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若劉禪還在,諸葛亮是文官,給他配置李世民這樣文武雙全,統帥智慧武功政治魅力全部99的人物輔佐,大概率會出現以下結果。
場景一:
長安城皇宮。
李世民高據龍椅,手持酒杯,俯視群臣。
“朕自從被諸葛武侯簡拔于微末之間,夙興夜寐,一心匡扶漢室,死而后已。”
說著一聲嘆息,語氣哀傷:“奈何,天妒英才,諸葛武侯身死五丈原,壯志未酬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喝了一口酒,清了清嗓子,繼續(xù)說道:“當時軍心大亂,外有司馬懿虎視眈眈,內有叛將魏延心懷叵測,加之后主劉禪昏庸無道,朕奮起整軍,先斬魏延,后敗司馬懿,親提得勝之師回轉成都,廢蜀漢,建立大唐!”
說到這里,李世民站起來舉起酒杯:“諸位臣公,今日天下一統,四海升平,來來來!我們君臣共飲此杯,為我大唐喝彩!”
諸位大臣一口干了杯中酒,齊聲大呼:“大唐!彩!彩!彩!”
后世歷史記載,唐高祖李世民,軍事家,政治家。
長安人士,父母不詳,公元200年被諸葛亮發(fā)現于民間,提拔重用。
李世民為人剛毅勇烈,計謀百出。諸葛亮死后,用計殺了叛將魏延,領兵擊潰司馬懿,隨即帶兵返回成都,廢了后主劉禪,建立大唐。
公元235年帶兵伐魏,次年滅魏,建都長安。越明年,御駕親征平定江南,統一全國。
………………
場景二:
建興十五年,諸葛亮身死五丈原,李世民擊潰司馬懿,扶靈班師回朝,令姜維退守劍閣。
建興十六年,后主冊封李世民為蜀漢大將軍領軍伐魏。
李世民率領大軍一路進攻,所向披靡,陣斬司馬懿父子三人,兵鋒直逼長安城下。
建興十七年底,長安城破。
次年,漢軍攻占洛陽,魏文帝曹丕于皇宮中放火自焚。
自此平定中原。
建興十九年,漢懷帝劉禪遷都長安,封李世民大司馬丞相。
建興二十年,懷帝心生猜忌,被東吳使者蠱惑,欲殺李世民。
消息走漏,李世民率軍殺進皇宮,殺死東吳使者,囚禁漢懷帝,史稱“玄武門之變”。
公元242年,李世民滅漢,建立大唐,建都長安,國號貞觀。
公元244年,派遣大將姜維討伐東吳。
公元246年,孫權病死,東吳遂亡。
公元250年,大唐盡復漢武時期國土,國富民強,史稱貞觀之治。