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的時間過了一大半,時間到十點左右的時候,坎特走在河流旁邊,前面的路卻被一片地形給阻擋住了。
坎特的眼前,一大片十幾米高的山崖擋住了去路,扭頭看去,這樣的地型連綿不絕,一眼望不到邊。
令人感到驚奇的是,坎特面前被崖壁擋住了去路,而在河的對岸,卻是開闊無比,一覽無余,一眼就可以看到遠處河流的走向。
坎特對于眼前的這個景象,一時之間也有些不知所措,因為他之前從來沒有碰到過這種情況。以前河流兩邊的路都是比較平坦開闊的,這次他也是第一次在河岸邊碰到這種地形。
坎特觀察了一下情況,思量著對策。從簡單省事的角度去看,他其實應該繞過這片山崖,到河對岸去走接下來的路。
坎特卻對這種做法并不放心,他此前從未這么做過,只是在河單獨的一條岸邊行走,然后在平坦的路面一路走到了這里,中途并沒有嘗試過穿越這條河流到達河的對岸。
這條河流其實并不深,徒腳就可以走過去,但水流比較急,坎特擔心走過去的時候會被水流沖倒發(fā)生危險。所以為了安全考慮,在沒有必須的情況下他都沒有這么做過,可現在他不得不面臨做出這個抉擇。
為了能繼續(xù)行程,坎特迫不得已要第一次嘗試去穿越這條河了。
坎特脫下了自己的褲子和鞋子,把衣物抱在手里,避免被河水打濕。然后他走向河邊,踩入水中,準備行走到河對岸。
坎特走了幾步,幾米的距離很快就被他甩在身后,來到了河中央。
河水中央的水位比他想象的要深一些,水已經沒過了他的小腿膝蓋,來到了大腿的位置,坎特幾乎要被強勁的水流沖倒。坎特此前的預感并沒有錯,河流遠沒有表面看上去那么安全,它的深處其實也暗藏著危險。
坎特抵抗住這股沖力,又艱難地邁出了幾步之后,河里的地勢才漸漸高了起來,讓他開始脫離水流,最后總算是有驚無險地上了岸,到達了河對面。
坎特穿上衣物后,呼了一口氣,緩解了一下內心的緊張,才選擇繼續(xù)上路。
接下來,坎特行走在這條河邊,所面臨的地形卻是越來越復雜,好幾次都不得不再次穿越到河對岸,才得以接著走下去。有一次甚至河兩岸都無路可走,坎特只能走進河里,在靠近岸邊的水中一路往前趟水了幾十米,岸上才終于有好走的路。
坎特在其中也發(fā)現了一些跡象,那就是在越發(fā)復雜的地形中,周圍的植被也漸漸豐富了起來,綠色占據了更多的視野,坎特不知道這對自己是否意味著好壞。
隨著時間的推移,坎特發(fā)現自己逐漸已經走進了一片森林之中,周圍的環(huán)境已經大似不像以前,是黃土與灌木的組合,植被豐富得不像話,坎特大有一種此前在山脈中行走的感覺。
坎特的路更不好走了,不僅有復雜的地型阻擋,現在又多了這些密集的植被,坎特更多的時候為了省事只能學之前的做法,在河里淌水前行。
坎特注意到旁邊的這條河也與此前有些不同,它變得更窄了,從此前的二十幾米變成了現在只有十幾米寬。
河流的變窄并不意味著它的水量也變小了,甚至不僅沒有變少,坎特反而覺得略有增多。導致這條河流比以前也更湍急更深,河水也從之前的清澈見底變得渾濁起來,水中央的位置深度估計都快有一米多。
所以坎特即使在水中行走,也變得比以前更加艱難,隨時要小心不被水流沖倒。
