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江南水鄉,果然處處皆奇景
- 詩魔白樂天
- 碣石頑童
- 3130字
- 2015-01-18 18:50:08
走過“鏡湖細柳”,大家繼續向前面走。由于樂天兄弟先后在中原一帶的長安、洛陽、新鄭住過,對北方的市鎮和民居比較熟悉。后來又遷移到了淮北,對淮北一帶的市鎮民居也有所了解。現在到了長江以南的典型水鄉,他們對這里的市鎮面貌和民居風格產生了興趣。他們一邊在街道上走,一邊注意觀看這里的市鎮風貌和民居。
由于這里處在長江下游和太湖水網地區,氣候溫和,季節分明,雨量允沛,居民的生產和生活無不依賴著水,這種自然的環境和功能的需要,塑造了極富韻味的江南水鄉民居的風貌與特色。
江南水鄉民居在單體上以木構一兩層廳堂式的住宅為多。為適應江南的氣候特點,住宅布局多穿堂、天井、院落。構造為瓦頂、空斗墻、觀音兜山脊或馬頭墻,形成高低錯落、粉墻黛瓦、庭院深邃的建筑群體風貌。水鄉多河的環境出現了水巷,小橋,駁岸,踏渡,碼頭、石板路、水墻門、過街樓等等富有水鄉特色的建筑小品,組成了一整套的水鄉居住環境。
由于江南水鄉一直是全國文化最為發達的地區之一,人才薈萃,因而水鄉城鎮的許多住戶是詩書傳家。又由于物產富庶,工商繁盛,這些城鎮歷來是官宦退隱、富戶別墅、學士散居之地。那些有文化素養的人當然是精心營造房舍;而一些富紳商賈也附庸風雅,聘請飽學之土籌劃,所以在許多水鄉城鎮中留下了不少精美的院宅。
這里的住宅外層一般都有很高的磚雕門樓,這是做在前后進腰門上的,是純粹用來做裝飾性的特征構件,門樓上都題有匾額。
這里的住宅多為木樓房,可是在樓房與樓房之間都有磚墻隔開,看樣子是為了防火吧。墻基多用條石,石灰粉刷。
這里的屋頂鋪青瓦,整個屋頂成向內微曲的屋面,屋脊的做法花樣很多,有的在兩頭做簡單紋飾。也有的在屋脊做成龍、雞等花飾。
現在在大家面前出現了一座高塔,原來他們已經到了一個公園門口。公園門前同樣有一塊石碑,大家走近那石碑,石碑上又是一首詩,題目是“塔晴嵐赭”,詩曰:
“黛色雙峰擁古塔,宛如瑪瑙飾奇葩。臨軒聽雨數滴翠,登閣望晴歌綴嘉。深水淺溪騰瑞氣,繁花秀木吐丹霞。泠然鐘鼓聲聲遠,歸又魂牽小九華。”
下面是景點說明:
“‘赭塔晴崗’系‘蕪湖十景’之首,久負盛名。赭塔坐落在赭山公園的‘九華行官’后院,其依山擁寺,氣勢雄偉;四周茂林修竹,芳草萋萋,‘每當雨后,嵐光飄緲’,景致分外綺麗。雨后斜陽,登臨遠眺,領略‘大江煙外動,春鳥渚邊鳴’的詩情畫意;盡覽江城廣廈櫛比,大道縱橫,山水環繞,花樹繁茂的一派生機勃勃的風光,令人如入畫中。”
不知不覺,大家已經來到城郊的一個地方,只見正前方不遠處,一座山峰巍然屹立,迤邐向遠處延伸。大家正議論那座山,忽然看見前面不遠處有幾位中年男人也在對著那座山上說話:
“老哥,從這赤鑄山往那個方向過去,那邊那些山叫什么山?”
“這邊這座山叫神山,再過去一點就是火爐山,再過去就是馬鞍山了。聽說那馬鞍山的形狀兩頭高中間低,遠遠看去就像一副馬鞍,所以叫著‘馬鞍山’。”
“你們別小看這赤鑄山,那里有許多傳說故事呢。相傳春秋時干將在此設爐造劍,三年成雌雄,其劍青光閃爍,鋒利無比。至今山上仍存‘淬劍池’、‘砥劍石’、‘鐵門檻’等遺跡。奇怪的是,那‘淬劍池’的位置正好在山的頂峰,池不大,水也不深,但一年四季水勢如常,永遠也不會枯竭。水清澈得可以當鏡子照,真是太神奇了。”
“原來那干將莫邪的典故出自這里。”
“那一首贊美赤鑄山的詩,老哥還記得嗎?”
“我這人腦子懶,不喜歡記東西,你老弟記性好,把那首詩再背背吧,大家也享受享受?”
