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光武帝劉秀
- 從斬蛇劍開始
- 王雪人wxr
- 2635字
- 2024-05-01 03:27:14
自王誠入長安之后,他又已經在這醫館地下,待了幾時日。
十幾個大漢都睡在一間大廳內,雖說并不用互相擠在一起,但也實在不算寬敞。
幸好北方干燥些,不然要是在水鄉地界,他都不敢想這會有多難耐。
王誠并不是什么挑剔環境的人,更何況這還是原始的兩漢時代。
就是再無塵清馨的宮廷,也不會有后世,現代的一半舒坦。
這幾日中,他一直在和那樊烈嬰各種學習。在這里,此人是少數幾個還能讓王誠得到長進的存在。
主要是與人廝斗的技巧,王誠雖說身上有一套軍技50%的精通,然而來到這天下首屈一指的長安城之后,這些也不夠了。
更何況,外力終究是外力。
這些軍技的加持是來自于王誠穿越時的宿主老兵的,現在,他還是更相信自己身體養出的本能。
說是廝斗,實則也不是真生死相搏。
就像那水滸傳中寫的差不太多,王誠提了把未開刃的木刀,樊烈嬰更是一柄無槍頭的短棒,只在最首端蘸了些石灰粉,白色的痕跡用來計量他被那長槍扎到的次數。
未曾想,也就是在二人較量之時,來了一位出乎意料的看客。
男子須發皆白,眼珠渾濁聵沉,胡茬都像凋零了似的。
渾身畸瘦如骷髏,前胸緊挨著脊骨,雙手都干癟的宛如兩片酸菜葉,骨頭和血筋清晰可見。
龔白正值四五十歲的壯年,或許尋常男子這個年齡的確會不比當年,精氣外泄。
然而,現在這么一個在軍伍里廝殺了一輩子,種地出身的漢子,王誠卻在懷疑他還有沒有七十斤。
若是再瘦弱些,或許便和那脫水而死的尸體,沒什么差距了。
正如那張溫醫家說的,不管怎么看,龔白能站著活到今天,都是一個奇跡。
“烈嬰。”枯槁男子見他們廝斗暫歇,遠遠的喊了一聲。
王誠對面的青年才緩過神來,他方才一直沉浸于兩者之間的招式中,儼然已經忽略了外界的存在。
此刻龔白喚他,樊烈嬰才發現自家的這位先生,已然坐在一旁,駐留了好些時間。
秉實而論,王誠并無樊烈嬰這樣對武道的定力,他本就在純粹的兵器斗中落了下風,偶爾能出一兩招妙手,拉扯樊烈嬰的注意,但也僅此而已了。
也正是因為如此,他早早的就發現了龔白的靠近,在發現他盯著這邊之后,緊張倒算不上,就是有些疑惑是真的。
畢竟,龔白可不是什么閑人。
在王誠結識他的這三兩天之中,龔白近乎是二十四小時都待在他那扇杏黃色的大門之后。
他這樣的為兵者布略戰策,所需要的精力,絕對是難以想象的。
偶爾出來,也是要找原涉或者薛云等人。
此時居然會主動來到他與樊烈嬰練習的這間偏室之中,確實是頭一遭。
“先生。”樊烈嬰自然是迅速的應下龔白的喊話,“您有什么事?”
“去見你劉秀叔一趟。”龔白的聲音依舊那么安謐,臉上也無悲無喜:
“馬上就要起兵了,我想,再去最后的爭取一次。”
未曾想,聽到這個名字,樊烈嬰的臉上頓時像吃了蒼蠅一樣的,駭人的很。
但他也未說什么話,只是點了點頭,表示自己照龔白的辦。
倒是一旁的王誠大駭一驚。
劉秀,劉秀那是誰?
那不是自己的主線任務目標嗎!
王誠猛然間就按下心中自己的驚訝,未露聲色。
他故作好奇道:“龔先生,你們口中的劉秀,是數十年前也曾隨著赤眉一并起兵的,那位劉演劉伯升的親弟弟嗎?”