到了中午時分,太陽剛越過西天,精疲力盡的坎特實在無力支撐,不得不提早停留休整,緩解這幾天跋涉帶來的疲勞。
坎特來到河邊打水,倏忽的,一個黑影在水底從坎特的視線中一閃而逝。
看到這個黑影,坎特突然激動起來,即便沒有看清黑影長什么模樣,但除了魚還能是什么。不知道為什么,現在這條河里的魚比之前要看到的大得多,這下就有了獲取食物的途徑。
了解河里的魚體型不小,坎特就回到了自己的庇護所,開始考慮用什么樣的方式去捕捉它們。
坎特陷入思考,用手抓肯定是不行的,那捉到魚的機率基本為零,還是需要運用到外物才有可能。
坎特唯一能想到的就是利用背包里的繩子,給自己做一個釣竿,把魚釣上來。
制作魚竿雖然復雜了點,卻不怎么需要用到體力,他在休息的這段時間里正好可以利用空暇去完成這一項工作。
坎特走出營地,他要先收集制作釣竿的材料。他首先要找到一根長而柔韌的樹枝用來充當魚竿,這個對坎特來說是比較容易的,他隨意地看中了一棵灌木,把其中一根較長的枝條給砍了下來,削去分叉之后,雖然不是很直,坎特對于魚竿的制作材料要求不是很高,只要夠長就行。
魚竿有了,接下來就是釣繩,這個坎特不需要特意去尋找,因為他的背包里就有相對應的材料,就是登山繩拆分下來的幾根細繩,其中的一根還被坎特用來熏制過肉。那幾根細繩雖然都不長,但只要拿幾根兩頭綁在一起長度應該就夠了。
最讓坎特覺得棘手的還是魚鉤的尋找,魚鉤本來應該是用金屬制成的,可現在無論是他的背包還是自然界中都不存在這種東西,坎特得想辦法尋找一些代替物來制作魚鉤。
這種細小、尖銳還是倒鉤狀的東西在自然界中很難尋找,好在一些植物的棘刺是適合用來做魚鉤的,坎特在附近找到這種帶刺的植物,把它們的刺用刀弄下來之后,制作魚鉤的材料也有了。
材料都收集好了,坎特可以開始做釣魚竿了。
坎特先弄起了魚線,他從背包里拿出那幾根拆分的細繩,從其中挑出兩根,把它們的首尾綁在了一起,組成了一根更長的線。只需要把兩根繩綁在一起就行了,那條河雖然很寬,但水位不深,平均深度只有一米,一條兩米多長的繩子已經足夠了。
坎特把繩子綁在枝干的末端,然后又讓繩子的另一頭綁上了那枚細小的倒鉤。坎特很輕松地就組合好了這根釣魚竿。
現在這根簡陋的鉤竿還不能為自己釣魚,坎特還需要在上面添加兩個裝置,一個是重物,另一個是魚漂。
它們可以平衡魚釣在水中的位置,否則的話魚釣要么沉底,要么是被水流沖到一邊不成樣子。
重物用石頭就能代替,坎特從地上撿了一塊扁平細長的石頭,他把石頭拴在了離鉤子不遠處上面一點。
而浮漂只要在水里能浮起來的東西則都可以利用,這種東西倒是很常見,地上就隨處散落了不少,那些枯死腐敗的木頭。
坎特在地上尋找到一截已經完全曬干,很輕,可以漂浮在水面上的木頭,大小也正合適,可以承載起魚鉤和石頭的重量。
浮漂在魚線上的捆綁位置就比較嚴苛,要根據水里的深度來確定捆綁位置,綁得離魚鉤太遠了魚鉤還是沉到水底,起不到作用,綁得太近了魚鉤就又會浮到水面上。
坎特估測了一下浮漂的捆綁位置,把它綁在了離魚鉤一個手掌長的距離,手掌大概有二十公分長,把魚漂綁在這里,魚鉤正好可以漂浮在一個水中的位置。
綁好浮漂后,魚竿就做好了。坎特來到河邊,把釣魚竿丟進水里測試,魚鉤和魚線還是被水流給沖偏了,好在有重物和浮漂的平衡,魚鉤所幸浮在了水中央,并且因為重物的穩(wěn)定作用,沒有出現很大的擺動,魚鉤有一定的可能被魚咬鉤了。
