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古墓遇險
- 問鼎長天之二樂出伽藍
- 錦官舊人
- 3507字
- 2024-01-06 20:26:36
劉卿在這個時候,忽然像泄了氣的皮球扭身回去她原來的座位,邊走邊走邊頭也不回地說:
“唉,說半天有個毛線用啊,那鼎不還是丟了,還有那些你們找不著的也就找不著了。”劉胥凝視著她的背影,喃喃道:
“公良和我剛剛找到《周易》的抄本還沒有著落,偏偏他,他——我說公良,咱們下一步怎么辦啊!”最后兩句,劉胥提高了嗓門直接向公良成喊話。公良成也就直接通過彡濤的嘴說道:
“咱們已經確定了這個手抄本的存在,但是我畢竟還沒有見到真本,也不知道這個本子是我抄錄的還是同時代別人的杰作,總之——”劉卿聽到這個話來了個180度大轉身,跑到劉胥的面前,雀躍道:
“你們真的找到了一個東周末年的《易經》抄本?管他是誰抄的,先把它弄回來再說啊!”劉胥有些不知所措地望著她,更不知該怎么往下接,倒是晁光早已看透了他的小心思,趕緊圓場道:
“公良啊,這手抄本你們是怎么找到的,跟我們大家伙講一下,這可是我最近聽到的最好的一件事啦。”公良成目前也對劉胥所遇這千載難逢的機會有了掂量,不禁也添把火道:
“廣陵王啊,這事的來龍去脈你比我還清楚啊,就由你給大家講講啊,咱們這里面藏龍臥鳳的,沒準誰就幫你把這事辦了呢。”聽到“藏龍臥鳳”這幾個字除了劉卿和劉胥似乎沒聽出來外,別的人都已心知肚明,彡濤和任七蒔又適時對視而笑。就見那劉胥的眼睛里立刻閃出了光亮,尤見之前劉卿毛茸茸的秀發就擦著自己的胸膛,立刻如英豪復生般講述了起來:
“長期以來,《易經》都被用作“卜筮”。但《易經》卻不僅僅局限于卜筮,它涵蓋了世間萬物,亦是中華文化的杰出代表,內容有哲學、政治、生活、文學、藝術等方方面面,也有人將其稱為中國第一經。《易經》其實包括《連山》、《歸藏》、《周易》三部易書,這個時代的人都知道除了《周易》,其余兩部易經已失傳了。”劉胥本來也想象彡濤一樣像個學者一樣講述,誰知他忽然看見了劉卿不耐煩的臉,急忙改口,
“這要說起來也有近20年了,一直在外面奔波的公良突然聯系我,說他一直跟蹤的那個盜墓賊到了貴西南,他跟過去后,卻聽到了——”
“哎呀,盜墓賊嗎?很厲害嗎?啊,這太難得了,給講講唄?”劉卿本來都已經在墻邊坐下,面無表情地坐著,卻聽到劉胥下面的話,直接從墻邊沖了回來,沖著劉胥半撒嬌半央求地嗲聲說道,惹得劉胥的臉一下紅到了脖子根,馬上改口開始講這個盜墓賊,雖然這些都是他從公良成那聽來的,愛情的力量卻使他講得如自己親眼所見,親身經歷一樣:
“現在盜墓的一定要熟知老祖宗的風水知識,這樣才能找到古墓的所在地。像很多盜墓的人都是非常精通《易經》這樣的風水書籍的,然后再借助現在比較先進的探測儀,所以就很容易能找到一些古墓。偏偏在盜墓的圈子里卻有一個非常厲害的人,他基本上不需要借助一些外在的工具就能看出來哪里有古墓,所以還是非常厲害的,這個人就是言老三,他只要看一眼就知道哪里有古墓,這讓一些專家都覺得很不可思議。他就是靠挖掘了一個連專業的考古人員都沒有找到的古墓而在圈子里出名,并很快被抓了進去,而只有在他進去之后,大家才發現他只有小學的文化,所以這就更讓人非常驚訝了,因為只有小學文憑,卻將《易經》這樣的書籍看得那么透徹,實在是很讓人意外。其實是因為言老三很小的時候,就非常喜歡看這些有關于研究風水的書籍,像《易經》就是他從小就看的,所以讓他長大之后才對風水有這么深的了解。而且此人據說做事縝密,竟然有一本真實的‘盜墓筆記’,上面有十幾頁記錄了他所有盜竊的文物,其中還標明了年代,這樣給他毫無疑義的定罪提供了極大的便利。
本來大家都以為他會死在獄中時,卻因為有一天英勇救助同牢的囚犯而獲得減刑,并在幾年后出獄了,而這時大家基本把他都忘記了,他卻出來做大案了。也是該著,公良因為多年來總結的經驗,盜墓賊十盜九賭,就常去一些隱秘的賭場轉悠,有一天他在一個隔間外聽到有人操著一口貴西南的口音得意洋洋地說:
‘這種小事有什么搞不明白的,哈哈小九那個傻子昨晚上給我吹吹達達的,他不知道我是誰我到也不會怪他,啊?他說的啥,哈哈,他說白天踩點是通過山水走勢來找風水寶地,這些風水寶地往往都是古墓葬所在地,找好之后用手機拍下來,到了夜里再前往那片區域利用探桿插入土層探尋古墓葬的具體位置,他可以根據古墓葬墓穴的走向判斷出古墓的年代,確定了古墓葬的具體位置后,就用那鏟子之類的工具開挖,直到挖出古墓葬的墓穴,然后就可在在墓穴中找尋文物。哈哈,用那么費事嗎,你只要把錢給足了,明早我帶著我的扎子去,幾下子就能告訴你地下有沒有貨,還踩點,啊呸,累死他孫子算了。嗯,我還帶著半袋子籽兒,絕對給你們善后。’公良聽到扎子以后,立刻就知道屋子里的人是誰了,因為他早就聽說每年的6月至10月之間,是莊稼最為茂密的時候,能夠藏人,也是言老三這樣的老賊頻繁作案的時期,而當時正值夏至。他自制了一個盜墓的器具,名叫‘扎子’,是用幾段鋼筋制成的,不僅可以折疊,還攜帶方便。他只需要將扎子扎進土里,然后拔出來,根據扎子上的泥土顏色來判斷下方是否有墓。還有就是言老三的善后方式特別高明,他每次盜墓的時候都會帶一捧草籽,在他離開后就撒在被挖開的泥土上,所以他的盜墓痕跡就會被不久后長出來的草給掩蓋掉,也就是說,這就是言老三無疑了。
于是公良不吃不喝,不敢閉眼地跟蹤著言老三,最后竟來到一處令他大吃一驚的地方——一處四周包谷飄香的田地,中間空曠的土地上,很明顯這里的墓室已經被掏空,連棺材也被人偷走了,真是所到之處,寸草不生。這已是一片盜墓的現場,很多盜墓賊把現場布置成耕地的樣子,就是為了掩人耳目。可言老三卻在這里停下來腳步,公良兄和他的搭檔林城則借助著翻騰的包谷藏身,遠遠看著言老三在那里扎扎停停,忙活個沒完,他身后還跟著一個背著鐵锨的壯漢,不厭其煩地跟著他走走停停。清晨的薄霧包裹著整個田地,公良看不清他扎的都是什么地方,但大多離包谷棵很近。突然他扔下了扎子,彎身拔起幾棵包谷,然后用手比劃了一個圈子,身后那個壯漢立刻將一圈包谷拔了個精光,然后在露出的空地上快速地挖起來,竟很快把自己隱去了坑底。
沒多久,言老三也跳進了坑里。為了能看清楚前面的情況,公良和林城走得離那大坑越來越近,等到能看清坑沿,真是嚇人不輕,坑底竟是一個黑乎乎的洞口,言老三和那個壯漢早已不見了。公良和林城對了下眼色,兩個人也毫不猶豫地依次跳了下去。后來,后來你看到了什么,公良兄要不你來講吧。”劉胥講到這,終于挺不下去了,呼喊開公良成了,不想數秒內都沒有公良成的聲音傳出,彡濤也奇怪,他似乎都感覺不到公良成的存在了。這時劉胥忽然想到了什么,趕緊說:
“啊,公良兄,我不該提起你的這段傷心事,還是由我來給大家講吧,我簡短帶過。公良兄和林城驚奇地發現這竟是個坑口——”
“什么是坑口?”劉卿那呼扇個不停的無辜大眼睛令劉胥忘了自己的承諾,馬上誠惶誠恐地講道:
“考古學中,會用“坑口”來描述青銅器的保存環境或保存情況,而這個坑,就是旁邊被盜的古墓主人用來存放青銅器的,就連考察的專家都沒有發現的墓葬,又讓言老三發現了。當然考古中會有“干坑”“水坑”“生坑”與“熟坑”之分。
干坑一般指的北方干燥地區出土的青銅器,不同的埋葬地區也導致了出土青銅器的皮殼、銹色有所不同,干坑保存較好的青銅器器身只有一層薄薄的綠銹,部分狀態極佳者甚至會返銅光或不銹鋼色,基本無銅銹,幾乎與剛鑄造出來時無異。
水坑是指在南方,特別是離江河很近出土的青銅器,質地銹色呈現出碧綠色彩。出土于水坑中的青銅器往往為‘西瓜皮’色皮殼、無銹或有‘黑漆古’皮殼,水坑的青銅器也因水坑程度差別而不同,全水坑的青銅器因金屬流失、銹蝕嚴重導致質量變輕、質地較差,半水坑的青銅器保存情況相對較好。
熟坑是指傳世的或出土很久的青銅器,由于長期把玩,青銅器表面凸起的部位因手磨而呈現光亮的狀態,也可以理解為因把玩而出現包漿感。而熟坑相對應的是生坑,生坑一般指新出土的青銅器,或者是出土幾年后,仍保持著剛出土時候的狀態,表面未做人工處理的青銅器。一般把這種情況稱為生坑。這樣,那里因離大江很近,故而是個‘水坑’。等他們可以基本憑助手中時而打燃的打火機微光看清墓中的情形時,言老三和那個壯漢也發現了他們,為了不損害青銅器,公良成和林城采取躲閃,不敢硬攻,誰知言老三拿著兩個貴重的器物悄悄跑了,林城被壯漢的拳腳傷到厲害部位,在公良的幫助下,兩人才制服了那壯漢,大家剛想離開,不想言老三在地面上觸動機關,將墓門關閉了。
墓中的空氣越發稀薄,最糟糕的是,那個壯漢在誰都沒注意的情況下忽然發起了攻擊,重傷了林城后,自己也被他倆打死了。接下來,林城用自己的身體努力地托舉公良兄,使他靠近一個稍稍空氣充足的角落,直到自己沒有了呼吸。公良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