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原始社會搞一場婚禮,本身就顯得很怪異,尤其女方還是二婚!
可這卻是非常重要的一項禮儀!
幾乎每個文明發(fā)展到一定階段,都會誕生婚禮這種禮節(jié)。
這背后的原因,一是來自于人類繁衍的需求,二是家庭制的興起。
只有一家一戶的制度誕生,才會有正兒八經(jīng)的婚禮,才會有婚嫁這種概念。
而家庭生產(chǎn)制的背后則是土地私有制,也就是農(nóng)耕發(fā)展到一定階級,才有可能瓦解原先的部落制。
眼下炎黃部會換親,也會集體慶祝小伙子們成親,卻不得不每次換親時,也把部落的小姑娘換出去。
這只能算有點婚禮的雛形,本質(zhì)上還是部落集體的行為。
顏曄覺得不好,在他看來,婚禮必須普及,婚嫁必須不再服從換親的習俗。
達多給了一個很好的機會,讓族人第一次接觸到婚禮。
當新娘坐著滑竿被抬到駐地時,顏曄讓巫召集了所有族人,讓婦人們開始準備美食,讓老人們準備篝火。
達多看著忙活的眾人,再看著正在清點聘禮的新娘,心里十分的郁悶。
絲毫還意識不到,這些聘禮已經(jīng)屬于他家了!
家庭私有制取代部落公有制,應當就是在農(nóng)耕普及之后,某次意識的覺醒中。
當有人意識到,應當藏一些收獲在家里時,私有制就迅速的普及。
部落公有制這種理想的狀態(tài),壓根敵不過人性的貪婪。
等到傍晚時分,一堆篝火便點燃起來。
顏曄帶領族人站在篝火前,共同圍著這對新婚的新人。
達多感到很尷尬,倒是身為新娘的奧摩要坦蕩許多。
“族人們,同胞們,婚姻是人生大事,結婚也是人生最值得紀念的時刻!從即日起,咱們部落應當有婚禮!也就是關于婚姻的禮節(jié),以往換親式的集體慶祝,應當被放棄掉,因為我們每個人,都應該有專屬的婚禮!”
族人們沒有反對的理由,似乎多不多這個禮節(jié)都無所謂。
顏曄笑嘻嘻的走到達多面前:“達多,結婚講究的是感恩天地君親,天和地就是天道,感謝天道造就物種,又將物種分為男女雌雄,使得人可以享受到媾和之幸福。君就是君主,就是天子,代天以行使天道。親就是雙親,就是你的父母親人!”
“今后每個人的婚禮,都應該感謝天地君親!”
“可我父母都死了!”達多懵逼道。
顏曄笑了笑說:“他們雖然不在了,但你的敬意和感激不能缺失!”
“現(xiàn)在,一拜天地!”
達多和奧摩滿臉的疑惑,都不知道什么意思。
“跪下,磕頭!”顏曄急道。
達多啪的一聲跪下,奧摩也忙跪下。
兩人朝著前頭重重的磕頭。
“二拜爹娘!”
啪——又是跪下磕頭。
“夫妻對拜!”
在顏曄的指揮下,新人兩互相磕頭。
“禮成,送入洞房!”
顏曄賤兮兮的一笑,讓巴萬幾個招呼著新人,將他們?nèi)脒_多的竹房內(nèi),還用繩子把門給拴上。
“達多,好好享受!春宵一刻值千金!”顏曄大聲笑道。
部落里的青壯們也笑了起來,一個個都慫恿著達多。
竹屋里傳來了達多羞惱的聲音,但很快被外頭的起哄聲壓下去。
“咱們別圍著了,都吃起來,喝起來!”顏曄宣布宴席開始。
族人們的氣氛瞬間高漲許多,吃喝總歸是最重要的。
巫含笑看著,這種熱鬧的場景,他是很喜歡看到的。
顏曄咬著條魚干,坐到巫的身旁:“今后婚禮就這么辦,不要再搞集體慶祝了!具體的禮節(jié)我會詳細告知你。”
“這樣要費去很多的糧食!”巫有些擔憂。
“不會,等稻子熟了,今后這種宴席就他們自己出糧食!”顏曄很自信。
“他們自己出?”
“沒錯!”顏曄笑著說:“今后自己為自己種地,除了上給部落以外,他們自己可以留下一部分!這一部分,他們可以用來換東西,或者自己吃掉!”
“為什么要這么做?”巫不解的問。
顏曄目光如炬:“要讓族人有剩余,這樣才會使得種地多的人、好的人,能夠掌握更多資源,他也就愿意多娶個女人。而且今后……我期望他們能自由支配的糧食越來越多。”
巫不知道,這么做的目的,就是在逐步瓦解狩獵部落制。
眼下不可能短時間內(nèi)瓦解,但是等部落規(guī)模一大,立馬就得過渡到更先進的體系上去,這樣才能促進生產(chǎn)力的解放。
“巫,以后你就會發(fā)現(xiàn),部落的人會越來越富裕!”顏曄一臉自信的望著滿臉擔憂的巫。
…………
翌日,達多的屋門被解開。
奧摩滿臉傷的走出大門,便宜兒子正在咿咿呀呀。
顏曄看到這幅場面,瞬間就想揍達多一頓。
看樣子是沒成,誰能想到野人,對于非部落、部落的概念,居然有這么深的成見?
或者說太操之過急了,加上兩人之間又沒有什么感情。
顏曄不多說,看著低頭走出來的達多,他裝作不知:“達多,今天你就帶著那伙黑鹿社的人開始干活吧,記住了,讓他們開墾田地,一定要好生開墾!”
達多點了點頭:“我一定會教會他們開墾的!”
“奧摩,你一起去!”
奧摩有些怕達多,不過她更怕顏曄,只得唯唯諾諾的跟在達多后邊。
顏曄再度召集族人,就帶著他們跟在達多的后邊。
當奧雅她們這十八個婦孺,被帶著來到種植的水稻田旁,開始跟著達多開墾田畝時,族人們還不明白神子帶他們來的用意。
沒有雇傭勞動這個概念,也就理解不了什么虧,什么是賺。
顏曄用手一橫說:“看看這十幾個人,她們幫我們開墾田地,只要每天開墾出一畝地,我們就能多一畝地!而一畝地一年可以得到幾十堆稻子!我們只需要用一堆魚干,就能換來幾百斤稻子,這是不是很劃算?”
族人們探長脖子,聰明的巫已經(jīng)明白過來,臉上露出思量。
大部分蠢的族人,顯然無法衡量這種數(shù)量關系。
顏曄繼續(xù)道:“你們看著吧,她們自己可以養(yǎng)活自己,不用耗費我們的糧食,遇到危險的時候,她們還能穿上竹甲,同咱們一起作戰(zhàn)!”
嘩啦——這么簡單的一說,不少族人轉過彎來,覺得收攏這些人,好像也不是一件壞事。
“所以說啊!獵頭是不對的,面對其他部落的人,要么和他們交易,要么和他們和平共處,別人不來殺我們的人,我們也沒必要去獵別人部落的人頭!今后,沒有好處的戰(zhàn)斗我們不發(fā)起,遇到婦孺,能抓回來的就抓回來!活的人比死的人,更有用!”
顏曄的話說的擲地有聲,認識到人的價值,這是消滅獵頭的關鍵。
今后炎黃部,就將以獵頭與否來作為界定“文明”與“野蠻”的界線。
對外的姿態(tài)和口號,也是不獵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