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招人
- 我在明末割韭菜:從割據四川開始
- 正心669
- 2304字
- 2023-11-13 11:00:53
同兩個神甫告別之后,楊慶亮同土司小姐等人往三元坊走去。那個高守文被氣得吐血,這個梁子結的可不小!
他的父親是重慶兵備道,對于楊慶亮來說,是個高不可攀的職位,雖然他現在歸上川南兵備道管轄,但如果被人知道姓名,找上門來,還是會惹下不小的麻煩,所以還是趕緊三十六計,走為上著。
待他們穿過了一條街時,楊慶亮敏銳地發現,被人跟蹤了。他裝作漫不經心地向后瞟了兩眼,原來跟蹤的人是高守文身邊的一個小廝。
他突然對土司小姐說:“人有三急,你們先走,我馬上就跟上。”然后他一閃身進了旁邊的一個小胡同兒。
土司小姐無奈地搖了下頭,只好先往前走。
楊慶亮躲在小胡同兒里看到那小廝盯著土司小姐等人一路行來,大概是發現不見了自己,所以東張西望的找尋。
楊慶亮一個箭步躥了出來,一把摟住他的肩膀,笑嘻嘻地說:“老弟,在找人嗎?”
那小廝冷不丁被人摟住,嚇了一大跳,待看清來者正是被他跟蹤的楊慶亮,愈發慌亂,支支吾吾地說:“啊,沒,沒有……”
楊慶亮故意關心地問:“你家公子怎么樣了?不要緊吧?”
他故作討好地說:“哎呀,你看,我事前并不知道你家老爺是重慶兵備道,所以才會有所冒犯,實在是不該啊!貴府在哪里?我現在便去登門賠罪!”
小廝一聽他賠禮服軟,立刻轉換了心態,斜瞪著眼睛,擺出一副高高在上的神態:“登門賠罪?你以為道個歉就算完事了?我告訴你,沒那么便宜!”
楊慶亮賠笑道:“當然不能僅僅是道歉了!我會把那五百兩銀子還給你們家公子,另外我再賠償五百兩銀子。不過我身上沒帶那么多的銀子,得回家去拿,我家就在附近……”
他像變魔術一樣將一錠五兩重的小銀錠塞進小廝的手里:“老弟能否陪我回去取銀子,然后我們一起去貴府賠罪。”
他見那小廝有些遲疑,又緊忙說:“事成之后,不論結果如何,我還會再重謝老弟的!”
那小廝這才沒有猶豫,故作勉強地說:“那好吧,看在你心誠意敬的份兒上,我便陪你走一遭吧。”
心中暗想,你要自投羅網那邊更好了!少不得少爺還要夸獎我幾句會辦事!
楊慶亮拱手笑道:“多謝老弟!”他指了指胡同兒深處:“我家就在里面,請隨我來。”
小廝亦步亦趨緊跟在他身后。
楊慶亮領著他拐了兩個彎,看看左右無人,便指著前邊一個戶人家說:“前邊就是我家了!來,請請請!”
楊慶亮一邊說著,一邊將他讓到前面。
“哦,這就到了?很近嘛!”那小廝張頭探腦地打量周圍的環境,心里暗暗記住這個地方。
楊慶亮趁其不備,一掌砍在他的脖項處,那小廝頓時昏厥了過去。
楊慶亮將他拖到墻角,尋了塊破竹席將他蓋住,然后拍了拍手,揚長而去。
他追上土司小姐等人之后,將她送回三元坊,而后便告辭了。
三人來到義興茶莊分號,楊慶亮心知今天惹了不小的麻煩,便要求分號掌柜火速準備了一輛牛車,里面裝滿了糧食以及幾口鐵鍋食鹽、咸菜等物。好在楊慶亮所要的物資并不太多,分號掌柜沒一會的功夫就準備好了,楊慶亮便讓徐靜江趕著牛車,一起出了南門。
出了南門之后,三人直奔城外逃難人群的所在之處。
難民們還是黑壓壓的一大片,也瞧不出來有無增減,無一不是瘦骨嶙峋,雖然衙門每日也有施粥,但那粥清的能照人影,頂多是吊吊命,時間長了,終究會餓死人,所以每日都有驢車往外拉一些餓死人的尸體。
“招人了招人了啊!”劉全站在牛車的糧食麻袋上中氣十足的吼了起來:“我家主人要招收五十個人,每人每月月銀七錢,吃飯管飽,外加一石大米。保證能讓你一家老小吃飽穿暖!”
附近的難民們聽到這個消息,立刻像炸開了鍋一樣,沸沸騰騰地小聲議論起來。
遠處一點的難民不知道這里發生了什么事情,也都一個個伸長了脖子向這邊望來,生怕是有人來施粥,錯過了好事。
站在旁的一個瘦弱漢子仰望著劉全,怯怯地問:“敢問這位先生,你們家主人招人做什么活計?種地還是做工?”
成都府里也經常有人來買人,不過多是來買年輕的女子,很少有來招人做工的。
劉全看了看騎在馬上的楊慶亮。
“蘆山縣石雄關小矛墩的總旗!我需要招收五十個人做軍戶。”楊慶亮大聲地說。
“軍戶啊?這個……”有人明顯對軍戶這個身份有成見。
不過楊慶亮才不在乎呢!對于掙扎在生死線的難民來說,軍戶民戶的身份已經不重要了,重要的是能夠活命的糧食。
“你們放心!月銀七錢,吃飯管飽,另外還給一石大米。這些我一點兒也不會克扣!”楊慶亮信心滿滿地說道。
難民們開始議論紛紛起來。月銀七錢,吃飯管飽,另外還給一石大米,如果真的一點都不克扣,全部發到手里,足夠一家子人活命了!不動心才是怪事!
有個老成的難民還是有些不踏實,又詢問:“敢問這位總爺,你說的石雄關是哪里?若是做了軍戶,除了種地之外,還需要戍守嗎?”
“石雄關離這里不過三百多里地。軍戶嘛,自然要戍守,也許還要打仗。不過在打仗之前,會先訓練你們的!”楊慶亮給他們解答清楚。
“打仗啊……”
一些難民明顯猶豫起來。他們多是因為流寇戰亂從陜西、川東北一帶逃難而來,對于打仗有明顯的抵觸情緒。
“那個地方也就是防備一下關外的蕃人滋事,沒有什么大仗可打!若是有人因為打仗,殘了死了,我還會發撫恤銀三十兩,有家小的人,老人管吃,小孩我給養到十六歲!”
關于撫恤,楊慶亮說的并非是假話空話,如果不能解除自己部下的后顧之憂,到了真正上戰場,又有誰會拼死效力呢?
難民們發出一聲聲的轟動。這個條件太優厚了!優厚到簡直讓人不敢相信!周圍的難民雖然很多人臉上都表現出一副躍躍一試的表情,但還是沒人前來應征,估計是逃難的路上見過太多坑人的事情了。
楊慶亮微微皺了下眉頭。難道是自己開出的條件不夠優厚?
劉全有些不耐煩了:“你們可想清楚了,是蹲在這里等著餓死,還是跟著我家主人去吃飽飯?”
在劉全的眼里,這幫難民有個屁的選擇!他們現在每天都在等著官府施粥,眼瞅著就快要餓死了,還有什么理由拒絕去吃飽飯?
哪怕是垛集為軍戶,那也比現在就餓死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