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過生日
- 詩魔白樂天
- 碣石頑童
- 3073字
- 2015-01-22 19:30:27
正像小說家們常常寫的那樣,“光陰荏苒,日月如梭。”樂天兄弟在急切的等待中又過去將近一年的時間。這年的二月,樂天又快要過十五歲生日了。這天,紹大人告訴樂天,說紹大人的一個親戚要到淮北符離去,問樂天是不是有信帶過去。
樂天想,何不借此機會,跟哥說說心里話?于是展開信棧,正要像平常那樣寫一封信,可是樂天忽然想起跟哥分離近一年,在這近一年的時間里,兄弟遠隔,骨肉分離,樂天曾經流過多少眼淚。想到這里,樂天的鼻子里酸酸的,眼淚又出來了。正所謂“情之所動,表之以文。”樂天的靈感一下來了,一首《江南送北客因憑寄徐州兄弟》便一氣呵成:
“故園望斷欲何如?楚水吳山萬里余。今日因君訪兄弟,數行鄉淚一封書。”
樂天把這首詩裝入信封,別的話一句也沒寫。其實,有了這首詩,何止抵得上千言萬語!
信帶走了,也帶去了樂天思念家人的一片深情。
越中三年,樂天人長大了不少,從童年的樂天變成了英俊的少年。更重要的是,三四年的離亂生活,使這位詩歌天才積累了極為豐富的情感素材。
童年時代,樂天讀杜甫老先生的詩,尤其讀杜甫老先生關于描寫戰亂的詩,常常感到好笑。樂天清楚地記得,當年讀杜甫老先生的《三吏》《三別》,常常跟兄弟們模仿作品里面的人物,模擬作品里面那些人物的口吻,作出一些滑稽的表演,逗得大人們和小玩伴們的一陣陣大笑。
現在回想起來,那時候自己是多么幼稚,多么天真。雖然能夠熟練地背誦《三吏》《三別》,但是實際上根本沒有讀懂。
在自己親身經歷了一場持續數年的戰亂之后,現在再回過頭去讀杜甫老先生的《三吏》《三別》,才深深感到當年杜甫老先生內心的沉重和無奈。杜甫老先生在詩歌方面是奇才,不愧為“詩圣”的稱號。但是他在動亂的社會現實面前,他無能為力。為了活命,他也只能作為避難大軍中的一員,遠遠地逃到巴蜀避難,在他那低矮的茅屋里發出一聲聲呼天搶地的呼喊與浩嘆。
杜甫老先生之所以活得苦活得累,還由于他過于關注百姓的痛苦與不幸。在他的眼前,看到的全是在亂世中苦苦掙扎的不幸者。《三吏》《三別》里面的故事,并不全是出自于文學天才的想象力,實際上,像《三吏》《三別》里面的故事,在亂成一窩粥的中原大地,幾乎是隨處可見。如果我們的杜甫老先生采取另外一種處世態度,在社會大動亂面前睜只眼閉只眼,我們的杜甫老先生大概也不至于活得如此痛苦。
歷史總是不斷地重演,“安史之亂”剛過去不到二十年,李納李希烈的叛亂又來了。童年的白樂天正趕上了這一歷經四年的大亂,讓童年的樂天飽嘗離亂之苦。
精神打擊和精神折磨接踵而至,樂天在經歷太多的無奈之后,少年樂天似乎過早地成熟了,他開始從佛門尋找精神寄托。他越來越頻繁地來往于佛教寺廟,以寺廟為題材的詩歌吟詠也越來越多。云門寺、戒珠寺、平陽寺、楓橋大廟、曹娥廟、清風廟、長慶寺、舜王廟、城隍廟、羊山石佛寺、禹廟都是樂天常去的地方。
樂天常常想起流溝寺的大肚菩薩。樂天想,這人間的不幸事不平事太多,如果能夠像大肚菩薩那樣坦然處之,這人間的煩惱可能要少許多。不過話是這么說,做起來談何容易!樂天明白,自己要像大肚菩薩那樣超脫世俗,自己也做不到。
樂天的十五歲生日又來到了。細心的娟子給柴叔打了個招呼,弄幾個菜,為樂天做一個生日,大家高興高興。
家宴雖然簡單,氣氛倒還不錯。同飲三杯過后,柴叔娟子和行簡依次給樂天敬酒。柴叔給樂天敬酒的理由和祝詞是:“要得好,大敬小,祝樂天前程萬里,做當今的李太白!”娟子行簡一同鼓掌助興。樂天回敬的祝詞是:“祝柴叔身體健康,萬事如意,心想事成!”柴叔補充道:“只要樂天能很快回到苻離跟家人團聚,我柴叔萬事也如意了心想的事情也成了!”
