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駝峰山之戰(七)
- 我在明末割韭菜:從割據四川開始
- 正心669
- 2407字
- 2023-11-29 16:23:06
稍稍準備了片刻,白振軍便在衛所指揮使的催促下,心不甘情不愿地帶著手下小心翼翼地沿著山道向上走去。
山道并不寬敞,并排只能七八人同行,土匪在山道上用石頭壘砌了齊胸高的矮墻,中間留有通行的缺口,戰時用拒馬堵塞。
矮墻后面駐守著一些土匪,離得遠又隔著石墻看不太清楚,估摸著大約有二三十個土匪。
白振軍命三隊士兵先做試探性地進攻,盾牌兵走在前邊,防備土匪射箭,其他士兵則跟在后面。
當他們前進至距離石墻一百步距離的時候,那些守卡的土匪開始向他們射箭。
白振軍的部下雖然有盾牌兵在前面擋著,但是這么遠的距離弓箭都是拋射,所以他們被射中的幾率大大增加了,不時有人中箭受傷甚至死亡。
他們的弓箭手雖然也在還擊,但是因為地處山道下方,相較于對面的土匪,失了地利,所以在對射的過程中,明顯處于下風。
白振軍害怕這些手下不肯用命,顧不得自己負傷,也取了一面盾牌,帶著三個人跟在后面督戰。他們就這樣硬是頂著敵人的箭雨艱難地向前挺進。
當他們的隊伍推進至距離石墻八十步距離的時候,白振軍手下的一個軍戶頂不住壓力,趁著同伴不注意,偷偷向后溜去,不想正好撞見后面督戰的白振軍。
白振軍在后面看得分明,立刻將手中的腰刀猛力一揮,那軍戶的腦袋便從脖頸上落到了地上。
白振軍舉著帶血的腰刀大聲喝道:“進者吃賞,退著吃刀!”
他心里十分清楚,自己的前程就在這一戰了,如果還是窩窩囊囊地敗退下來,官位肯定不保!
他手下的軍戶和家丁見自己主官親自在后督戰,還殺了一個逃兵,都把臨陣脫逃的念想往下壓了壓,他們硬著頭皮互相依偎在一起,慢慢朝前推進。
過了一小會,他們推進到距離石墻五十步距離的地方。因為距離過近,對面土匪的弓箭已經不適合拋射,所以就開始直射,基本都被他們前排的盾牌給擋住了。
白振軍見狀,心里十分高興,不斷催促手下士兵加快速度朝前沖去。
很快他們就沖到距離三十步的地方。白振軍在后面大喝了一聲,命令沖鋒。他手下的士兵便開始提速猛沖,只要能沖到近前,就不必擔心再有羽箭射來。
正在這時,石墻后面的土匪突然將一塊塊大石頭投擲了下來。這些石頭順著傾斜的山道骨碌碌地滾了下來,一頭扎進人群,犁開一條通道。
擋在最前面的士兵多半都被當場砸死,后面的士兵也有不少躲閃不及被砸斷了腿腳。
就連白振軍本人也被翻滾的大石頭擊中,他手中的盾牌被砸得粉碎,破碎的盾牌傳導過來的巨大沖擊力將他的左臂折斷,他大叫了一聲,跟著石頭翻到在地上。
旁邊的親兵手忙腳亂地去救護他。
山道上立刻便傳來了鬼哭狼嚎的慘叫聲。
只這一波石頭滾下來,白振軍手下的士兵就被砸的崩潰了。那些沒有受傷的士兵也顧不上同伴了,拋下手中兵器,向后抱頭鼠竄。
受傷后還有行動能力的士兵也緊隨其后,跟著往后逃跑。至于那些失去行動能力的傷兵,只能聽天由命了。
白振軍自己也受了重傷,哪里還有再督戰的勇氣,任由潰兵裹挾著他一口氣逃到了山下。
