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停止自我破壞:擺脫內耗,6步打造高效行動力
- (美)朱迪·霍
- 1147字
- 2023-11-10 18:16:09
理解你的自我破壞觸發因素
如同我前文中提到的那樣,自我破壞的觸發因素往往潛藏在個體潛意識的深處,而當我們看到經它們影響所帶來的結果時,常常意識不到這些已經內化于心、隱藏在潛意識里的真正幕后主使(就像家里常常看見白蟻殘骸,卻看不到一只白蟻)。每個自我破壞的觸發因素都有其內在的規律(rule)、起因(cause)及結果(consequence),縮寫為RCC,它們給你提供了一套行動指南,告訴你只有這樣做才能避開感知到的危險。它們源于你關于自己的潛在信念,更具體地說,是對遇到它們時可能無法應對的恐懼。所以你就會發現這些起源和L.I.F.E.因素(自我概念薄弱/易動搖、內在觀念、對變化以及未知的恐懼,以及控制欲過強)之間的關系,L.I.F.E.因素為自我破壞觸發因素的發展提供了絕佳的溫床。
隨著時間的推移,自我破壞會導致你按照特定的方式去行事,也使你的行為結果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可預知性。它們全然不顧你趨利的欲望,而是逼迫你更多關注如何避免痛苦、不適,甚至災難。為了不讓自己面臨這些問題的考驗(或者說是害怕自己犯錯),你會把逃避挑戰看作一種預防措施。但你越是逃避,就越會恐懼。
杰克的RCC(即自我破壞的規律、起因和結果)已困擾他多時,不僅是工作,也包括他的戀情。拋開工作方面的諸多不順心,杰克曾經有過好幾段戀情,但沒有一段能讓他感覺情投意合。他曾和幾個收入一般的女子約會,期間他變得非常吹毛求疵,把自己缺乏安全感的狀態施加到兩個人身上,在彼此嘲笑甚至批評、爭吵過多次以后,都以分手告終。還有些情況中,他拋棄了自己正在向好發展的戀情,因為他擔心對方發現自己無論在智識上還是品格上都是個“偽君子”。他說服自己現在沒有時間談戀愛,因為需要把精力專注在職業發展上。每次分手前與對方促膝長談時他都會強調:“不是你的原因,不是你不夠好,主要是我的工作……我實在是太忙了。”經歷過幾段失敗的感情之后,他開始覺得自己不擅長戀愛了,每次朋友想給他介紹一個新的相親對象時,他都以工作太忙為借口推脫不去。從這里可以看出,杰克的RCC植根于L.I.F.E.因素中的“對變化以及未知的恐懼”。他的“規律”集中在非此即彼的決定上,沒有給自己留任何中間地帶。這是由于當他處在一個沒有明確對錯的具體情境中時,他會感覺非常不舒服,進而嚴重低估人際交往場合會存在的各種復雜情況,從而以過分嚴苛的要求來規范自己和他人。
下面的這張表展示了自我破壞觸發因素和L.I.F.E.代表的四個影響因素間的具體聯系,同時給出了每一個自我破壞觸發因素具體的規律、起因和結果是什么。

現在我們更進一步了解了這六個自我破壞觸發因素以及它們背后的內在規律、起因和造成的結果,也了解了每條具體和哪些L.I.F.E.因素有聯系。現在讓我們轉到另一個重要的問題上,這些自我破壞觸發因素最初究竟源起何處?最初它們是如何形成于我們意識之中的?為了理解這些問題,我們需要稍稍回顧你的過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