“我來試試,只怕背錯了,各位莫要見笑。好啦,題目就是《赤鑄青鋒》吧,詩曰:
‘沉沉霧靄籠逶迤,赤水赤山擁赤旗。一柄青鋒平地起,萬叢翠柏接天齊。神如隱約**畫,雄似巍峨鐵鑄詩。北望群山迷亂勢,而今更喜雨逢時。’”
“沒背錯沒背錯,就是那樣的。”幾位男子都拍起了手板。
由于那位男子聲音洪亮,吐字清楚,這首詩一下倒被小樂天記住了,于是小樂天也大聲吟誦起來,惹得那邊幾位男子頻頻向這邊使眼色。
忽然其中一位男子向著樂天一家人走來,當那人走近樂天兄弟的時候,忽然問樂天兄弟:“剛才是哪一位小哥吟詩?”
大家有點奇怪,這人為什么特意走過來問是誰吟詩?莫非小樂天念錯了?于是就聽樂天回答道:“怎么了?是不是背錯了?”
“不不不,原來剛才就是這位小哥吟詩吧?神童!真正一個神童!”大家正感到有點訝異,又聽那男子說道:“從來只聽說有‘過目不忘’的,看來這位小哥卻是‘過耳不忘’,真正一個神童!”
幼文行簡都以為樂天剛才念的詩是在哪里看過,卻不知道樂天是剛才聽那男子吟詩時一下記下來的,只有這位男子心里明白,這首詩是他們的老師在前幾天剛寫的詩,剛才他背這首詩的時候,竟然被這小哥記住了,你說他們的心里驚訝不驚訝呢。
忽然那男子把手招了招說道:“來來來,我們談談!”于是大家走到一起了。剛才問話的那位男子向其他三位男子介紹說:“剛才就是這位小哥,把我們老師那首詩背下來了,聽一遍就能背下來,你們說這位小哥是不是神童?”
其他三位男子聽了,一齊露出驚訝的神色。不過他們相信這是事實,千真萬確的事實!
“幾位小哥,你們是這蕪湖本地人吧?”一位男子問。
“不呢,我們是從北邊逃避戰亂來的。”
“從河南過來的?”
“不,從淮北過來的。”
“聽說淮北的白大人當年同五百將士堅守徐州,兩萬多賊兵圍困徐州四十多天也沒攻下,最后援軍趕到,解了徐州之圍,這事你們可知道?”樂天兄弟聽到這里,萬分驚訝,這么大的事,爹為什么從來沒提起過呢?幼文沉著答應道:
“這事我們倒沒聽說過,不過,那白大人倒真的是我們兄弟的老爹。”
幼文這句話一出口,幾位男子一齊驚訝道:“原來幾位小哥是忠良之后,怪不得有如此天賦,小哥前程無量,幸會!幸會!”
“幾位叔叔是當地人吧?”樂天問道。
“不呢,我們四人是從余杭那邊過來的,到這里看看我們的老師,順便看看風景。”
“這蕪湖有許多好風景吧,幾位叔叔可都熟悉?”
“幾位小哥,要說這蕪湖的風景,我們四人倒是很熟悉,小哥想聽叔叔說說?”
樂天三兄弟一齊點點頭。
一位男子指著一個方向說:“幾位小哥,你們看看那個方向,那地方有一個湖,名叫奎潭湖,是蕪湖周圍最大的湖泊。三國時期,周瑜曾是南陵首任縣令,奎潭湖就是周瑜訓練水師的重要場所。湖邊有東吳名將黃蓋的墳墓。”那位叔叔停了停,繼續說道:
“奎潭湖素有‘魚米之鄉’的稱號。湖中分布七個小島嶼,遠遠看去,就像七顆碧綠色的珍珠鑲嵌在蔚藍的寶瓶里,真是好看極了。”
另一位叔叔指著一個方向說:“小哥你們看,那個地方有一個景點,叫著‘玩鞭**’,也是‘蕪湖八景’之一,千百年來以其動人的歷史典故為世人所傳頌。那里有著名的玩鞭亭,亭高三丈,兩層,八角八柱,金碧輝煌。亭內繪有晉明帝遺鞭脫身的壁畫四幅,栩栩如生。”
又有一位叔叔指著一個方向說:“小哥你們看,那個方向有一個景點,叫著‘雙江塔影’,那里有一座塔叫著‘中江塔’,它巍然聳立于青弋江與長江交匯處的江堤上,半依鬧市半偎江,古人譽之為‘江上芙蓉’,那中江塔為磚石結構,高十丈多,每層每間均有一門,門兩邊各有一窗,專供夜間置燈,用來給往來船只導航,所以中江塔堪稱為蕪湖地域位置的標志。還有,該塔雄視雙江,影映二水,晨曦夕照,塔影長長,朝映浩浩大江,夕移清清弋水,波光塔影,美不勝收。入夜,月華皎皎,漁火點點,月升影移,波蕩影晃,伴之濤聲鈴聲,更令人陶然悠然……”
不知不覺間,時間已經不早,樂天兄弟同四位偶然邂逅的叔叔在一連聲“再會”的告別聲中,各自走回自己該去的地方。
回到客棧,樂天兄弟向娘問起保衛徐州之事,娘含糊地告訴他們:“這事我也不太清楚,你們可以問嵐子阿姨,她很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