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保持本色
- 這個儒門圣人不純正
- 我不是臺燈
- 2279字
- 2023-11-27 10:42:35
回到楚府。
楚靈均打算寫紅樓第二十五回,準備給京師這些快要枯死的學子,下一場甘霖。
看向一旁渡六品竹劫失敗的小竹妖,初嘗挫折之苦。
萎靡不振的葉子逐漸枯黃干脆,失去鮮亮的綠色,壓根沒有心思給主人老爺磨墨。
楚靈均自顧自說道:“本老爺早讓你不要渡六品境竹劫,若是三花娘娘那一只小白竹倒是還有可能,如今它應該踏入五品境了吧?哎呀,早知道,該將它留下來。”
小竹妖聞言,一股不服輸的氣勢從身上爆發出來,扛起墨條研磨起來。
“真是一個聽話的好孩子…”楚靈均心里說道。
入山海界之后,
那株道樹吸收天地玄氣,滿樹翠綠,倒是能寫許多回雜書真卷。
“不知宋大儒什么時候來?恐怕還忙于通靈玉璽之事,我先寫好總無錯。”
楚靈均剛落筆。
忽然,一陣清風吹過。
宋門堂身影已然浮現,看著楚靈均手中拿著的竹筆,以及那只正在磨墨小竹妖。
幡然明白過來,心中一喜。
楚靈均本來不想問。
但又見,宋門堂如此快出現在此處。
難道懷王找到通靈玉璽的下落了,
不由問道:
“宋大儒,不必追查朝中通靈玉璽之事?還有閑心來謄寫雜書。”
宋門堂苦笑一聲,道:“通靈玉璽丟失已有百年,豈是幾日能查得出來?你出來后山海界崩塌,懷王下令將此事封存,不許再提。”
不許再提?
恐怕是怕消息走漏到江州吧。
若是沒有人知道,就等于運行沒有丟。
傲嬌的女王爺倒是挺聰明的。
然,明面上不查,卻不等于暗地里不查。
楚靈均點了點頭,道:“的確,沒有其他可以追查的地方。”
“對了,楚學正可有發現,李無期留下的大儒文寶?”
宋門堂目光忽然變得灼熱。
從旁邊小竹妖死命咬著嘴唇又緊張不安的臉上,似乎得到了答案。
不過,楚靈均認真想了想,說道:“本正身上有一縷氣運,自然是最有可能見過這尊文寶之人,若我告訴宋大儒之后,朝廷會如何處置?”
在山海界中。
見過那尊文寶的,唯有他,小竹妖,水管尊者,宋無根以及李宗之。
李宗之和宋無根已死。
水冠尊者則偷偷溜回妖域,原本楚靈均想將它留在府中,但奈何敵不過它百年未回家的思鄉之情。
宋門堂眸子微微一動,道:“本官相信楚學正定然沒有見過,此文寶在山海界中湮滅,倒是可惜了。”
宋門堂果然比宋江游可靠…楚靈均暗道。
如今京師之中,為了這本雜書真卷中的女子快要將宋家文樓拆了,看見楚靈均仍然將秦可卿此女寫得如此凄涼。
此書一出,京師大儒們還不拎著菜刀,將他們宋門學派夫子屠戮干凈……
宋門堂看完書稿,雙眸又露出擔憂,道:
“楚學正…本官有一事想說。”
“宋大儒請說。”楚靈均抬頭。
“這本雜書真卷,在京師和十三州固然賣得極好,想必楚學正也聽聞,圍堵我宋門文樓之事,我宋門學派自是不懼他們……不過要不要改一改,秦可卿此女之事?此女實在太凄苦了。”
楚靈均搖了搖頭道:“不改,保持此真卷本色。”
如此多讀書人都反對,還要如此固執?
宋門堂眉頭微微一蹙道:
“京師之中,以及十三州抗議之聲頗高,會不會毀了這本真卷?”
這本真卷,留存于宋門學派,毀了可惜。
楚靈均十分篤定地搖了搖頭,道:
“若是此女完美無瑕,那才是荒謬愚蠢的做法,秦可卿便是秦可卿,凄苦遭遇,才能令人我見猶憐。”
此卷一出,讀書人必然會戳著脊梁骨罵。
不過,秦可卿可憐的遭遇,便是學子同情她的原因,只要秦可卿凄苦下去。
學子們罵歸罵。
卻會一直追讀下去,欲罷不能。
倏然,宋門堂宛若醍醐灌頂,常在朝堂之中,并非不懂揣測人心之人。
“越痛卻是越欲罷不能,楚學正說的是極!不改不改!那我便等楚學正謄寫這幾回。”
宋門堂默不作聲,只站在側旁看著楚靈均寫完,這一次共有十回。
足夠讀書人看幾日。
待到楚靈均停筆,他大手一拂,真卷上的字跡很快干了,合上真卷收入懷中。
“老夫先行告辭,回到宋門學派文樓謄抄去了!”
………
宋門學派,文樓。
錯落有致的墨桌,被當作資料書翻閱的經籍,好像是小山整整齊齊堆在案上。
這幾日,夫子們沒有謄抄的原稿雜書真卷。
也嘗試過,自己來寫,但奈何不管如何寫,讀起來都有一種狗尾續貂之感。
唯有夫子長帶回來的真卷。
才有那種覺得可憎可惡、卻又欲罷不能感覺。
幾位坐得近的夫子,憤憤地說道:
“若非此雜書,能令浩然真意生出一縷殺伐之氣,我等真不愿意謄抄。”
“此書之中,黛玉、可卿等女子都是身世凄苦,謄抄起來,的確能破我儒心。”
“如今讀書人圍堵文樓,是好事,卻也不是好事。”
“嗯,如今我宋門學派,名滿天下,不過不是什么好名聲…”
宋門學派自然想將門派學說發揚光大,成為儒道名門。
不過眼下,都快要成為儒門討伐的敗類了。
話落,一陣清風吹來。
宋門堂身影出現在樓閣,幾人一看便知道,將真卷帶回來了,連忙上前幾步。
一身清白長袍的九夫子宋立云看了書卷幾眼,問道:
“夫子長,此女實在可憐,若不然,我等改一改?”
“是啊,未必要按真卷來?”
幾位夫子想替紅樓之中的女子,逆天改命,修改其人生軌跡,像世族千金一般,才子佳人,鏡圓璧合,人生圓滿。
宋門堂搖了搖頭:“不改,速速將這些真卷,謄抄下去。”
夫子們相視一眼,雖然頗有微詞。
但還是遵守師兄之命,將真卷謄抄下去,分發到京師之中。
京師之中又是猶如一塊石子投入湖中,咒罵聲不斷。
“宋門學派真乃我儒門敗類!與之為伍,恥之!”
“這些老貨,不吃好草料的!”
“我等將宋門學派文樓拆了!”
“不如不如,再給他們一次機會,說不定此事還有轉機……”
眾儒生圍攏在小荷才露閣外,水泄不通。
若說京師最多儒生的文樓,非宋門學派莫屬,十里長街,都是儒生。
文樓夫子來到宋家稟報,見到宋門堂。
“夫子長倒是奇怪了,讀書人罵雖罵,真卷卻一本也沒有少賣。”
“甚至還有些供不應求……這是什么道理?”
宋門堂點了點頭,最后一絲疑慮也打消,笑道:“既然如此,便繼續寫下去吧。”
夫子道:“夫子這卷真卷究竟是誰撰寫的?”
宋門堂面色一沉道:“只管去謄抄,其余之事,莫要多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