龔白知道王誠也有些見識,點了點頭,道:
“是他。”
卻未料到,此刻樊烈嬰卻撅了噘嘴,仿佛積怨已久一樣的,插言道:“只可惜,哥哥是位英雄,弟弟卻那樣的窩囊。”
“烈嬰,不要亂講。”龔白很是平靜,“那好歹也是你的叔叔。”
王誠見了二人這般表示,心中思緒肆意游走。
于是他疑問道:“龔先生,劉演兩兄弟本是出自綠林,而后雖與更始分家,但又怎得和赤眉軍眾結識在一起了呢?”
語出驚人,確實是抓住了重點。龔白也只是安靜的為其解惑:
“昔年,伐莽后期,更始雖然逐漸占了上風,但是其余幾家,也還留有不小的力量。”
“于是最后,為了確保能夠誅滅王莽,我們最后這幾家也都是暫且并在了一起。各家的領頭人,甚至都在羊左二公的面前,結義締盟,以兄弟相稱。”
他那樣安寧的語調,好像彰顯著這是當年一件多么小的小事。
卻殊不知,那次的大拜義,在各家義軍之中,掀起了多么恐怖的滔天巨浪。有甚者,直接是導致其中的幾家直接分崩離析,有生力量驟減。
不論別的,劉秀可是就與更始有殺親兄之仇。他都如此,足以見得當年那些人相互之間的犧牲忍耐。
過去的一切都只有一個目的,那就是誅殺暴莽。
為此,各家的人都能夠暫且放下互相的芥蒂,暫時合并在一起,誓要再斬白蛇。
然而,然而,縱使他們都這樣的犧牲……
白蟒活了,樊王死了。
過去的都早已過去,無論其曾掀起過多大的滔天巨浪。龔白在談起時,也沒有一點情緒。
他的渾身早已被仇恨燒了個干凈,無能給這些陳芝爛谷騰位置罷。
王誠將這些都聽在耳里,他當即便向龔白請道:
“誠愿與龔先生一齊前往,在下仰慕劉伯升兄弟已久。傳聞二人身為漢室后裔,哥哥性剛毅,慷慨有大節。自王莽篡漢,時常憤憤,懷復社稷之慮,不事家人居業,傾身破產,交結天下雄俊;弟弟……”
龔白默默地聽完他報出的這一大串,最后也就答應了他:
“無妨,你隨我二人去便是了。多聊些他兄長的事,道不定還能令其回心轉意…”
其實,他自己也清楚,這實在渺茫。
一個年輕后生,話語中每每都是仰慕他二人當年的英豪往事,希望也能讓他回憶起什么吧。
只不過王誠注意到,劉秀他哥部分的還好,自己夸那位后世的光武帝時,每吐出一個溢美之詞,一旁樊烈嬰的臉色就黑上一分。
最后,那武藝高強的青年男子只是冷哼一聲:“望爾德兄弟見到那人后,不要太失望了便是。”
……
長安的一處民宅中,一位佝僂老者,躺在床上。
一旁就橫著一張木桌,里面是他今天唯一一餐吃的粥渣,滿是污垢,怕這陶碗是從來沒洗過。
“劉三,劉三!“鄰居興高采烈的闖進來,打攪他的暮夢。
“老楊啊,有什么事?”
他這聲音就像是衰老到了盡頭,行將就木一般,令人懷疑他喉嚨是不是根本就沒使上一點力。
“劉三!你沒聽說嗎?”鄰居也有五十多歲了,只是對比之下,也比這劉三要精神太多:
“那東海仙教挑人發仙丹了!只要你捐夠一些錢財,他們就發給你享用。傳說那一顆仙丹可以延壽一二十年。”
“哦,”劉三在被褥之中點點頭,“不信。”
“真的!”鄰居激動起來,“那仙教的大仙師當眾展示神通了的,眾目睽睽!我當時就站在那下邊……”
伴著唯有的鄰居的叨叨,劉三安然睡去。
老人就是這樣,沒了心力之后,整日便生活在床上,只有不得不去活著時,才會離開被褥。
他們還喜歡扎群取暖,就譬如這鄰居。他二人是此第中唯有的兩個孤寡鰥夫,姓楊的老者兒子早些年里入伍死了,他才總是來找同樣境遇的劉老三閑聊。
不知睡了多久,大概是第二天了,總之,劉老三在正午才睜開眼睛,不知是吵醒的,還是餓醒。
他硬咔咔的一轉過頭,便發現那幾個站在家門前的,不速之客。
他嗓子里擠出空氣:“龔白…”
“劉秀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