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荏苒,孟涌已經(jīng)六歲了,六歲在城里來說大概是讀幼兒園大班或者一年級的年級,但是對于出生在云貴高原農(nóng)村的他來說,六歲是快樂、搞笑和富足的,也比城里兒童千篇一律坐在一起接受同一事物要特別和有意義的多。
六歲在農(nóng)村雖說干不了什么驚天動地的大事兒,但是對一個愛動手動腦的男孩子來說那就有趣的多了。哪怕幫不了爸爸媽媽做事,但是可以自由自在地做自己想做的任何事情。真正的自由是每一個童年時光的孩子最寶貴的禮物,那就是做他們自己最想做的事情,哪怕是玩泥巴,滑坡坡,打沙包,做風車,做玩具……童年可以擁有和享受的快樂簡直不要太美好!
在農(nóng)村,父母一般忙于農(nóng)活,孩子們想怎么玩就怎么玩,偶爾也會在某一棵不知名的大樹下吵上一架,或是撕大起來,但都不是什么大事兒。
六歲的孟涌也一如既往地和玩伴們到一棵長在斜坡上的板栗樹下那里去爬到最上面,用紙殼或是橡膠水壺的皮墊在屁股下,在金色的陽光下從紅色細泥和灰黃色小石頭上面壓著滑過,從坡頂?shù)侥强冒謇鯓淠_下卷起一陣陣快樂的黃煙,那哪里是煙,是泥巴和灰塵被風吹起罷了。就這樣,只要是晴天,孟涌就不知道和那幾個兒時的玩伴在那片泥巴坡上爬上爬下坐上那一片橡膠制品滑過多少次的坡坡。如果滑雪選手的最高榮譽是奪冠和金牌,那孟涌和孩子們的最高榮譽就是那西斜的陽光下那一縷泛黃的泥煙和不厭其煩爬上爬下的身影。此時此刻,快樂就是他們最好的榮耀。
晴天滑泥巴坡,雨天就把鞋脫了,小跑一段沖起來在打滑的泥巴路上面用腳板滑旱冰,還好泥里沒有玻璃碴子,孟涌小時候的腳沒被劃傷過,不然有的一頓打。
九幾年,貴州的農(nóng)村還是窮的電都沒怎么通的那種,不過在孟涌的記憶里,他已經(jīng)從錄音機聽當時的流行歌曲到看風一刮機頂盒就會有雪花的品質(zhì)里開始看電視劇了,他的待遇已經(jīng)算是不錯的了。那時候還沒有自來水,家家戶戶都有一個或者兩個從集市上買的橡膠制的水壺,去一個叫做“楊家溝”或者是“大水井”的地方背水喝。孟涌也是去這兩個地方背過水喝的,他從小水壺開水背,一個紅色的水瓢頂在頭上是許多人的標配。水壺一不小心在歇氣的時候往往會被尖銳的石頭扎破,或者蓋子沒有裹上一層塑料薄膜而流出水來,到家時水已經(jīng)流了一些,褲腳已經(jīng)濕了兩只。
水已經(jīng)背過無數(shù)次,從小水壺到后來能裝五十斤的那種大水壺,他都背過。雪天和晴天墊在泥沙子上和雪上面滑著玩兒的工具就來自這些被石頭扎個洞而壽終正寢的水壺,只不過它們在孩子們頑劣的性格下,又重新在黃泥巴和皚皚白雪上面獲得了速度與重生。
冬天,孩子們都是不帶會冷的。起床第一件事看門口地上有沒有雪,第二件事悄悄拿工具出去滑雪,第三件事躲著玩,別讓爸爸媽媽看見,第四件事重復爬坡重復滑雪,直到雪被滑到融化,第五件事直到媽媽喊著名字叫吃飯,再把“玩具”偷偷藏到杉樹旁邊的玉米秸稈堆里再回家吃飯,以便明天路上重新堆滿了雪再接著玩。別管腳冷不冷,也別管鞋子濕不濕、滑破了幾個洞。
如果,一個生活在農(nóng)村的孩子就這些快樂的話,那也就不值一談了。
夏末秋初這段時間,一般都是核桃成熟的季節(jié)。媽媽在柴火邊蒸著玉米面做的苞谷飯,而孟涌則趁著大風拿了一個口袋去核桃樹下?lián)旌颂胰チ?。綠色草叢里總要伸腳去踩一下看有沒有剝殼的核桃,以便拿回去做一個簡單的小玩具。就這樣趁著前一晚的大風和大雨,孟涌不知道多少次出過門撿過核桃,六七歲的他快樂總是那樣簡單:獲得原始材料,動手加工制造玩具或者快樂。這就像是成年以后的他,獲得原始資金,他就能利用自己的熱愛(股市)和強大的動手學習能力撬動整個股市甚至是金融市場,有點夸張了,但是實力確實如此。