看到釣魚竿沒有出現問題,坎特的心里松了一口氣。還差最后一個步驟,這根釣魚竿就可以進行釣魚了。
那就是要給魚鉤再掛上一些誘餌,魚鉤沒有誘餌可沒有魚會愿意咬鉤。
誘餌的話其實只需要找到一些小蟲子就行了,這個地方雖然動物稀少,但翻開石頭還是可以發(fā)現一些蟲子的身影,這些蟲子在天氣炎熱的時段都會躲到石頭底下乘涼。
坎特在河岸邊扒開了石頭,果然就看到了幾只蟲子,這些蟲子一受到驚擾就飛快地逃走,想逃到角落里,坎特還是眼疾手快地捉到了少數的幾只。這幾只蟲子個頭都很小,也就只有蒼蠅那樣大,給坎特果腹可能連塞牙縫都不夠,只能是用來做魚餌。
坎特把蟲子掛到植物棘刺做的魚鉤上,這下就可以釣魚了。
坎特把釣竿伸進河里,讓上了餌的魚鉤沉入水中,然后他又搬來一塊大石頭,壓住了岸邊魚竿的末端部分,這樣即便自己不在旁邊看守,咬了鉤的魚也跑不掉。
這么做也不是萬能的,如果有魚咬了鉤,旁邊無人看守任由這條魚長時間不管,它還是有不低的概率能脫離魚鉤逃走。
雖然知道放著魚竿不管有一定的風險,到時候讓自己白忙活一場,坎特也沒有辦法,他有很多的事要做,也需要休息,沒有時間和精力一直守在魚竿旁邊。
把魚竿放置在河邊,坎特內心對于食物的擔憂總算是少了一些,他只期待魚竿在白天和夜里的這段時間里能發(fā)揮作用,為自己釣到一條魚。
夜晚過去,到了早上,坎特早早地就來到了河邊,查看著魚竿的情況。他把壓住魚竿的石頭挪開,抬起魚竿看向魚鉤,當魚鉤涌出水面,坎特迎來了壞的結果,魚竿的鉤子空空如也,沒有釣到魚。
坎特的心情跌落到了谷底,他呆住了好一會兒,才漸漸接受這個事實,想起自己后面的行動。
魚竿沒有釣到魚,他也沒有理由繼續(xù)待在這里拖延求生進度,只能在今早出發(fā)。
坎特在狹小的庇護所里收拾好東西,踩滅了火堆,到最后他把那根魚竿給拆掉了,只取下魚線和魚鉤放進背包里,魚竿則是給丟到了地上。
這根釣魚竿在昨夜沒能釣到魚,但坎特覺得留著還有用,在以后的時間里說不定還有釣魚的機會,到時候就利用得上這些魚鉤魚線了。至于魚竿的話因為體積太大無法方便地攜帶在身上,只能丟掉。
坎特也不覺得可惜,用來做魚竿的材料很常見,釣魚的時候再找一根木頭就可以組成釣魚竿,非常簡便。
又經過一天的行程,坎特再次扎營過夜,并在河邊設置了魚竿。
次日,坎特醒了過來,他有些似曾相識地去檢查釣魚竿,如果釣魚竿能發(fā)揮作用,坎特自然高興。
坎特來到河邊,魚竿就靜靜待在那里。坎特看著水面的魚線,沒有發(fā)現什么動靜,也不知道有沒有釣到魚。但是坎特注視著這波瀾不驚的水面,他隱隱有一種不好的預感,他感覺從目前的景象來看釣到魚的概率并不高。
坎特挪動石頭,把釣魚竿往上提了起來,坎特從手中的重量判斷,輕蕩蕩的,貌似并沒有釣到魚。
坎特氣餒了,自己辛辛苦苦做的魚竿,不能給自己帶來一點收獲。這種打擊更多是來自純粹的失敗,而不僅僅是沒有獲取到食物。
坎特不甘心,他抱著最后一點希望把魚線提起來,最終查看一下魚鉤的情況。這個時候他終于察覺到魚線那頭一絲異常的阻力。似乎有什么東西在掙扎,往自己相反的方向跑去。
