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樂天回到了老家
- 詩魔白樂天
- 碣石頑童
- 3164字
- 2015-01-28 18:32:25
樂天出行的日期選在貞元五年己巳正月十八日。這一天,正是黃道吉日里面的明堂黃道,屬于貴人星和明輔星當值,其解詞是利見大人,利有攸往,凡事必成。白大人早早起來,忙著為樂天出行做準備。柴叔被安排一起去下邽老家,一來路上需要一個人陪著,二來也可以讓柴叔回到下邽老家與家人團聚,往后照顧一下樂天的生活。這柴叔本來也是白家的本家,論起來還是樂天的堂叔。由于他自幼不喜歡讀書,只喜歡做一些簡單的勞作,像挑水砍柴割草一類活兒,他倒是樣樣能做。成年以后,學得一手廚房的好手藝。他自己常常笑自己,說自己就是嘴饞,愛吃好飯菜,所以他就喜歡做那些活兒。
后來白大人看到這位堂兄手藝好,為人也忠厚,于是請他做了白家的廚倌。這柴叔也不在乎地位高低,對廚房那些在別人看起來低下的活兒倒是兢兢業業,勤勤懇懇。一晃幾十年過去了,柴叔也從娶妻生子到做父親做爺爺,一輩子在白大人家里就過去了一大截,如今已經年過半百了,但是家里的一大幫子人都在下邽老家,很少有時間團聚,現在有這機會,白大人就安排他同樂天一同回老家。
湘靈一家和一些鄰居,苻離五子都已經來到樂天家里,他們要為樂天送行。行簡也想跟哥一起去,爹對他說:你暫時還不要去,你們都走了,你娘有些空虛,待明年你大一些再說。行簡是懂事的孩子,既然是娘的意思,還有什么說的呢?于是行簡的心也安下來了。樂天跟柴叔出發了,柴叔扛著一個大箱子,樂天背一個包,送行的人走了一大串,千叮嚀萬囑咐。過了苻離橋,到了苻離驛站,叔侄倆上了馬車,隨著車夫一聲“駕”,馬車在寬闊的驛道上奔馳起來。馬車離送行的人越來越遠,漸漸變成一個黑點,最后消失。
過了徐州,馬車開始奔馳在馳道上。這馳道乃是秦朝秦始皇時候所修建,它是中國歷史上最早的“國道”。秦始皇統一全國后第二年,就下令修筑以咸陽為中心的、通往全國各地的馳道。著名的馳道有九條,即通上郡的上郡道,過黃河通晉的臨晉道,出函谷關通河南、河北、山東的東方道,通東南的武關道,出秦嶺通四川的棧道,通隴寧的西方道,通九原的直道等。從《漢書·賈山傳》中得知,秦馳道在平坦之處,道寬五十步(約三丈五尺),隔三丈栽一棵樹,道兩旁用金屬錐夯筑厚實,路中間為專供皇帝出巡車行的部分。可以說,這是中國歷史上最早的正式的“國道”。
馳道是皇帝的專用車道,皇帝下面的大臣、百姓,甚至皇親國戚都是沒有權利走的。沿途設有“車站”,供馬匹進食休息。
從長安到徐州的馳道就是出函谷關通河南、河北、山東的東方道。由于現在的馳道已經不再是皇帝的專用車道,普通黎民百姓的馬車也可以在馳道上跑,所以現在樂天叔侄的馬車也在這寬大的東方道快速地奔馳著。
汴州到了。自從興元元年宣武軍節度使治所由宋州移來汴州,這里就成為唐王朝最強大的藩鎮。后來李希烈稱帝,把這里作為叛軍都城,可把這里的百姓害苦了。樂天想到這里,觸景生情,心中涌起無限感慨。
鄭州離新鄭不遠,到達鄭州的時候,樂天想起了新鄭,想起了那里的家。經過戰亂,不知新鄭的家怎么樣了?樂天想去看看,但是哪有可能呢?只好等以后的機會了。
“韓城到了,樂天你還記得嗎?我們的老家就在這韓城里面的渭村,那里是下邽縣的縣府所在地。你看,那是渭河,我們渭村就在渭河以北,我們的家離渭河不過百十來步,很近的,你還記得嗎?你小時候每天在渭河邊玩,你娘把你叫回去,你又偷偷跑到渭河邊去了。你娘就是怕你不安全,時時注意著你呢。”
“那渭河邊真的好玩,河岸上到處有彩色的小石子,還有蚌殼,奧,那渭河里的小魚可多了,一群一群的都在淺水邊游玩,還有紅色的金魚,但是我們走近它們,它們一下就跑了。”樂天回憶起當年的情景。
