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掃盲班二
書名: 大明歷代皇帝教崇禎治國作者名: 當年大表哥本章字數: 2026字更新時間: 2023-11-04 16:47:33
“三位大人,朕這法子是否可行。”
崇禎的身子向前傾了一下,試探地問。
孫承宗合上了小冊子,慨嘆道。
“陛下,有了此冊子。
老臣敢說,大明人人識字的盛世,指日可待矣。”
在這本小冊子中,崇禎羅列了推動掃盲班的具體操作辦法。
在前期,精心挑選1200個常用字。
每個字都對應有注音符號,借助注音符號作為輔助識字的工具。
然后分三步:
第一步,學會注音符號和拼音;
第二步,突擊單字,先求會讀與初步會講;
第三步,教、學識字課本,同時開展閱讀中國歷史簡本和圣賢之道簡本,鞏固所認識的字。
倘若民眾不適應上述方法,崇禎還有更靈活的教學方式。
在農村,首先從學寫自己的名字開始。
然后再學各種農活兒、農具、牲畜的名字。
日常做什么,就學什么。
初春時,農戶忙著春耕和送糞,就教他們“春耕”“送糞”兩個詞語;
捕捉螻蛄的時候,就教“螻蛄”二字。
到了深翻地的時候,就教“深翻地”三個字。
沒有地方辦學,可以在廟宇、空院、田間地頭,辦掃盲班。
沒有桌椅,可以用土坯壘成土臺墩,上面磨平當作桌椅。
至于兩京和各省省府的城市中,則編著新的生活教材。
教材的內容包括買菜、算賬、各種官老爺的稱呼,城市生活出現的事物名稱統統被收錄其中。
徐光啟指著冊子的最后一頁問道。
“陛下,此《笠翁對韻》,是何人所做呢?
讀起來朗朗上口,令人口齒留香。”
說完,便輕聲地誦讀起來。
“天對地,雨對風,大陸對長空。
山花對海樹,赤月蒼穹。
雷隱隱,霧蒙蒙......”
孫承宗和黃立極,全程閉著眼,靜靜地聆聽。
待徐光啟念完后,兩人睜開眼,意猶未盡地道。
“此文與南宋王應麟的《三字經》不相上下啊。
此文一出,我大明境內,連三歲小兒都可誦讀。
實為作詩做對的入門之學,不知作者是何人?”
崇禎臉色不自然地輕咳了一聲,如沒記錯,《笠翁對韻》應是明末清初李漁的作品。
不過,李漁現在才是個十幾歲的少年。
為了增加自己的個人魅力,崇禎打算將其據為己有。
“《笠翁對韻》乃朕苦思幾日得之,如稚子兒童皆會念,朕之幸也。”
一旁伺候的王承恩適時地拍上馬屁。
“前有《少年中國》,后有《笠翁對韻》,陛下大才也。
我大明天子不僅是皇權神授之人,亦是文曲星下凡啊。”
四人聽后,哈哈一笑。
孫承宗拭了拭眼角的淚花,問道。
“陛下,老臣覺得,此《笠翁對韻》比中國歷史簡本和圣賢之道簡本
更讓人容易接受。
陛下何不停了那兩本,獨推《笠翁對韻》呢?”
崇禎沉吟了一會,斟酌道。
“儒家經典傳承千年,天下讀書人無不自詡為圣人弟子。
讓圣賢之道簡本走進掃盲班,是為了籠絡讀書人的心,免得其將西學的拼音視為猛獸。
至于,中國歷史簡本。
朕打算拿來給大明子民普及基本歷史知識,而非給讀書人做學問。
這本書要告訴大明子民,我們的祖先是誰,我們繼承祖輩何種品格和氣質。
其二,要告訴百姓,我們生活的這片土地是祖先打下來的,人人有責保護。
建州女真妄想染指,我大明百姓應人人得以誅之。”
在場的幾個人聽了崇禎的話,內心不禁一震。
原本以為陛下只是一時興起,沒想到后面卻藏有如此多的心思。
陛下雖僅十七歲,布局嚴密,不容小覷啊。
第二日的朝會上,黃立極正式提出,在大明境內免費推行掃盲班的上疏。
這讓毫無準備的禮部尚書來宗道和戶部尚書郭允厚,措手不及。
在兩人的認知中,陛下之前提出編著課本只是少年心性,過了便忘。
誰知,陛下不但沒有忘卻。
反而先和內閣首輔提前商議好,并且附帶一本可操作的小冊子。
如果在大明境內免費推行,以大明目前的師資和財政根本負擔不起。
戶部尚書郭允厚第一個出列反對,免費推廣掃盲班,耗資巨大。
如今大明國庫連年入不敷出,不如暫緩幾年,待財政好轉再推廣。
禮部尚書來宗道尚書則認為,大明兩京一十三省,人口千千萬萬。
而大明的讀書人才兩三百萬,就算把全部讀書人派下去掃盲,也是如滄海一粟。
左副都御史李夔龍挺起胸,精神飽滿地出列。
“陛下,臣聽聞,十年樹木,百年樹人。
如今,我大明境內西南有奢安之亂,東北有建奴之患。
更應教化萬民,振興大明。
人員和錢糧不夠,可以慢慢想辦法嘛。
實在不行,可以先從兩京和東南開始實施。
待到國庫盈余,且有試點經驗,再向全國推廣。”
坐在御座上的崇禎嘴角上揚,贊同地點了點頭。
李夔龍看到崇禎滿意的模樣,心滿意足地回到隊列中。
來宗道抬頭看了看身旁的郭允厚,這位大明的財神爺搖頭苦笑。
見兩位尚書不再言語,崇禎當即拍板道。
“如李御史所言,前期先在兩京、各省省府和東南富庶之地鋪開,積攢經驗后再向全國推廣。
至于如何挑選掃盲班的授課先生,由禮部商議后,再將方案呈上來。
關于掃盲班的經費,前期從朕的內庫支出。
待國庫好轉后,再由國庫支出。
眾卿以為如何?”
皇莊經過梁九的改革后,每年可為內庫帶來30萬兩的收入。
銀子只有流轉才發揮應有的價值,況且是用于基礎教育,崇禎干脆大方一回。
聽到陛下自掏腰包,戶部尚書郭允厚額頭上的川字眉瞬間散開,趕緊出列道。
“陛下此言甚妥,臣附議。”
來宗道雙眼瞪得大大的,好你個濃眉大眼的郭允厚,居然為了省點銀子就拋棄了自己的立場,實在有失朝廷重臣的體面。
郭允厚滿臉不在乎,真是不當家不知油鹽貴。
就國庫那點存銀,還不夠朝廷半年的花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