坎特難以相信,鉤到魚了。連忙小心翼翼,避免自己動作幅度過大讓魚從魚鉤上跑掉,魚線很短,那條魚馬上就被提了上來。
坎特來不及去看那條魚,快速地控制釣竿把魚提到了岸上,魚在離開水面的那一刻,就在瘋狂地扭動身體,濺起無數的水珠,想從魚鉤上逃脫,坎特擔心魚從自己這根簡陋的釣竿上逃走。
等魚上了岸,遠離河流,確定這條魚無路可逃,坎特才抓著魚線,想把魚鉤上的魚給抓到手里。霎時間,坎特還沒有反應過來,那條魚突然就從魚鉤上掙脫了,從空中掉到地上,在地面撲騰著。
坎特驚了一身冷汗,幸虧自己把魚弄到岸邊的速度夠快,如果這是發(fā)生在河邊,那這條魚已經跳進河里溜走了。這根魚竿做的還是粗糙,魚這么輕易的就從魚鉤上脫離了。
坎特連忙雙手撲住還在地上掙扎的魚,給抓在手里,然后他拿出腰里的小刀,對著魚的腦袋刺進去,魚跳動幾下就不動了,徹底斷絕它逃跑的希望。
坎特到現在才有空暇打量著這條魚,這條魚應該只有一斤重,相當的靈活。這條魚不大,勉強夠他吃上一頓。
坎特在河邊處理了剛釣上來的魚,剖肚去鱗,之后提著魚回到營地。
坎特撥動柴火,讓火堆點燃燒旺,他把手里的魚串在棍子上,架在火上烤了起來。坎特準備在早上吃掉這條魚。
坎特等待著,半小時過去,放在火上烤的魚肉表皮泛白皺起,差不多熟了。
坎特拿起魚,冷卻了一段時間,坎特嘗了一口,魚肉很美味。這條魚身上有很多肉,這幾乎是坎特自從求生以來吃得最多,營養(yǎng)攝取最多的一頓食物,可能是坎特的肚子真正感到滿意的一次。
坎特很快地吃完了這條魚,吃完后的他還感到有些意猶未盡,又喝了滿滿的一壺水,讓食物的營養(yǎng)能更好地被腸胃吸收,為自己已經接近油燼燈枯的身體補充養(yǎng)分。
坎特早上吃完魚,踏上路途離開了這里。
到了下午,坎特某一時刻停在原地疲憊地休息著,滿頭大汗。環(huán)境的變化使他感到精疲力盡,前行的速度也被拖延了不少,估計只有此前三分之一的速度都不到,坎特很擔心自己的求生進程,這樣下去自己能得救的概率就真的微乎其微了。
坎特的眼角突然瞥到河邊正上方一些奇怪的事物。之所以說奇怪,就是坎特在第一眼就察覺到他所看到的事物在自然界中并不常見,這是他在自然環(huán)境中待了這么長時間的經驗所賜。
當坎特被好奇所吸引,把視線真正投向那里的時候,他被自己眼前所看到的東西震憾到了。
見到上方那一排排方方正正的木制結構,坎特幾乎立馬就認出了這是人類才能搭建出來的東西,它們是人類居住的房屋。
坎特驚喜不已,自己終于得救了,有房屋就說明有人類住在里面。
坎特大聲沖著那幾個房屋呼喊,希望引起里面人的注意。坎特邊喊邊跑向屋子。
沒過幾秒,坎特的呼喊聲忽然戛然而止,臉上的表情變得僵硬。之前離的遠沒有看清,當他走近才發(fā)現,這幾個房屋破敗腐朽,周圍的垃圾遍地,有了一定的年代感,坎特還沒有走進屋子里,他也知道這個地方不像是有人還在居住。
坎特的失落感一瞬間涌上心頭,他一時之間有點無法接受這個結果,好不容易出現了希望,就這么破滅了。
坎特抑制住內心難以言喻的情緒,走向那些房屋。
坎特推向一間木屋的門,發(fā)現推不開,他稍加用力,呲啦一聲,一陣尖銳的木板磨擦的聲音傳出,門被打開了。
坎特走進屋子里,一股許久未曾有人來過的發(fā)霉氣息混雜著空氣中的灰塵飛快地進入他的鼻腔。