在核桃樹下聽著雨滴落下和核桃一起落下的聲音,孟涌是激動和享受的。聽著呼呼的大風幫他刮落核桃,他更是高興得暗自驚喜的。一幅秋雨拾核圖躍然紙上,跑到家第一要緊的是把戰(zhàn)果裝到竹子編成的提籃里,然后就開始選核桃頂部紋路好看的那種核桃來做玩具上面會轉(zhuǎn)的那一部分。孩子們大多都會做這種兩個核桃做成的玩具,而且?guī)缀鮽€個手藝很精。從這上面可以看出,接受專門的教育固然重要,但是違背天性和熱愛的教條主義只會讓孩子失去創(chuàng)造性和創(chuàng)造力。這和大多數(shù)學習成績不好的孩子長大后進廠打螺絲或是上工地打混凝土和搬磚是有一定關(guān)系的,當然環(huán)境和家庭經(jīng)濟條件以及個人認知也占去了一個人成才條件的四分之三。
能在眾多核桃中找到既小又圓,還有四條棱的那種核桃是最完美的了。因為上面的那個核桃太大、太扁、或者太長都會導致它不容易轉(zhuǎn)起來。兩條棱的核桃一般是扁長的,四條棱的一般就是很圓潤的,術(shù)業(yè)有專攻,孩子們在這方面已經(jīng)是名副其實的大師了,包括孟涌也是大師,而且是大師中的大師。
這種玩具一般是把下面一個核桃選一個圓一點但是比上面一個大一點的做肚子,然后把火鉤(一根彎的鐵絲,農(nóng)村用來鉤柴火和碳灰用)放進媽媽蒸著飯的火爐里燒紅,再把燒紅的火鉤對準已經(jīng)拿到磨石上灑水把上面的尖頭和側(cè)面磨平了的大核桃燙一個洞,接下來用細鐵絲或是竹子枝把核桃里面掏空,接著再從上往上再燙一個洞,方便放中間轉(zhuǎn)動的那根軸。
在做完上述這些步驟之后就可以找一根圓一點的竹子枝,用鐮刀削尖插到上面一個小核桃的底部,然后再竹子枝的中間栓一根尼龍線,想辦法把這根尼龍線從下面一個大核桃的側(cè)面那個洞里拉出來,然后給線栓上一根五六厘米的木棒方便拉動。接著就可以把竹子枝從下面一個大核桃頂部的那個洞里一直插下去,直到從下面那個大核桃底部的洞里出來,再手動轉(zhuǎn)動竹子枝做成的軸把線收起來,手一拉旁邊的木棒,上面的小核桃就會飛轉(zhuǎn)起來,還會發(fā)出呼呼呼呼的聲音,在轉(zhuǎn)動的慣性之下,每一次尼龍線都會被自動收起來,一拉就轉(zhuǎn),一轉(zhuǎn)就響,一回手線就收緊的核桃玩具就做好了。這可是農(nóng)村小孩子們十分炫酷的創(chuàng)意,接下來就是拿上自己的得意之作,想去哪家串門就帶上它來一場核桃碰核桃的玩具大戰(zhàn),孩子們經(jīng)常拉動尼龍線讓上面兩個轉(zhuǎn)動的核桃在一起“打架”,看誰做的厲害一點,毫無疑問,孟涌的總是經(jīng)常勝出。
除了做核桃玩具,孟涌還會把撿來的核桃拿給媽媽幫他賣了,趕集的時候幫他買喜歡的其他玩具和水果回來,可謂從小便懂得經(jīng)商之道,這可能和家里并不富裕沒有足夠的錢給他買玩具是分不開的,而他又喜歡,所以從小便學會了自己動手,獲得自己想要的一切。
六歲的孟涌,想法總是和很多孩子截然不同。有些核桃殼太硬,果肉拿不出來吃,他就把核桃用鉗子夾進火力燒,這樣殼就開了,哪怕媽媽告訴他吃燒的核桃會換心他也不聽,因為他覺得燒過的核桃還挺好吃的,燒過的核桃香味也是其他核桃不能比擬的。小小年紀便已體現(xiàn)出強大的創(chuàng)造性和悟性,這為他長大之后的交易之路鋪下了性格的種子。
之后的孟涌也經(jīng)常和小伙伴們?nèi)ド綔侠锬寐榇b泥巴堵水塘,脫光了在泛黃的泥巴池子里面“游泳”。愛玩沒得說,可山澗溪水又是懸崖峭壁的,很是危險,這一點是小孩子們無暇顧及的。還好在一天中午,孟涌剛脫完衣服褲子跳到泥巴泳池里游了不久就被他父親追著幾公里路過來發(fā)現(xiàn)了,那天他挨了一頓狠狠的打,是用細木棍收拾的。然后他父親一腳蹬開了堵水塘的最上面那層麻袋中的一個,砰的一聲,那一個裝滿黃泥巴的麻袋掉入那道天然石墻下面的水池中。