他狼狽不堪地敗退回來之后,自然讓幾個主官不滿,雅州衛指揮使翁松怡更是破口大罵,將他罵得狗血淋頭。
不過,幾個主官看在他身負重傷的份兒上,倒也沒有處罰他。
幾個主官商議了一番,便決定另外再派一隊人馬上去。不過這一路人馬最后的結果也跟白振軍一樣,被亂石給擊退了。
接連兩次進攻受挫,讓官軍的士氣受到了打擊。有鑒于此,在曹勛的建議下,幾個主官便命楊慶亮部出戰。
楊慶亮正想通過此次戰役嶄露頭角,所以十分痛快地接下了軍令。不過,鑒于前兩次進攻受挫全都是因為土匪在山道上投擲滾石,所以他向幾位上官請求制作兩個簡易的轒辒車。
幾個衛所指揮使和曹勛略一商議,便同意了這個請求。
其實,這一次進攻駝峰寨的遭遇,同松竹坪之戰相類似,那一次是馬匪進攻,楊慶亮帥人在山道上利用工事防守,而這一次駝峰山之戰則正好相反,土匪利用工事防守,他們變成了進攻方。
在白振軍部被滾石擊敗的時候,他就想起了馬匪制作的轒辒車。雖然較為粗糙,但卻可以有效防御滾木礌石。
好在昨天晚上扎營的時候他們就砍伐了大量的樹木制作柵欄、拒馬,所以還有不少多余的圓木,楊慶亮命人利用這些木材,緊急制作了兩個簡易的轒辒車。
軍營里人手充足,不過一頓飯的功夫,兩個簡易的轒辒車就被制作好了。
這兩個簡易轒辒車呈三角形,頂部用木板封住,可以遮擋羽箭,內部中空,可以鉆進去七八個人,由于時間緊促,所以沒有安裝輪子,只能由里面的人抬著行進,進攻的時候將尖角朝前,滾木礌石撞擊過來的時候,會順著側面滑過去。
為了預防土匪火攻,他又特地命人將稀泥巴糊在了轒辒車的表層。這就導致了轒辒車出奇的丑陋。
不過楊慶亮絲毫不以為意,只要實用性好,外觀并不重要。
他命令第一小隊和第二小隊為此次進攻的先鋒,每隊抬著一個轒辒車,并排從山道向上開始進攻。
長槍兵都暫時棄了長槍,在轒辒車內部搬抬,只留一個人在外面扛著一捆長槍隨同前進。他們身上還另外配有一口腰刀,等到近戰的時候可以用它來作戰,兩個盾牌兵分立在轒辒車后方兩側,用盾牌給身后有的火銃兵做遮護,保護他們向前方的敵人射擊。
當他們緩慢行進至距離石墻一百步的時候,土匪們開始拋射弓箭,不過由于轒辒車良好的防御性能,里面的士兵根本就沒有受到任何傷害。
杜坤與同隊的其他幾個長槍兵半蹲著身子,合力抬著粗苯的轒辒車費力地向前行進。僅僅才抬著它走了百十步的距離,杜坤就已經汗流浹背了。
不過他們的汗水并沒有白流,到現在為止,他們小隊中還沒有一個人受傷,這全都是轒辒車的功勞。
他耳中不時傳來“篤篤篤”的悶響聲,那是羽箭射中轒辒車的聲音。因為狹小的空間內擠進來七八個人,所以里面顯得有些氣悶。他聽著后面隊長的號令聲,與同伴一起同步向前行進。
現在這個小隊只有他與趙虎和一個火銃兵以及隊長崔曉鐘是最早以前的老人,其他都是新來的人,沒經歷過實戰,特別是最后面的那個叫張三娃的火銃兵,又瘦又弱,年紀又小,本來是沒人要的貨色,后來是楊大人硬塞進來,讓他做了火銃兵。
他現在都有點兒嫉妒火銃兵了,又安全又不用出力,只需要打放一下火銃就可以了,比長槍兵好太多了。
他一邊費力的抬著轒辒車,一邊胡思亂想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