坎特開始環(huán)顧房屋內的布置,他發(fā)現屋子里空蕩蕩的,連家具都看不到一兩件,似乎原先的東西都被搬走了,只剩下少量可見的物品和垃圾留在這里。
坎特平復著自己糟糕的情緒,還是沒能逃出這里,但這里既然能擁有人類的建筑,那說明離文明社會已經不遠了,他或許只要再堅持一下,就能找到人類逃離。現在他的當務之急應該是在這些屋子里找到一些利用得上的東西,然后繼續(xù)出發(fā),直到自己成功求生。
坎特檢查著屋內少量的物品,這些東西看似沒什么用,坎特目前是處于求生狀態(tài),被困于荒野之中,這些人類遺留下來的東西,可能是他在自然界中再待一百年也無法制造或者找著的。
坎特仔細搜索,他注意到這個屋子一共分為兩個單間,一間屋子面積最大,似乎是用于充當廚房和客廳的,但中間的位置空空如也,原本應該擺放在那里的家具已不見蹤影,不出意外的話是被搬走了。
這個單間還有通向旁邊屋子的門,門后的室內很小,大概只有前者三分之一的占地,坎特進去后看到一張木制床架子的結構,卻沒了被褥,這應該是臥室了。
坎特覺得這間屋子里能有用的東西,就是他在剛進入屋內時,第一眼就看到地上的那些瓶瓶罐罐。
他返回了最大的房間,地上有很多的垃圾,其中就夾雜著一些瓶罐,這就是坎特目前他最缺的一件東西,容器,特別是金屬制的容器。
地上的瓶罐種類很多,有類似易拉罐這樣金屬制的,也有玻璃制的,還有用來裝礦泉水、飲料這種塑料容器。
玻璃制的容器坎特沒有撿,除了這些容器里面沉淀了很多干涸的不明物質,坎特認為相較于這種沉重易碎的容器,還是地上的那些塑料瓶更好用一些。
坎特身上目前只有一個兩升容量的水壺可以裝水,有了這些塑料瓶他能攜帶的水將會明顯增加,到時候即便在前進的路上不得不因為一些原因被迫離開河流,他在短時間內也不用擔心沒有水喝了。
坎特在垃圾堆中挑出了四個塑料瓶,地上還剩下兩個,但因為沒有瓶蓋,無法儲水帶在身上,坎特不得以放棄。
這幾個塑料瓶,全部裝滿水能裝兩升的容量,相當于坎特現在能攜帶的水量比之前多了一倍,很大程度緩解了坎特飲用水的危機。
這幾個塑料瓶還有些臟,坎特待會要在河邊把它們清洗一下,避免引起衛(wèi)生問題。
撿起了塑料瓶,坎特的目光轉移到了那些金屬制的容器。坎特現在最渴望得到的就是這樣東西了,沒有金屬容器,他既無法給自己燒水殺菌,也限制了自己更多的食物烹飪方式,給坎特之前造成了不少的困擾。
地上的金屬罐子不是很多,肉眼可見的只有兩三個,大都比較小,容量可能都沒有一個塑料瓶大,坎特還是小心地把它們撿了起來。
這些小罐子或許沒法給自己用來烹飪食物,至少可以燒開水,在寒冷的夜晚喝上一口溫熱的水總比涼水更能安慰人心。
還有一個罐子在桌子底下,是唯一體積比較大的。
坎特走到那張桌子前面,趴在地上用手把那個罐子給撈了出來。
看著手中上面破了一個洞的金屬罐子,坎特發(fā)覺這個罐子的體積著實不小,大概有兩升容器,從外面那早已模糊不清的包裝圖像判斷,坎特知道這應該是一種食品罐頭。
罐子上面那個刺刺拉拉的洞,原本在這塊位置的金屬不翼而飛,坎特猜測是用一種刀具打開這個罐子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