接著又是第二個、第三個、第四個、第五個麻袋依次被蹬了下去,黃泥巴游泳池里的水也紛紛涌向那一個缺口,巨大的嘩嘩嘩的水聲響了起來,直到水流干,露出一灘巨大的淤泥。孩子們才略帶失意地拿起自己的繩子和斧子或者是鐮刀砍柴去,不然,沒人知道他們會在這潭池水里光著屁股玩多久,也沒有人知道會發(fā)生什么危險,破壞了那個建在一棵不知名綠樹下的游泳池其實是好事一件。未知的安全隱患沒有了,池子邊那顆核桃樹現(xiàn)在也沒有了,池子上面長在崖壁上給孩子們當遮陽傘的綠樹現(xiàn)在也沒有了,有的只是那段美好而已珍貴的記憶。這是他小時候玩耍和背過水回去吃的地方,現(xiàn)在活動的人少了,多了點荒寂,少了點生趣。
之后的孟涌還是一樣愛玩,一樣愛做玩具,一樣經(jīng)常挨打。他做過無數(shù)的風車。找一根筆直的竹子,找兩張廢棄的舊報紙或者是其他孩子上學之后扔了的廢書,用剪刀剪兩張近乎圓形,又沒徹底剪斷可以打開的對折紙片,然后把竹子劈開,削薄,在竹片中間用火鉤燙一個洞,或者用剪刀和釘子鉆一個洞也可以,然后用煮熟的土豆剝了皮在紙張內(nèi)部搓幾下合攏沾在竹片上的一邊;另一邊紙張換一個方向用同樣的方式沾起來,等土豆泥稍微干一點,找一根細一點的竹枝把竹片固定到之前準備好的筆直那根柱子前端,這樣一個一跑起來就有風轉(zhuǎn)得飛快的風車就做好了。做很多風車固定在門口等著風吹過來,看它們大大小小的形成一個個美麗飛動的圓,這是孟涌最喜歡的事兒,比做核桃玩具還好玩,因為他從小就喜歡喜歡車子,喜歡圓形的、有輪子會跑的東西。聽著風把風車吹動,發(fā)出竹片與竹子摩擦的“螺旋槳”之聲,那個夏天或者是秋天快樂是那么的涼爽。在門口拿著自己做的風車在風里跑來跑去,感受圓形紙片和竹片在微風的吹動下緩緩轉(zhuǎn)起時,正如他緩緩成年的童年那樣,寶貴,快樂,高興而又充滿成就感,哪怕就那樣一去不復返,只要經(jīng)歷過自己想要的快樂也是非常值得的。
之后的他七歲,開始上學,之后逃學,然后被打。
七歲的孟涌和村里的孩子們愛玩成性,剛上一年級就逃學去學校附近一條河里“抓魚”,其實哪里是魚,只不過是些小蝌蚪。被父母知道逃學而去河里玩的孟涌又被狠狠打了一頓,那次眼淚掉的最多,打的也最疼。因為那條河水很深,而且在河的下游有一個落水洞,洞口寬大呈圓球形,洞口很深,那條河里的水全都流進了那個洞里。那是另一個村,村里面住著的幾乎都是王家人。至今關(guān)于那個落水洞村里面的老人也偶爾有提起,每次都很神秘,因為那條河聽說是從那座大山深處的暗河里流出來的,但在下游的一座山前的一塊平地里突然鉆出這么大一個落水洞,河水又全都流到里面消失不見了,至今人們也不知道河水究竟是流向了哪里。長大后的孟涌也去過那里幾次,除了覺得驚嘆之外,便覺得當年自己能夠安全回家是一種神圣的幸運。落水洞不遠處山上開滿了有點像玫瑰但是并無刺的野花,村里上學的孩子們經(jīng)常采到校園里來玩。
懂事一點的孟涌開始砍柴給母親燒,他很小就學會了爬樹,而已爬的樹一般都很高,別人不敢爬的樹幾乎都被他和其他幾個膽子大一點的男孩爬過了,爬上去砍點樹枝曬干當柴火這是孟涌經(jīng)常干的事。有一年松果很貴,那一年他砍了點松果賣了六百多塊錢買了自己人生的第一輛自行車。雖說第一輛自行車不是那么的完美,但那也是他通過自己的努力完成了自己想要一輛自行車的夢想,小孩子對自行車的熱愛是無法用語言形容的,也無法丈量,因為那兩個輪子載著他在林間小路飛馳的快樂是無法用其他東西代替得了的。
挖過中藥材,自己用木棍削過劍拿到校園里面賣,同學們都驚嘆于他精湛的手藝,他卻覺得這是最簡單不過的事情。再長大一點的孟涌開始認真讀書學習和打乒乓球了,他告別了在村里自己造玩具的生活,也告別了在山里砍柴、挖藥材、砍松果的賺錢生活,接下來,他要開啟的是校園里的學習生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