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襄對于李無漾的話心中不喜。
“世侄,能有這樣的見識確實不錯,只可惜你還是太年輕!”
“這些賊寇無非是受到了闖賊的蠱惑,順風仗倒還有點用處,但是一旦真正遇到了我大明的精銳,竟然成不了什么氣候!”
“更何況這一路上多是重要關隘,大同鎮守軍極多,根本不是他們能夠攻得下來的!”
李無漾聽到這話,心里有些沮喪。
果然這些家伙一個個想得太好了。
李自成手底下聚集的人才也不少,劉宗敏,高一功,袁宗第,李過都是難得的將才,再加上有李巖,牛金星,宋獻策等人的輔助,可謂是氣候已成。
若非是后期剛愎自用,縱然金兵入關,也討不到什么好處。
本想借此機會提醒吳襄,不承想吳襄對此也并不在意。
“世伯說的是,終究是小侄年輕了!”
兩人天南地北地閑扯了一番后,都有一些意興闌珊。
李無漾只能找一個理由離開。
等到李無漾離開后,吳襄冷哼一聲,眼神中充滿厭惡。
這時從后面走來一名女子。
“父親,這襄城伯之子李無漾究竟如何?聽說此人目前為太子屬官,能被太子殿下看中,想必應該有些才學!”
吳襄滿臉不屑地說道。
“不過是個嘩眾取寵,口無遮攔之輩,也不知太子殿下究竟看重他什么,估計也是看上了他父親手中京營的兵權!”
“闖賊不過是一些叛逆流民,手里多了幾個私鹽販子和幾個落榜書生,以為就能翻了天了,也就只有這種沒見過世面的才會認為他們有出息!”
想到這里,他嘆了一口氣,將目光看向他的女兒吳秀娘。
“秀娘,這李無漾沒什么大本事,如今的襄城伯府也配不上我吳家的門楣,我看成國公府的小公子,倒還不錯,若是未來,你嫁到成國公府,等到成國公府的世子一繼承爵位,你就是國公夫人,總比跟著李無漾那小子要好得多!”
吳秀娘嘆了一口氣,這事情可不是他能夠決定的了的。身為吳家之人,自然需要為吳家的利益著想。
“可是,我吳家與襄城伯府已經定親了,若是這時悔婚,會不會對我吳家造成影響?”
吳襄搖了搖頭。
“放心,此事為父已經有所安排,那成國公府的公子朱振清對你用情不淺,你找個機會將這件事情說出來!”
“相信以成國公府的實力,那李家人也不敢說什么!”
吳秀娘面色灰暗,這種事情又豈是他能夠做得了的,想到這里她有些猶豫。
“父親,此時這么做,我們吳家與襄城伯府的關系可是徹底完了,而且鬧出去也不好看!”
吳襄深深地看了一眼自家女兒。
也知道自家女兒的意思,成國公府的朱振清在他們吳府已經多次,但是這兩人的關系卻一直不咸不淡。
很顯然,吳秀娘并未看上朱振清,只是迫于家族的壓力罷了。
想到這里,他無奈地嘆了口氣。
“罷了,此事你就不用管了,為父自然會安排人去做!”
“不過你也要清楚,你是我吳家的人,也當為我吳家考慮!”
吳秀娘苦笑一聲。
“請父親放心,女兒明白!”
李無漾回到襄城伯府,心情也不見得多好。
本想借此機會提醒吳襄,至少給他和太子殿下更多的反應時間。
卻不承想吳襄志大才疏,卻完全沒有將李自成當成一回事,如今距離李自成打上京城的時間越來越近,他心中沒有緣由地一陣焦灼。
福伯看到李無漾的臉色,便知自家少爺在吳家受了氣,心中憤憤不平。
“少爺,不必再想吳家的那些腌臜事,回去老爺自會處理。剛剛下頭人來報,咱家有意出手的那些田地鋪子已經賣出去了!”
“甚至因為在京城的原因,還多賺了不少!”
聽到這話,李無漾心里好受了一些。
這京城不是久留之地,總歸是要離開的。
留著這些沒用的東西倒不如當做在南方重新發展的本錢。
李無漾回到府邸之后,便將自己關在書房里,準備開始謀劃下一步。
“少爺,老爺請您過去一趟,有客人來訪!”
門外傳來福伯的聲音。
李無漾打開房門,心中疑惑。
“福伯,什么人來了?”
“不是有父親在嗎?怎么搞得如此大的陣仗?”
福伯附耳過來,小聲地說。
“少爺有所不知,這次的客人可不是一般的客,而是惡客!”
“惡客?”
李無漾心生疑惑。
雖說自家老爹沒什么太大的本事,但是也不輕易得罪人,又哪來的惡客。
福伯小聲地說道。
“此人正是成國公府當代成國公朱純臣,少爺有所不知,咱們家與成國公府都是永樂時期的勛貴,自然在權力方面有不少沖突!”
“咱家老爺和成國公朱純臣年輕的時候關系很差!”
這時福伯左右看四周,無人小聲地說道。
“聽說老爺當年在青樓里與成國公爭風吃醋,回頭就約了幾個將門子弟將朱純臣給打了一頓,最后套了麻袋,扔到城門旁的臭水溝里,直到天亮了才被人發現!”
李無漾聽到這話,頓時眼前一亮。
沒想到自家廢物老爹年輕的時候竟然還干出如此大事?真是難以置信。
“最后呢,成國公府有沒有報復回來?”
福伯搖了搖頭。
“沒有,當年參與的將門子弟很多,那時的成國公也不想把事情鬧大,只是咱家老爺可倒了大霉了,先伯爺知道此事,大發雷霆,把老爺吊在樹上一頓抽,聽說兩個多月下不來床,老慘了!”
李無漾收起了吃瓜的想法來到大廳。
果然看到自家便宜老爹和一個中年人在那里坐著大眼瞪小眼。
李國楨看到自家兒子來了,頓時眼前一亮,笑瞇瞇地喝了口茶。
“兒呀,你來了,為父給你引薦一下,這位便是當代成國公朱純臣,咱們大明數一數二的存在!”
“想當年,朱國公爺年少成名,在城外的臭水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