樂天愣了一下,但很快回過神來,隨著一聲“謝柴叔”的回敬語同飲了一杯。
娟子給樂天的祝詞是:“祝樂天早日成為皇帝爺封的詩仙……”話沒說完柴叔和行簡都鼓起掌來,又聽娟子說出了下一句:“祝樂天早日找到美若天仙的小太太!”大家都笑起來。
“喝酒喝酒!行簡忙催二哥和娟子姐喝酒,于是二人一飲而盡。
小行簡的祝詞更加幽默:“祝二哥早日跟我二嫂拜堂!”
這玩笑也說得有些離譜,二嫂還不知道是誰就祝他們拜堂了。
大家興致正濃,忽然樂天低下頭不高興了,大家逗他說笑話,想不到樂天竟然流眼淚了。大家的心里明白,樂天心里想著什么了。
樂天想起他在河南老家的生日,那時候,每年過生日的時候,娘總要為我的生日張羅生日宴會,還要為我的生日準備生日蛋糕,生日禮物總是讓我感到新鮮有趣。記得有一年,娘給我的生日禮物是一個很大很好看的風箏。晚宴之后,我們一家人都來到屋后的大草坪放風箏,那風箏越飛越高,大家要我給風箏拉著線,我們大家都跟著風箏跑。由于眼睛向上面看著風箏,我有幾次都被地面的土坷垃絆倒,但是我的眼睛仍然看著風箏,爬起來又繼續向前面跑……
樂天又想起他的十二歲生日。那是他在苻離度過唯一的一個生日。雖然那個生日過得不愉快,但是卻讓樂天終生難忘。記得生日那天,爹沒回家,鄰居們一天到晚都驚慌失措地到處跑,不時傳來恐懼的叫喊聲。吃晚餐的時候,大家議論著外面的事。忽然外婆說今天是我的生日,她不說還好,她這一說,娘就看著我哭了,外婆也流眼淚了。大家的心里都覺得不好過起來,糊里糊涂地一頓飯就算吃了。
想到這里,樂天的鼻子里酸酸的,眼淚又出來了。樂天擦干眼淚,繼續想他的心思。
算到今天,樂天已經在越中過了三個生日,前兩年還好些,雖然在遠離家鄉,但是畢竟有娘在身邊,還有一大家人在身邊。現在不同了,爹娘都遠在淮北,哥也不在一起了。不知道什么時候才能跟他們團聚?
“樂天,不要想得太多,過一段時間我柴叔帶你們回苻離去。”
“謝柴叔,也許爹娘真的會要我們回去了吧!”樂天知道柴叔是安慰自己,但是憑直覺,柴叔的預言也許快要實現了。
就在樂天過了十五歲生日后的第三天,爹來信了。樂天急忙打開信,剛看到兩行字,樂天就拍著手掌歡呼起來:“回去了!回苻離去了!”樂天急忙把消息告訴了柴叔,他要柴叔趕快準備,馬上就走,越快越好!
畢竟柴叔想事情周到,今天就走,未免過于匆忙,今天晚上,應該略備薄酒,請紹大人到家
略敘別情。
事情就這樣決定下來了,今天做好準備,明天吃了早點就走。
馬車已經停在了家門口,柴叔娟子和樂天兄弟正忙著向馬車上搬放行李。
紹大人來了,樂天忙迎上前去,心中有千言萬語,一時竟不知道從何處說起,只是把眼睛瞪著紹大人,半日才吐出幾句話:“紹叔叔,我們要走了,叔叔要珍重!叔叔大恩,樂天銘記在心……”樂天說著話,喉嚨就哽住了,眼淚也出來了。紹大人把樂天擁入懷中,忙安慰樂天:“孩子,不要難過,還記得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嗎?‘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與君離別意,同是宦游人。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
紹大人剛剛念完王勃的詩,樂天一下破涕為笑,忙說:“謝謝紹大人與晚生共勉!他日如有緣分,當常常與叔叔互相唱和!”
紹大人本來很喜歡樂天,此時分別,也有些難分難舍。突然,紹大人把雙手搭在樂天的雙肩囑咐道:“好孩子,你天賦超群,前程無可限量,望珍之勉之!今去淮北,一路山高路遠,祝你們一路順風!順便代叔叔向家中二老問安!”
隨著車主的一聲“駕!”,馬車開始在石板街道上奔馳,馬車上的四人向紹大人一家頻頻招手告別。
“別了,越中!別了,在苦苦盼望中等待了三年的越中!別了,越中!別了,這座有著悠久歷史的古城,這座有過輝煌文明的江南名城!”
馬車載著樂天的希望,也載著樂天對越中這座江南名城的依戀,向北奔馳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