guī)模最為宏偉。整個殿基為石砌高臺,臺基上為月臺,周圍繞以石欄,雕蟠螭紋。踏石階向上進入殿內(nèi)。大成殿面闊三間,暗為五間,進深四間,筒瓦歇山頂。大殿兩側(cè)為東西廊廡,各為十三間。向北東西有過角門,殿后用花墻相隔,與北面明倫堂組成第三院落。明倫堂為五間,兩邊有東西“碑林”和“掌酒司”、“典庫司”,上邊正中懸掛有“師道尊嚴(yán)”四字大匾額。

樂天一行人通過明倫堂里面的階梯拾級而上,那里有一座高臺,高臺上有“尊經(jīng)閣”。這里便是文廟的第四院落。尊經(jīng)閣是藏經(jīng)書的地方。登上藏經(jīng)閣向四方眺望,縣城景物盡入眼簾。

樂天忽然想起一個問題,這文廟就是孔廟,也叫著夫子廟,是我國歷史上歷朝歷代祭祀孔子的廟宇。這文廟里面為什么沒有孔子的雕像呢?其實樂天對這方面還不很了解。自從太宗先皇于貞觀四年下詔“州縣學(xué)皆作孔子廟”以來,目前分布在整個大唐的孔廟、文廟和夫子廟一共有二十二座,這些孔廟、文廟和夫子廟的建筑形式各不一樣。

孔子被儒家奉為“大成至圣先師”,大成殿就是根據(jù)這個意思來的。

在許多孔廟里,殿內(nèi)往往有孔子雕像,還有四配、十二哲塑像和祭孔用的祭器、禮器、樂器陳列,還有燭臺、爵、鐙、籩、簋、豆、硎等祭器、禮器,還有牛、羊、豕三牲俎,以及祭孔時演奏中和韶樂的編鐘、搏鐘、編磬、特磬、琴、瑟、簫、笛、塤、鼓、祝、敵等樂器及指揮樂舞場面的麾、節(jié)等。

有的孔廟的大門外還有泮池,池旁有井,專供祭祀孔子時沐浴盥洗之用。

從文廟出來,時間已經(jīng)不早,于是大家決定回家。一路上議論著這下邽縣城附近的著名風(fēng)景。除了前面看過的幾處較近的地方,還有幾處離縣城較遠的地方?jīng)]有到看,像慧照寺,來化古塔,石鼓山和天留山等等。

“聽說那慧照寺的香火好旺盛呢,過兩天還得去看看。”樂天說。

“那慧照寺的香火真的很旺盛,不過,慧照寺的那座古塔很有特點,高度竟然有九層,比長安的大雁塔還高兩層?!?

“還有呢,它的每層有四個門洞,塔底層南門石拱洞口浮雕二龍戲珠,工藝奇巧至極。大殿內(nèi)的佛像是銅佛,一共有五尊,銅佛體型比真人還要高大一些,端座于蓮臺之上,工藝精美,栩栩如生,遠近聞名。所以慧照寺又稱為‘銅佛寺’”。

“聽說那石鼓山被稱作‘小華山’?”

“一點不錯。那石鼓山有東南西北中五個主峰,秀峰對峙,懸崖如削,怪石林立,壁立千仞,其險可與華山媲美,其秀可與華山并提,說它是‘小華山’并不過分。山上生長著茂盛的天然松柏混交林,四季翠綠,層林疊嶂,景色優(yōu)美,自秦朝以來先后有五個朝代在此修建廟宇,是歷代文人騷客和社會名流常常涉足之地。光武帝劉秀曾在此指石為鼓,擊鼓整兵,后命人修建了‘紅花寺’以示紀(jì)念。本朝高宗先皇時候又重建廟宇,擴大規(guī)模,變成現(xiàn)在的模樣?!?

“不過我覺得那天留山并不比石鼓山差,主要是那山上植物種類繁多,生長茂盛,林木蒼翠,浩瀚如海。園內(nèi)峰巒疊嶂,奇峰如林,谷內(nèi)潭、瀑、泉星羅棋布,碧水溪流,經(jīng)年不絕,各類珍奇鳥穿梭于山林爭相鳴唱,悅耳動聽,宛如世外桃源。彌勒山、梯子崖、美女峰、畫眉谷、飛龍瀑布……這些優(yōu)美的自然景觀,使人留戀忘返。鮮竹筍、野山栗、桃、李子、杏等山珍美味更會使人回味無窮。所以這天留山真是被上天留下作為天神的游樂園了?!?

一伙白家少年們你一套他一套,把個下邽縣的風(fēng)景說得比花園還美。。

主站蜘蛛池模板: 焉耆| 涟水县| 吉林省| 夹江县| 周口市| 南陵县| 射阳县| 兴仁县| 榕江县| 杭州市| 高台县| 莒南县| 张家口市| 图木舒克市| 拉孜县| 潮州市| 承德市| 清远市| 赤城县| 东兰县| 论坛| 双城市| 蚌埠市| 阜阳市| 东海县| 廊坊市| 佛教| 哈尔滨市| 桃江县| 岫岩| 米脂县| 甘泉县| 宜章县| 鄂州市| 象山县| 平山县| 太白县| 苍梧县| 清流县| 大港区| 西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