柴叔又說:“說起來我們家的先祖還是秦朝大將軍白起的后代,白起封武安君,秦始皇因白起的功勞,封白起的兒子白仲為太原郡守,后來白家就在太原發達開來。到了兩百多年前的北齊時代,我們的先祖白建是北齊五兵尚書,由于有功于朝廷,被賜田韓城,所以我白家先祖就來到韓城安家了。白建的兒子叫白士通,任皇朝利州都督。白士通的兒子志善,他也在朝廷做皇家的侍衛官。志善的兒子白溫,就是你的曾祖父,任檢校都官郎中。就是在你曾祖父白溫這一代遷到了下邽縣居住。你爺爺十七歲就當上了鹿邑縣的縣尉,歷任洛陽主簿、酸棗縣令、滑臺節度參軍、鞏縣縣令。”柴叔對自己白家的家譜還是很清楚的。
樂天叔侄現在已經到了渭村附近,緊挨著渭村的,有一個叫著忠義里的地方,那地方有兩個相連的村莊,由于地勢有一邊高些,那地方叫著上紫蘭村,較低的一邊叫著下紫蘭村,樂天的下邽老家就在這里。由于這個村子里的村民大多數是姓金,所以這上紫蘭村又叫著“金家村”。
說起這金家村還有不凡的來歷。這渭南金姓,始于漢武帝托孤大臣金日磾,漢武帝封金日磾為敬侯,封地就在在這渭南一帶,金日磾的后人就在渭南一帶繁衍。這金家村就是金日磾的后代建立的村莊。
這金家村有三四十戶人家,算起來也不下四五百人,雖然不算大的村莊,但是也頗有點規模了。
在離金家村不遠的地方,柴叔又指一幢建筑物問樂天:“樂天你看,那個地方你還記得嗎?”樂天看看那地方,好像記起了什么:“那地方好像有個寺院吧?小時候,娘常常帶著我去那里給菩薩作揖。”柴叔說:“就是么,你記性還真好,那座寺院叫著‘紫蘭寺’,以后我們會經常去那寺院的。”
說話間,樂天叔侄已經到了一個很大的庭院大門口,庭院里面是一座座頗有特色的房子。樂天正想著,這里的房子跟淮北一帶的住房有很大的不同,就聽柴叔說,這就是我們的老家。叔侄倆站在自己的家門前向里面觀望,柴叔正說著“怎么不看見……”忽然從一棟門樓里面走出兩個年輕人,他們看見柴叔叔侄倆,都睜著眼睛看:“那不是……奧,是爹!”其中一人叫了一聲爹。
“三娃……”柴叔叫了一聲,三娃快步向爹走來,看著樂天問道:“這位哥哥是……”
“不認識了吧?小時候你們每天在一起玩,他就是你樂天哥哥,比你才大一歲,他今年要去京都參加考試呢。”
“喲,原來是樂天哥哥,早聽說你詩歌寫得很好,是到京都考狀元來了吧?”三娃說道。
“祝樂天哥哥一炮打響,金榜題名,光耀我白家門第!”同三娃一起來的堂弟白惠中說道。
“樂天,你來得好快,剛昨天接到爹的信,說是你要來參加春試,誰知道你今天就來了,走累了吧?”幼文一邊向柴叔樂天走來一邊說著話。
接著,在屋子里的人都出來了,都對柴叔和樂天問寒問暖,大家一邊說話一邊走進屋內。
經過一陣相互親熱,接下來的事情是要給樂天安排好住處,還要給樂天安排一個人照顧生活。住處倒是好辦,樂天在老家還有房屋,現在哥哥幼文住在家里,樂天自然也跟哥哥一起住在庭院東邊的老屋里。柴叔跟他們商量,讓樂天的三嬸娘照顧樂天的生活,不過是給他洗洗衣服被子,準備準備茶水等事情。廚屋的事情,自然有柴叔料理。
一切安排妥當,樂天想到處看看。想當年離開老家去河南新鄭,自己年紀還小,只有四五歲吧,現在來到這里,一切都覺得新鮮,他需要熟悉熟悉,于是在幾個堂兄弟陪同下走出了廳堂。
樂天打量自己老家的住房,原來是一棟古色古香的樓房。前面有高大的門樓,那門樓顯得磅礴大氣,門樓門洞中開,兩邊附帶側門。中門為巨幅石門,兩邊有石刻楹聯,寫的是:“門高通德德澤千尺金水波,臺仰懷清清輝一片鐮峯月。”門樓正面飾有大量精美的石雕、磚雕圖案,正面門額鑲嵌“登科及第”的石匾。
樂天還想到外面走走,看看這金家村的面貌。樂天跟幾位堂兄弟走出自己的庭院,前面是一條石板老街,街道兩側分布著一座座古宅,高大的門房和院墻,石刻的門框對聯,磚雕的龍門對,都昭示著古街的歷史滄桑。那些門房上面的巨幅磚雕石雕圖案極其精美,畫面生動,栩栩如生,墻頭有精致的重檐翹角屋頂。樂天心想,這韓城也不愧為關中的文明古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