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笠翁對韻
- (清)李漁著 楊莉譯注
- 518字
- 2023-10-18 15:57:31
三 江(其二)
顏對貌,像對龐[1]。步輦[2]對徒杠[3]。
停針對竺[4],意懶對心降[5]。
燈閃閃,月幢幢[6]。
攬轡[7]對飛艭[8]。
柳堤馳駿馬,花院吠村尨[9]。
酒暈微酡[10]瓊杏頰[11],香塵淺印玉蓮雙。
詩寫丹楓,韓女幽懷流御水;
淚彈斑竹,舜妃遺憾積湘江。
春風桃李花開夜,秋雨梧桐葉落時。
——唐·白居易《長恨歌》
譯文
面容與樣貌相對,相貌與面龐相對。
人力拉的車與步行通過的橋相對。
停下針線與放下梭子相對,心意懶散與內心平和相對。
油光閃爍,月影搖晃。
拉住駕馭牲口的韁繩與飛速劃船相對。
駿馬在柳枝飄蕩的堤壩上馳騁,村中野狗在花兒開放的院落里狂吠。
面如白玉的美女喝完酒后臉頰變紅,布滿香塵的地上,留下金蓮大小的腳印。
把詩句題寫在紅色的楓葉上,宮女韓氏的幽怨隨著皇宮中的水流到宮外;
把淚水灑在竹子上形成斑點,湘妃的喪夫之痛累積成滔滔江水滾滾奔流。
注釋
[1]龐:臉龐,面龐。
[2]輦:古時用人拉的車,后來多指皇帝、皇后坐的車。
[3]徒杠:可以徒步行走的小橋。
[4]竺:疑為“杼”,織布用的梭子。擱杼,放下梭子。
[5]心降:形容內心安穩、平和。
[6]幢幢:形容影子晃動。
[7]攬轡:拉住駕馭牲口的韁繩和嚼子。
[8]飛艭:飛快地劃船。
[9]尨:毛多而長的狗。
[10]酡:飲酒后臉色變紅。
[11]瓊杏頰:美女面如白玉,兩頰紅紅的像是紅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