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殘缺的玉璽
- 這個儒門圣人不純正
- 我不是臺燈
- 2299字
- 2023-11-25 23:58:44
罡風肆虐,天地茫茫。
張凡吩咐任務道:“我等四人對付那蠻將,你們其余三人肅清蠻營,楚學正則進去找通靈玉璽。我等同心共力,將此次任務完成。”
沈正白微微皺眉道:“楚學正其實并不弱于在場的夫子,完全可以與我等一起斬殺蠻人。”
但張凡好像是對楚靈均有不同之見:“山海界崩塌極快,這是楚靈均最應該做的事。”
沈正白和秦樞蹙眉沉吟。
意外的是,楚靈均也并不想要這斬殺蠻人之功,點了點頭:
“張大人說得不錯,本正的首要之務,是尋找那一尊玉璽。”
話落,蠻營的方向。
一片血紅色陰影映照,好像是強大的生靈釋放氣機,侵染周遭,這一股氣機,令天上的云快速流動起來。
蠻族也發現了他們!
張凡身影率先消失,只留下淡淡一句話:“走吧!”
五位夫子也隨之消失。
四位夫子爆發強大的浩然真意,將營地之中那道血影團團圍住,氣機上便勝了一籌。
血光交錯,雖然看似有來有往,但注定了,那蠻將敗局已定。
楚靈均等了等。
等到難舍難分之時,進入蠻族營地之中,徑直奔向規模最大的大營,在祭臺上發現了一個盒子。
它供奉在中央。
周圍是用骨頭擺成的古怪紋路,隱隱以這個盒子為首。
有一個蠻人小心翼翼的看守。
仿佛外面的大戰,與他無關,他的職責便是看守這個盒子。
但他似乎有某種神通。
能察覺到楚靈均的到來。
目光緊緊盯著一個方向。
他感覺不到楚靈均身上的浩然正氣,便以為是大承庶民,然而這個男人卻很快給了他驚喜。
只見眼前的男人不知從哪里抽出一柄劍,高高揚起,蠻族以力氣著稱。
六品境蠻骨更是將肉身澆鑄到極為剛硬的地步,然而他卻看著自己的手臂緩緩斷成兩截,繼而是頭蓋骨……
楚靈均來到祭臺前。
“整個營地,最貴重的東西,恐怕就是眼前這個盒子。”
以盒子來祭拜。
是有什么貴重的東西?
楚靈均打開,只見里面有一塊規則不整齊的白玉,拇指大小。
鴨子妖湊了過來,眼睛比平時大了幾分,露出駭然的神色。
“通靈玉璽……碎了?”
“你確定這是通靈玉璽?”楚靈均問道。
鴨子妖露出自信且生氣的神色:“你在質疑本尊?本尊怎會忘記。”
楚靈均眼中閃過疑惑之色,怎么碎的,剩下的又在何處。
不過。
“這些于我無關,我只是奉命進來尋找通靈玉璽,至于之后是懷王的事。”
只要將盒子交給懷王。
便完成了托付。
楚靈均微微合上盒子,將它拿在手中,能感應到營帳外一股狂躁血腥的氣息消失。
想來戰斗已經結束。
走出營帳時,張凡等人已經來到近前,道:
“楚學正可是找到了?讓我等看一看。”
楚靈均并不松手。
張凡不解抬頭:“楚學正這是何意?”
楚靈均道:“如今已經可以離開山海界,既然是我找到,我自會交給懷王,難道張大人想搶我的功勞?”
張凡語塞。
許宣和宋江游知道楚靈均不是在意功勞的人,肯定是某些他們不知道的理由。
沈正白點了點頭,道:“楚學正說的對,反正就要離開山海界了。”
張凡聽了此言,只好輕嘆一口氣作罷。
宋江游帶著楚靈均和許宣離開山海界。
文極殿。
懷王和六曹大儒站在殿中,連位置也沒有怎么變,目光皆是望著山海界入口。
倏然,人頭攢動。
從山海界中接連走出好幾道身影。
懷王心中忐忑,這一尊珍匣本存放在甲子庫中,不論里面有無通靈玉璽,消息都會傳到江州。
但她不能在大臣面前露出怯弱來,語氣平靜地問道:
“楚學正找到了本王想要的東西?”
這一刻,連同宋門堂和楊登高等人,俱都想知道答案。
楚靈均遞上一個盒子:“懷王自己看吧,如此朝事,我身為聞道監學正,不便知曉太多。”
懷王眸中微動,此事,的確與聞道監關系不大,接下來便是朝中之事。
楚靈均在大臣和太監的注視下,緩緩將盒子放在錦盆上。
轉身離開文極殿。
算起來進入山海界已經快兩日。
離開之時,還沒和三叔嬸娘打過招呼,不知他們是否急瘋了?
楚靈均回到府上。
便見嬸娘有些詫異道:“張大儒派人來說,你忽然開悟,要在聞道監住上幾日,怎這般快便回來了?”
楚靈均問道:“張大儒派人來過?”
“當然。”嬸娘點了點頭。
以前楚明安也常常住在書院之中,三五日不回家,讓她獨守空房。
所以也不覺得起疑。
若是嬸娘知道,他進入山海界中與人廝殺,差點回不來,肯定憂心忡忡。
不過,嬸娘這兩日似乎過得很安逸,還看起了書。
“紅樓?嬸娘識字嗎。”楚靈均有些詫異于嬸娘的進步。
嬸娘磕著瓜子,有些傲然說道:“我不識字,還不會讓府上的下人念給我聽?不過這雜書倒是許久沒出新的一回了,聽聞那宋門學派的文樓,被許多讀書人堵住,說什么書無店砸之類的話……”
“為何堵門?”楚靈均訝然。
難道進入山海界這幾日,京師發生了我不知道的事。
不過,入山海界之時,京師讀書人已然鬧到不可開交的地步。
若非道樹枯萎,進入山海界。
不過這趟山海界之行頗豐,道樹重新煥發翠綠生機。
嬸娘輕嘆了一口氣:“還不是那秦可卿,說是此女凄伶下場,令讀書人無法凝練浩然真意,也不知道那浩然真意是什么?”
你不會想知道的。
楚靈均心里打鼓。
進了山海界。
紅樓自然是斷了許多日,聞嬸娘之言,來到宋門學派文樓小荷才露閣。
烏泱烏泱,瞧見許多學子仕人舉書堵住門口。
“宋門大儒好大的心機,先前不知此書是甘霖亦是砒霜,晚輩讀進去時中毒已身。”
“若不讀完,瞧見那可卿下場,只怕儒心受損。”
“不錯!為何還不出新一卷?可是江郎才盡!”
“此卷難寫,又需耗費真意,怕真是江郎才盡了!”
“不然,我等再等幾日看看?再給宋家大儒一次機會。”
眾學子堵門,卻無人罵出臟話。
楚靈均搖了搖頭。
雜書真卷還是頭一回在這方世界出現,這些讀書人,必然從中得到了好處。
否則不會這般費盡心思來催更。
只不過,那紅樓真卷畢竟不是儒門正經經籍,難免被人說成不務正業。
于是,嘴上謾罵,心里渴望,以示清高。
楚靈均想起上一世時,小說在大明興起。
此刻,仿佛看到了另一種文學,在此方世界逐漸興起。
恐怕過不了幾日。
宋門堂便回來找他要最新的一卷了,只是秦可卿的結局不算太好。
若寫出來,會不會掀翻宋門學派的文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